古城崛起、文化复兴

2017-08-15 00:54汤海孺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杭州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德三江古城

汤海孺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古城崛起、文化复兴

汤海孺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在拥江发展这盘大棋局里,曾经是严州府的建德,身份与区位特殊。进入高铁时代,因为未来将有三条高铁在建德交汇,高铁、高速、空港、水路、公路等交通方式一应俱全,而使建德成为杭州西部的交通枢纽,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说到建德的发展,不应忘了拥江而立的梅城。梅城三江交汇的区位、丰富的历史底蕴、风景旅游及人文资源,将有力助推文化复兴和美丽经济的发展。为此,要走好四步棋:

融入为先,谋划发展一体化。着眼于高铁枢纽建设对建德的影响,将梅城纳入建德城区加以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发挥其文化与风景资源的优势,助推建德培育新动能、再创新优势、构筑新高地。顺应“一轴多点”的带形城市布局,加强高铁枢纽与白沙、梅城等节点的交通联系,引入观光轻轨线,形成无缝换乘、轨道对接,更好地发挥链接、服务的作用,强化建德的浙西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保护为本,再现绝世梅花城。梅城的保护应当“尊重历史、传承文明、古为今用、创新发展”,主要寻求“意象类似”,兼顾“形式再现”,恢复古城功能和活力,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自然山水和生态环境资源,特别是要恢复湖城相傍的空间格局;凸显“双十字轴”的街道格局;复建“府衙”“县衙”等部分重点建筑;复原、贯通东西水街;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充分体现“三江繁华驿,千年梅花城”的城市特色。

规划为要,支撑别样体验地。按照“美丽中国杭州样本的先行区、古城保护活化利用的示范区、主客共享的沉浸式旅游实验区”目标以及“中国州城活化石、长三角微度假及沉浸式旅游目的地、浙西旅游集散中心、建德中心城区的重要板块”的功能定位,实施“拥江发展”“保老城建新城”,形成“一带串两岸,五线连九区”的布局结构。通过建新区,疏解古城功能;强旅游,完善服务功能;理交通,保障出行需求。

活力为核,谋划产业新业态。围绕三江沿岸,按“府生活,驿风情,夜繁华”的旅游发展主题,形成“三江、两岸、五组团”的空间景观格局,体现左岸繁华的府城风貌,右岸潇洒的严州风情;形成包含城(府衙穿越)、江(江岸驿市)、山(龙山禅隐)、村(东关醉梦)、洲(南峰野趣)五种不同的景观资源风貌的“五组团”。建设“云上梅城”,重点发展闲宿、康养、创学、文商、言情等五大新业态。

猜你喜欢
建德三江古城
建德五星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宿建德江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宿建德江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亲子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