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四法”

2017-08-15 20:24吴秀华
文理导航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四法情境创设

吴秀华

【摘 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效揉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效率

创设情境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为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平台。它能使数学学科教学图文声像并举,能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能变有限课堂为无限课堂,加大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展开阐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和演示,巧妙地把生活素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既让学生感到鲜活的生活气息,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的“虚拟商店”,让学生去“虚拟商店”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的标价,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不仅避免了教室模拟市场购物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解决了商品价格高低讨价还价的纠纷问题,减少了孩子不必要的经济开支。虚拟购物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实践活动的愿望。

二、创设游戏情境

作为教师,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任何课堂上几乎都存在学生走神现象,尽管一再地提醒,甚至刚刚点名,可能该生又迅速进入走神狀态。身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千方百计的摸索如何顺应孩子天性,在他们喜欢的游戏里,结合学习目标要求,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数学的潜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化”习惯,做到寓教于乐。

执教北师版第九册《找最大公因数》一课时,课始的站立游戏通过多媒体课件逐一要求起立:(1)学号只有两个因数的同学起立。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数叫质数;(2)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起立;(3)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1号)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游戏中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最后接近课尾时检验是否能灵活运用找最大公因数的一些奇妙规律,教师组织的站立游戏,同样是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要求:(1)请同桌两人学号成倍数关系的拿着你的学号起立;(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小数是最大的公因数。)(2)请同桌两人学号是相邻自然数起立;(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的公因数只1。)(3)请同桌两人学号都是质数的起立。(两个质数间的公因数只有1。)最后我要请1号站到我身边另外一个我随便点,你们发现什么了吗?(1和任意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只有1)当然两个非零自然数并不恰好是这些特殊关系,我们还是要动脑去思考的。

同是站立游戏却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了新知。这样首尾照应的数学游戏既顺应孩子天性,寓教于乐,又通过多媒体屏幕的文字逐一出示要求,提醒了孩子游戏规则,保护了不注意倾听孩子的积极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快乐地完成任务!

三、创设动态情境

研究表明,人对动态的事物注意力要明显高于静止的事物,小学生尤为明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化静为动,把静态的文字表述化为一个可看可感的过程,这将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表象支撑。借助媒体动态性的特点,创设富有动态过程的情境,吸引注意,增强感性,促进理解。

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课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秋景,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动态演示三只小蚂蚁把树叶当成运动场进行比赛的有趣画面,比赛规则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谁就是胜利者。到底谁是胜利者呢?带着问题学生在仔细观察中比较并发现:1号、2号、3号小蚂蚁都是从叶柄处出发,1号离叶柄还差一些,2号超过叶柄一些,只有3号是在叶柄处停下来的。此时部分学生已经判断出3号获胜,教师及时追问:为什么只有3号蚂蚁爬了树叶的一周,而1、2号却不是?在互相补充中,学生明白:3号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从起点出发又重新回到了起点绕了一圈,正好是树叶的一周。什么是周长的概念已经不知不觉在孩子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趣味问题中嵌入脑海。

上述活动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活动中激发认知冲突,主动参与、自主思维,积极面对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四、创设实验情境

抽象性是数学的本质特点。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思考,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凭借,如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媒体一大功能就是能化静为动,通过呈现具体的动态的过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概念之前,一边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一边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将小石子丢入半瓶水中,让学生直观感知小石子浸没在水里,挤占了一部分水的体积,使得水面不断升高。直观演示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实验,唤起了已有的感性经验,在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中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既注重故事情境创设,又克服了课堂实物演示后排孩子看不到的局限,既注重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储备等方面提出问题,又能起对后续的动手操作实验起示范引领作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实践表明,情境是沟通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桥梁。借助多媒体,可以创设出更为动态性与趣味性、更具思考性与生活性的情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映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2]周卫红.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有效学习[J].教育科研论坛,2007(1)

猜你喜欢
多媒体运用四法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四法”
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人物报道“四法”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巧用电子白板技术,开展生动绘本教学
突破文言文学习“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