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前三分钟”使用

2017-08-15 02:37黄叶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生物教学效果

黄叶清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课堂专注度不高,知识记忆不牢,学习效果差的情况。尝试利用课前三分钟,使用熟读课本重要段落、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代表讲解试题、学生解答典型试题、展示知识网络图和小组讨论相关问题等不同方式,以達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前三分钟;效果

一、实施的前提条件

预备铃提醒学生进入教室,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预备铃响到正式上课有三分钟的间隔。

二、实施的原因

预备铃响后很多学生不愿意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正式上课时,部分学生没有准备好课本和学习资料。上课后,有些学生专注度不够,难进入课堂,导致教学效果差。

尝试利用“课前三分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明确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好上新课的准备,有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三、使用方式

(一)熟读课本重要段落

1.实施方法

生物课文直接呈现的知识点很多,仅仅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接受的可能有遗漏,而且印象不深。在课本文字直接呈现知识点比较多的章节,选择重要的段落让学生齐读。

2.实例

实例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齐读课本P44-47——“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文字部分

实例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第二课时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齐读课本P112-113——“有丝分裂”文字部分

3.效果

齐读之后可以留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识。齐读之后既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又能把重要的知识提炼出来,可以做到书本细节不遗漏,并且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二)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点,但却记不牢知识点的情况,可以在新课前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1.实施方法

通过默写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或考点。

2.实例

人教版生物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默写上一节课三个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

题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结论(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 。

题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 。

题3、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论: 。

题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共同的实验思路是: 。

题5、获得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还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 。

3.效果

要求学生上交默写本,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准确的把握学情,并对上一课时教师效果进行反馈,同时可以自然的引入新课。

(三)学生代表讲解试题

在平时周测或练习过程中,有些难度比较大的试题,学生存在疑问,通过引导学生提前分析错题,带着问题听他人讲评,布置做对试题的学生准备讲评。

1.实施方法

首先收集错题,把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统计并公布出来。选拔相应试题的讲题人,预备铃响后,由老师组织学生讲题,讲题结束之后,由同学们进行反馈,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或补充。

2.实例

例题1.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答案:B

3.效果

学生从分析题干信息开始,找到了题干重要信息。(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列出了解题的基础知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对错误选项的信息点做到了准确判断。整个解题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其他同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解答问题。

(四)学生解答典型试题

在讲解遗传定律和遗传系谱图相关内容时,存在很多逻辑推理过程和数学运算。

1.实施方法

老师在备课时,准备好资料中与授课紧密联系的典型遗传试题,在课前三分钟公布,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当堂做题。

2.实例

例题2.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B

3效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老师喊停时,都没有解答出试题,然后老师讲解这道高考题,指出按照出题者的原意,学生应该在三分钟内把试题解答出来。让学生当堂解题,带着问题来听老师讲解,体会更深,针对性更强。

(五)小组讨论相关问题

在生物遗传实验设计学习过程中,有些试题的实验方案的选择有多种,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以达到思维碰撞的效果。

1.实施方法

老师提前选择好适合学生讨论的试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讨论,并把小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在正式上课时交流各自的观点。

2.实例

例题3.(6分)某严格闭花受粉植物,抗病和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未知其显隐关系。现分别有1株抗病(甲)和感病(乙)植株(甲、乙是否为纯合子未知),请利用以上植株,探究抗病和感病的显隐关系,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一:将抗病(或甲)和感病(或乙)植株进行自交,如果某植株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植株具有的性状(或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如果自交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将两株植株(或甲乙)的自交后代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

(说明:甲乙自交实验2分,自交结果分析1分;自交后代杂交2分,杂交结果分析1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

答案二:将抗病(或甲)和感病(或乙)植株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或表现型),则该性状(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如果出现两种性状(或表现型),则将杂交后代进行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的性状(或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

(说明:甲乙杂交实验2分,结果分析1分;杂交后代自交2分,结果分析1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

3.效果

在同学们展示小组讨论得出的成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争论和认同,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思维的紧密度,提升了学生运用答题语言的准确度,同时学生还提出了参考答案没有展示的其他可行性方案,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四、使用后的思考

学生首先要接受预备铃响后就是学习的时间的要求,可以通过班主任的布置,科任教师的提前到班指导来达到目的。其次老师要提前精心准备,根据不同内容或需要达到的效果选择不同的课前三分钟使用方式。再次老师应该根据使用后的效果,对实施方式和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钱亮.浅谈初中生物课前演讲的实施[J]. 中学生物学, 2015(07)

猜你喜欢
课前三分钟生物教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激情阅读,从课前三分钟起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