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UP模型理论的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比较

2017-08-15 06:53庄育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庄育红

【摘 要】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为例,利用CPUP模型统计二位老师课上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的类别和频次,进行特征分析比较,理解教学相长,为初中化学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CPUP模型;教学行为对;教学行为链

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专业水平、课堂管理能力、文化、学校环境、甚至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因此不同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和实施上肯定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影响着课堂有效性,甚至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方式。东北师范大学的郑长龙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CPUP模型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统计,分析了二位老师在《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一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总结二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征。为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本文是省级课题《熟手型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小组的研究任务之一。

研究对象一是某初中校化学教师A,女,从教28年,课例为公开课《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的第一课时。二是某完中校的化学老师B,女,从教23年,课例是常态课,翻转课堂第一课时。

二、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CPUP模型

郑长龙教授及其课题组根据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概念,构建了课堂教学层级结构模型即CPUP模型:一节课的“课堂系统”(Class Content)是由数个“板块系统”(Piate Content)构成的;“板块系统”(Piate Content)又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系统”(Unit Content )构成;“单元系统”(Unit Content )又由一个或多个“基元系统”(Primitive Content )构成;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操作依据。

通过分析师主及生主行为对的频次、时长,以及高频行为对的类型,可以精细地解读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选择的匹配度、课堂有效程度的问题,使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避免流于经验性总结,有意识地提升科学性。而教学行为链的类型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可以精细解读课堂教与学活动是否多样化,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学习内容,从而了解对课堂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提供有力依据。

三、研究步骤

(1)课例组:录制课例,撰写课堂文字实录。

(2)分析组:根据课例录像和课堂文字实录分析“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

(3)统计组:统计“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类别和频次。

四、研究结果

1.师主或生主行为对频次、时长的对比分析

教师A“生主”与“师主”教学行为对频次之比为68:105,时长之比为1183s:1478s;教师B“生主”与“师主”教学行为对频次之比为40:107,时长之比为1361s:1441s。以上数据表明,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以教师的行为占主导;教师A的课堂学生的活动量和活动形式更多,教师B的课堂学生活动的单位时间更长。两节课都没有记录到“生生争论”或“学生提问”的教学行为对,两节课记录的“生主”行为对主要集中在施动行为,即学生行为是回应老师上一个行为的安排和要求,说明学生属于被动参与,没有实质性地参与课堂。

2.高频行为对的对比分析

两节课记录的频次较高的行为对均为“驱动推进”,说明两位教师都有问题教学的意识。从频次和时长来看,教师A本课共记录到22次提问,耗时161s,平均7.3s/次;教师B本课共记录到19次提问,耗时218s,平均11.5s/次;这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或讨论。再者记录到的提出问题后接下来的独立思考教学行为对,教师A的课堂4次,耗时71s,平均17.8s/次,教师B的课堂2次,耗时58s,平均29s/次,说明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只注意设计教学内容,不注意设预设问题的设计,而只是凭借教学机智随机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思维性小,价值不高。

3.教学行为链类型频次和时长的对比分析

教学行为链频次和时长的统计,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教师A的课学生主动参与的行为链合计频次12次,占比为85.7%,时长占比合计达到98%;教师B的课学生主动参与的行为链频次也为12次,占比为80%,但时长占比仅为61.2%。可以发现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都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教师A的课堂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学生主动程度更高;教师B的课堂中教师的控制程度较高,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学内容。

4.教学行为链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上图是教师A和教师B教学链行为分布特征的折线图。如果教学链分布整体上呈现“锯齿状”,说明在该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多样化的;若上下“锯齿”错落有致,说明学生主动和施动行为是交替的,更符合教学课堂规律。可以看出,教师A和教师B都呈现出较长的平坡现象,教师A的课锯齿状较明显,但锯齿没有上下错落,说明两节课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活动方式都较单一,这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疲惫,拉低课的有效性。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基于CPUP模型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两位老师在《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一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可以得出以下結论:首先,两位教师的课堂均体现了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课堂管控上放手不够;其次两位教师均有问题教学的意识,善于启发式教学,但停留在“直答型”教学链上居多,学生提问或学生讨论的频次较低;再次教师A的公开课布局更多样,教师的教法较精当,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表现更活泼;第四,教师B的“翻转课堂”的实施上,没有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要义,就是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师录制的视频,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依然主导学生的活动。

以上研究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要有意识地预设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参与聆听、小组讨论或师生讨论,主动构建知识,老师也要学习放心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善于给学生思维活动赋予解决任务的性质,给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长龙等.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新视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2]曾晓军.基于CPUP模型理论的课堂教学内容解析——以《化学平衡状态》为例.中学化学教与学,2016.8: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