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留守岁月,关爱一路呵护

2017-08-15 02:29平俊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爷爷儿童家长

平俊杰

近年来留守儿童显现日愈突出,存在“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在校表现为:迟到、旷课,辍学,打架,等等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也曾经被认为是“问题学生”,据我校调查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到50%左右,通过走访了解,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情感缺失、意志薄弱、行为怪异、心理失常、兴趣降低、安全不保、成绩较差等突出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我校的一个重要课题。三年来,学校的关爱教育为留守儿童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我校有学生183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以前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致使留守儿童外转,辍学,流失严重。自2013年以来,我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逐渐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新路。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大部分家长农村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代理家长,好多老人不识字,也不会主动联系学校,我打电话给代理家长,往往是联系不上,之后也很少等到回话,学生年龄小,有些学校的信息也很难传递给代理家长。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每年会换科任老师,新任的教师不了解办理学生的个人情况,为此,我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通过走访调查,详细得记录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情况,并及时补充或更新记录内容。通过落实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六年的情况形成了完整的记录,随着学生的升级流向相应的班主任,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更清楚的了解了学生的个人情况,更加有利于学生管理和教育。

建立伙伴牵手制度。我校覆盖五个自然村,各村距离学校远近不等,为了学生安全,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代理家长粗犷式教育方法造成问题很多。于是,我开展了“伙伴牵手”活动,建立伙伴牵手制度,鼓励学生间自愿结成成长伙伴关系。从上学到放学,以及课堂学习,都要求学生互通互助,并按照居住区域划分牵手小组,成立小组汇报制度。这样以来牵手小组伙伴不仅增进了友谊,而且得到了精神鼓励和学习帮助,充分体验伙伴关爱,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

二、结成师生帮扶的对子

1.走访打开心灵之窗

“2014年9月15日,星期一,晴,今天和王坤的家长吵架了,我心里有种隐隐的痛,不是为了家长顶撞了我,而是因为我错怪了他……”

——摘自《日记》

提起这件事,我现在还是感到内心的惭愧,从教16年,居然还会在一件小事上处理不当,引发我和王坤家长的异常争吵。原因是,周一上课,我照例清点办理人数,当看到王坤没有到学,我就赶紧给他的家长——爷爷打電话,可是怎么打都没有人接。等到第三节,我再次拨通王坤家长的电话,还是一串嘟嘟声,本想去他家走一趟,可是太远,他家离学校有来回半个多小时的路途,还是泥泞小路。再加上有课,我于是打算推到下午再去,可就在下午我准备骑自行车去的时候,学生告诉我,王坤来学了。于是,我就叫来王坤,想问个明白,可是王坤说他爷爷不让来学。于是我就生气了,认为老人做家长真是糊涂,一气之下, 拨通了他爷爷的电话,他爷爷说了一大通,听不明白,就告诉他说,您来学校一趟吧,随即就挂了电话。就在我大等了1个半小时,才见王坤的爷爷来了,等王坤他爷爷见了我,张口就说,“你咋当老师里。我几十岁老头,吃你这话头……”结果,我也没有好气,就这样,我们吵了一架,不欢而散。第二天,他们村一位家长送孩子衣服,就打听我和王坤他爷爷吵架一事,经过这位家长介绍了王坤家里情况后,我后悔了,原来是王坤和他爷爷一同去地里干活,王坤不小心,崴住了脚,他爷爷不让他来学,说在家休息几天,他爷爷没有我的电话,所以也没有请假,……听到这,我后悔了,感到没有理解他老人家的意思,还惹的大家有了隔阂。

第二天放学,我骑车带着王坤一同去了他家,一进门看见的是家徒四壁,他爷爷看见了我,脸也扭到一边。我主动搭腔,这才慢慢缓和了气氛,当他爷爷提到无钱给王坤买药的时候,我就拿出一百元,当时他爷爷感激的不得了,说一定等王坤的爸爸打钱了还给我,到这时候,双方的疙瘩解开了。此后,他们村里传出关于我的一些好话,又一次,中心校领导还提起这件事,夸我做得好。现在想想,如果我提早到他们村做过调查,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事情。

2.留宿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学校接纳有五个自然村,其中的遥沟、王家、荆家距离学校最远,走路的30至40分钟,村中的学生很少有按照学校要求接送的,按照要求,村小学是不承担学生住宿生任务的,但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以担当的姿态决定选出特别远又无人照顾的学生作为留宿的对象,这个担子就落在了我的身上。由我负责学校后勤管理的任务,每晚负责学生住宿,早上负责学生洗漱。为了解决学生吃饭问题,我跑了好多腿,磨了好多嘴,终于找到村里愿意做学生餐一家。接下来,我及教学和管理学生餐费,忙的不得了,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可是这三年下来,和学生培养了亲如“父子”的感情,学生有什么话也愿意和我倾心,在此 也得到了各方好评。

三、传递教师的温暖

首先,学校也是我的家。村校学生大多都是“发小”还有的都是亲属,学校一次为基础,大力开张“学校也是我的家,老师既是我爸妈”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开展课间操和“爸妈”做游戏以及六一儿童节,师生共同包饺子以及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节日的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的友情教育,我还开创了“说声对不起”的同学自我批评活动。我利用班会,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在和同学交往中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引导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想想自己有没有做过对不起同学的事情。想好了,当面向同学道声歉,深深地鞠个躬,真心的说声对不起。这个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同学关系,也增进了同学情谊。等到毕了业的学生回校看望我时,他们的言谈中,都流露了对这种活动的深深记忆和由衷的感激。多少年来,一丁点小事,都会被学生记起,我也是醉了。

去年2月份,我校向社会发出号召,招蓦“爱心妈妈”。利用农村的亲属关系,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使具有姓氏和亲属关系的村里的爱心人士走进学校,和学生一对一的坐在了一起,嘘寒问暖,共话家常,有的亲属因为一点纠纷多年不上门,通过老师们的劝解,终于化解矛盾,拉起了孩子的手,捧起了孩子的脸,有的还抱起了孩子,亲如一家。一句句的温情的话语打开了留守儿童的心扉,一幕幕动人场景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四、强化家庭功能,发挥家庭应有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每年利用农民工返乡季节,开展“我爱你”的主题班会,让家长或监护人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求在外父母每周最少和子女通话或通信一次,将远方的关爱送给子女。我们还利用视频、QQ对话等形式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为了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还为班里所有学生家长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随时关注孩子在校情况,把各种活动发到微信群里,定期展示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良好表现。为此引来众多家长的好赞。真正做到既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又收到家教传情的效果。

五、结束语

每当我翻开关爱留守儿童日记,三年来的走访历程映出了那一幕幕鲜活的面孔:牛闯那脏兮兮的脸蛋,平苗那毛茸茸的头发,荆康那顽皮的身姿以及王坤他爷爷舞动着干瘪的手掌,翟静他奶奶笑迷成线的双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爱心传递,让真情润泽心田,是的,爱比天大,关爱留守儿童,有你有我也有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的是那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因爱绽放,绽出朵朵鲜艳的祖国之花,受爱育果,育出一颗颗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爷爷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