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小说《古典爱情》的病态悲剧性建构

2017-08-15 14:28刘宪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余华

【摘 要】余华的小说《古典爱情》一改传统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用一种残酷的语言讲述血腥的爱情故事。本文将探讨《古典爱情》的悲剧性建构,并结合作者的童年经历解读《古典爱情》的病态心理叙事。

【关键词】《古典爱情》;余华;悲剧性建构;病态心理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才子佳人小说有一个基本的剧情框架:才子寒窗苦读,佳人(娇妻)在旁,含辛茹苦,才子上京赶考,功成名就,洞房花烛;或是才子寒窗苦读,赶考路遇佳人,一见倾情,佳人赠物(香囊、头发)以寄相思。才子高中,金榜题名,迎娶佳人,尽享人生极乐;以大圆满结局。

中国古代文化中推崇人性本善,读者在感受才子寒窗苦读的艰辛而可怜才子的同时,也会在大团圆结局中享受否极泰来的愉悦和满足感。取悦了观众,小说的读者才会多,古代很多时候小说的创作也讲究经济利益,小说的读者越多越好。所以,古典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大团圆结局比比皆是。

余华的《古典爱情》是一个另类。上半节:书生柳生寒窗苦读,困顿无比,仅仅依靠卖字画来入京赶考,路遇佳人惠,佳人招呼书生躲雨,青丝相赠,芳心暗许。一切充满和谐的美感。下半节风云突变,柳生名落孙山,回家途中又见恐怖的饥荒和易子而食的惨状。去寻佳人,佳人竟成为被砍断腿的“菜人”,柳生将其埋葬。回家,父母皆亡,无牵无挂,做了守坟人,十几年后,小姐复活与他相会,好奇之下,他掘开坟墓,小姐身躯竟完好无损,惊讶间,却见小姐来和他道别,说他掘开了坟墓,已无法复活,只能永世阴阳相隔。这一节一波三折,柳生科举未中、小姐惨死已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浓厚的悲凉,要复活却最终因为他的无心之失——掘坟开馆而人鬼殊途,将悲剧推上了顶峰。

一、环环相扣的悲剧性建构

《古典爱情》的剧情建构的一个特点是悲剧环环相扣,共同营造而成。

1.男主人公柳生的前途的悲剧

柳生专注功名,但家中破落,父亲早逝,母亲辛苦操劳支持他读书。余华先给读者一个凄凉的开局,点出书生的落魄。如果按照传统述事观点,接下来的剧情应当是邂逅美女、中举、洞房花烛。但是,接下來确是,宁生科考不中,仕途断裂。一个如此落魄的书生,丧失了科举这条出路,会面对怎样的悲惨命运。果然,当主人公沦为守坟人时,读者心中感到悲凉,但是在情感上也能完全接受。

2.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

美女慧这么一个一心等待书生的佳人,沦为菜人,让书生前途无望的同时,爱情也成为了一个悲剧泡影,而后来的书生去挖惠小姐的棺材,使得惠小姐的鬼魂还阳无望,更是增添了一股悲伤的感情。在作者的笔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将命中注定成为悲剧,成为一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感慨。

3.亲情的悲剧

悲惨的家境下,母亲的关怀成为书生的一大慰藉,但是当书生考场失意,美人身死、身无分文回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堆坟墓——他母亲早已去世。作者余华在这里毁掉了书生身后的依靠,也毁掉了读者心中的一大希望。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上述的三个悲剧,严重挑战了读者的心理接受底线,将读者本来对于书生的满腔热情和希望——名利、爱情、亲情一一毁灭,共同营造了一个大的悲剧。

二、《古典爱情》悲剧的真实性和特殊性

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

1.极端历史环境的取材与运用

《古典爱情》描写的对象为传统小说中常见的才子佳人。虽然传统文章结局——大团圆风格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但是,现实生活中,才子举人未中,佳人未嫁身死很常见,在灾荒时期更恐怖——灾荒时期,人们流离失所、卖儿卖女饿殍遍地。如《史记》“易子而食”记载之一:《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宋文公)十六年,楚使过宋,宋有前仇,执楚使。九月,楚庄王围宋。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

这种环境下,“美人”沦为菜人的悲惨遭遇也成为了可能性,而作者为了营造这个恐怖气氛,在之前做了几个铺垫:一是详细展现了灾民的惨状。在城外,灾民身子趴在地上像牛羊一样啃食青草,青草丛中不时露出发黑的腐烂的尸体。在城内,灾民木然将自己的妻儿卖入菜市场,菜市场的上悬挂的几条人大腿、可怜小女孩化为菜市场一堆菜肉的过程,让读者毛骨悚然,严重挑战着观众接受心理极限。在这里,读者对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在心理上已经能产生一些预见性和接受度。很快,女主人的遭遇被揭示了出来。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些罕见的对比和比喻。圆润和锋利:断口的形状像一朵鲜艳的梅花。梅花鲜艳美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一般用来形容漂亮的衣服或人的外貌或高尚的品质。但是,这里将梅花用来形容被锋利的斧头砍断的血淋淋人腿伤口,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传统小说中很少涉及到血腥恐怖场景的描写,因为血腥恐怖的场景尽管也能引起人的快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发泄方式。但这种快感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反而是属于兽性的回归。

作者在这里一反常态,将史实中可能发生的恐怖的场景重现于美的化身——小女孩和女主角身上,突破了传统小说好善抑恶的述事模式,将历史中人性恶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开创性和病态的写法,为观众带来一种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2.余华人生经历的影响

一个人经历,往往对人的写作产生重要影响。余华血腥和暴力的经历是写作《古典爱情》的重要影响因素。

余华的童年期,在医院工作的父母亲没时间管两个儿子:调皮好动的哥哥给予他的,并不关爱,而是欺凌,余华只能哭泣。同时,医院里的鲜血、疾病和死亡……对于年幼的余华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并不能引起他的恐惧。这就是余华在创作中描写死亡与鲜血时还能保持着异于常人的平静的原因。文化大革命中批斗、武斗、打群架的恐怖经历和川端康成小说的颓废美感和卡夫卡作品呈现出的质疑、黑色幽默也对余华的病态写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经历和风格,深刻影响到了《古典爱情》等其他小说的创作。

参考文献:

[1]余华著.鲜血梅花[M].北京:作者出版社,2008(5):60

[2]费德宁,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5

[3]司马迁著.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2:第76

[4]王达敏.余华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55

[5]蔡勇庆.象征的存在——余华小说人物形象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9

作者简介:

刘宪,男,现任教于贵州省铜仁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