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8-15 09:36黄秀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做题题意题目

黄秀珠

一般我们认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需要在语文学科中培养的一种重要素质,其实不然,数学学习中也处处存在阅读理解。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做好数学的关键。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培养阅读能力的做法。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后急切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盒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严格要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判断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题目时却由于理解不清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或没有正确阅读,而造成许多错误。只有认真阅读,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例如,有一道判断题,题目是: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许多同学不明白题意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对的打“√”,错的打“×”要求做题,导致该题失分。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阅读过题目要求,也就根本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这实际上就是没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如:“请问调整价格后商店最少要卖出多少台才能才能达到预定的营业额?”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达到”。因此,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要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及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错误情况发生。

另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教师还可以经常出一些题组的对比练习,如出示这样两组题目:①5+3= 、5×3= 、5-3= ;②6-2= 、6×2= 、6+2= ;让学生先计算出得数,再观察这两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计算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组题目的数字都是相同的,但运算符号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也不同。在学生感知到这一点之后,请他们来做做小老師,提醒一下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计算时先要看清楚计算的符号再进行计算”这一注意点,并且这样由他们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能记得特别牢。通过经常做题组练习,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做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要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书,如《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课外读物》等等,另外我班学生还常年订阅《少年智力开发报》,通过阅读让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及时反馈,让学生享读

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让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如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数学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来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数学思想和观点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开启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

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数学阅读

与中低段小学生比较,高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前给高段学生布置一些预习性的作业。教师事先罗列一些阅读所需解决的问题(要体现逻辑性和目的性),需要学生通过一定思维含量的阅读才能解决。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后,能明确阅读的重难点,为新课做准备,同时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薄弱点,便于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上,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所提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有重点的授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新知与旧知的异同点,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从阅读中切实体会到:数学现象和问题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能发现其中的很多共同点。例如:教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题型后,我会让学生回头再复习前面所学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类型题目。先让他们观察两题型的异同点,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用乘法?什么情况下用除法?”最后,经过探索、研究,总结出规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除法或方程解。

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在一节课上通过讲授、强迫、教学来完成的,而是要渗透在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有机会阅读教材,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增强,也一定会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猜你喜欢
做题题意题目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关于题目的要求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