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2017-08-16 09:34丁晓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5期
关键词:硫氧嘧啶咪唑肝功能

丁晓维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丁晓维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治疗, 试验组口服甲巯咪唑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38.17±8.91)、(38.56±9.25)、(38.22±8.42)U/L均优于对照组(47.28±9.03)、(40.14±9.66)、(42.25±9.16)U/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疗效相当, 但是甲巯咪唑对肝功能伤害较小, 治疗时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以确保用药安全。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甲亢, 是甲状腺过度分泌以及积累的一类疾病, 长期的高激素水平, 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进食增加、体重减少等临床表现。有的患者甚至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1]。在临床上治疗甲状腺主要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I和甲状腺切除手术, 临床上多用保守治疗, 主要是抗甲状腺药物为主。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为临床上的常用药物, 虽然临床效果显著, 但是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作者为了研究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的肝损伤情况,进行了以下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东港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0例;年龄18~56岁, 平均年龄(35.0±7.0)岁;病程6~23个月, 平均病程(15.0±2.7)个月;其中食欲亢进患者5例, 消瘦患者8例, 怕热多汗患者5例,心动过速患者5例, 手震颤患者3例, 腹泻患者3例, 眼突患者11例;轻度患者10例, 中度患者20例, 重度患者10例。试验组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4.0± 7.7)岁;病程6~24个月, 平均病程(15.0±3.0)个月;其中食欲亢进患者4例, 消瘦患者9例, 怕热多汗患者5例, 心动过速患者5例, 手震颤患者3例, 腹泻患者4例, 眼突患者10例;轻度患者9例, 中度患者20例, 重度患者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轻重程度、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标准[2];肝功能指标正常, 无肝损伤, 并没有服用其他药物;患者以及家属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处于妊娠及哺乳期期妇女, 甲状腺癌患者, 具有心、肝、肾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 3 方法 试验组口服甲巯咪唑(北京太平洋药业有限公司), 初始计量30 mg/d, 根据病情轻重加减, 分次口服, 临床症状改善后, 逐渐减少。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初始计量300 mg/d, 根据病情需要加减。疗程为12个月。

1. 4 观察指标 治疗12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肝功能指标:ALT、AST、GGT。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ALT、AST、GGT水平(38.17±8.91)、(38.56±9.25)、(38.22±8.42)U/L均优于对照组(47.28±9.03)、(40.14±9.66)、(42.25±9.16)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FT3(pg/ml)FT4(pg/ml)TSH (mIU/L )ALT(U/L)AST (U/L)GGT(U/L)试验组40 11.23±5.38a4.32±1.65a2.56±0.87a38.17±8.91b38.56±9.25b38.22±8.42b对照组4011.62±5.694.33±1.682.67±0.7247.28±9.0340.14±9.6642.25±9.16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最早发现于200年前, 由Per-ry 第一次报道, 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该病属于内分泌科疾病, 主要病因是免疫系统异常、环境、情绪等因素影响, 目前研究显示, 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有可能与遗传、感染、情绪创伤等因素有关[3], 男女比例为1:(4~6),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其治疗方案, 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确定。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 其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该病种类繁多, 其中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占 80%~85%[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进入血液, 对身体各组织器官照成伤害。尤其可以使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兴奋, 患者的机体代谢速度加快,生理功能出现异常[5-7]。对于治疗, 应该树立起对治疗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让患者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目前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同位素治疗三种方法。该病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 主要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和维持期, 其中减量期又最为关键。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为一线治疗甲状腺癌药, 主要是阻止氧化碘和甲状腺球蛋白结合[8]。在药物动力学方面, 甲巯咪唑起效快, 但是半衰期长,可以在机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 药理作用强于丙硫氧嘧啶[9,10]。上述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均有较为轻度的不良反应, 比如皮肤瘙痒、轻度白细胞减少;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异常和肝功能受损。肝功能受损是较为严重以及好发的不良反应。其原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 导致肝脏负荷较重, 肝耗氧量增加, 导致肝细胞供养不足而出现坏死。甲状腺素水平过高, 可以导致谢酶类阻碍胆红素从患者体内的排出, 肝脏负荷加重。药物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有影响。从本试验可以看出,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ALT、AST、GGT水平(38.17±8.91)、(38.56±9.25)、(38.22±8.42)U/L均优于对照组(47.28±9.03)、(40.14±9.66)、(42.25±9.16)U/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有着较为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使TSH 正常分泌, 同时使FT3、FT4恢复正常, 并且可以看出, 甲巯咪唑对比于丙硫氧嘧啶其临床肝损害较小。

综上所述,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相当, 但是甲巯咪唑对肝功能伤害较小, 治疗时应该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 保证临床的安全性。

[1] 熊珍贵, 徐春华, 宁淑贞, 等.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的影响比较. 当代医学, 2015, 21(25):145-146.

[2] 应爱华, 高天舒.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情况的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4):71-73.

[3] 谢华海, 陈卫, 段炼.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吉林医学, 2015, 36(4):619-620.

[4] 蒲慧然, 车秀英, 陈燕, 等.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0例临床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29-30.

[5] 王海玲, 司涛.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新疆医学, 2013, 43(8):17-20.

[6] 廖戮缪, 蒙碧辉, 陆丽莹.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广东医学, 2014(8):1249-1251.

[7] 周水艳, 廖国平.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北方药学, 2016, 13(4):78-79.

[8] 黄海战.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5, 21(23):129-130.

[9] 符宝林, 符星.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药物评价研究, 2017(4):545-548.

[10] 沈玉国, 仝淼, 王晓剑, 等.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医学综述, 2016, 22(17):3472-3474.

Study on clinical safety of methimazole and propylthiouracil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DING Xiao-wei.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Dongg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onggang 1183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afety of methimazole and propylthiouracil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propylthiouraci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imazole.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hyroid function indexes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 free tetraiodothyronine (FT4) an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level (P>0.05).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ll bette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levels as (38.17±8.91), (38.56±9.25) and (38.22±8.42) U/L than (47.28±9.03), (40.14±9.66) and (42.25±9.16) U/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Methimazole shows equal efficacy to propylthiouracil, but methimazole shows less damage on liver function. The liver function should be tested regularly during treat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Methimazole; Propylthiouracil; Hyperthyroidism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47

2017-06-05]

118300 东港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硫氧嘧啶咪唑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于甲亢治疗临床疗效
观察丙基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胎儿的影响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1例甲亢患者服用丙硫氧嘧啶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处置分析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