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2017-08-16 09:31张金花王文宝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痉挛性理疗丹参

董 刚,张金花,王文宝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院 (临沂 276002)

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董 刚,张金花,王文宝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院 (临沂 27600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理疗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理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于肩髃、肩贞、肩井、天宗、曲池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疗程为1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脉络瘀血、舌质紫暗这4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理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促进肢体恢复。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而缺血性脑卒中又占其中的60%~80%,是最常见的类型[2]。由于支配上肢功能区域的脑组织循环障碍及神经功能受损,高达75%的脑卒中存活患者急性期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3-4]。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临床多以理疗为主,近来笔者发现联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可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住院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9例,均首次发作脑卒中,且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经中医师辨证属血瘀证,然后根据随机数字生成器生成的随机数字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平均(72.4±4.6)岁;病程20~50 d,平均(35.4±3.8)d;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1例。对照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64~81岁,平均(73.6±4.8)岁;病程18~51 d,平均(36.7±4.1)d;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标准[2]:突然发生的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如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口齿不清或失语等,症状常呈进展性,且头颅CT可发现责任缺血性病灶。中医诊断标准[5]:肢体麻木或偏瘫,感觉障碍,肌肤甲错,脉络瘀血,舌质紫暗,舌体可见瘀点瘀斑,脉弦涩。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二级预防。并予常规理疗,包括良肢位摆放、坐站平衡训练、床上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废用性萎缩;适当适时做Bobath握手动作,即以患侧拇指居上使健侧和患侧手指交叉,让患者在可承受疼痛的范围内做最大程度的主被动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2 ml/支,国药准字237021120)穴位注射。具体方法为常规消毒后,将丹参注射液2 ml分别缓慢注入穴位内,每次注射3穴,每个穴位0.5~1 ml,每日注射1次,每周5次,总疗程为1个月,穴位以手三阳经的肩髃、肩贞、肩井、天宗、曲池及阿是穴等穴位为主穴。

3 疗效标准 ①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脉络瘀血、舌质紫暗这4项中医症候积分,根据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5]将症状进行分级量化,将轻、中、重分别赋予1~3分评分。②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6]:评价内容包括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有无反射活动,屈肌能否协同运动、伸肌能否协同运动、可否顺利完成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可否顺利完成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有无反射亢进、肩0度肘屈90°时腕背屈和屈伸的能力、肘伸直肩前屈30°时腕的运动、手指的精细功能、手指指鼻试验的协调能力和速度这10项,每项按照完成水平的不同分为0~2分。满分66分。③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7]: 包括进食、转移、修饰、洗澡、上厕所、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这10项。满分100分,>60分代表生活基本能自理;41~60分代表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21~40分代表日常生活明显依赖他人,≤20分代表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结 果

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后,治疗组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脉络瘀血、舌质紫暗这4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分)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下同

2 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别经过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FMA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分析(分)

讨 论

各种导致急性脑循环障碍的原因诸如血压急剧升高等均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除了早期的溶栓外,尽早的康复对患者生活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更是尤为重要[8]。肌力增强训练、神经生理学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等综合康复实施均可增加卒中患者的肌力和耐力。近来发现联合穴位注射还能改善患肢的血循环,将某些药物如改善循环或营养神经的药物注入特定的穴位后,可将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渗透作用发挥到极致[9]。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病机以脏腑精气亏虚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临证以经络气血瘀阻多见,活血化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上肢多为手三阳经分布,“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多气多血”,故临床选穴以手阳明经为主,兼顾手太少阳二经,故笔者以肩髃、肩贞、肩井、天宗、曲池穴为主,另加用阿是穴,可起畅通气血、益气温阳的作用。丹参味苦、性微寒,可养血活血、祛瘀生新止痛,其药理成分主要为丹参酮,是一种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可改善脑缺血的再灌注损伤,增加脑血流,减轻自由基损伤和过氧化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提高脑血流量,保护脑神经元,是脑卒中患者的福音[10]。故本研究选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以求加快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可降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脉络瘀血、舌质紫暗等中医症候积分,说明穴位注射可通过活血化瘀而缓解患者的肢体麻木,改善感觉障碍。并且经过1个月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FMA和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的更加明显,使患者从需要他人帮助到基本能生活自理,说明穴位注射可协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但由于时间有限,本研究仅入选了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于穴位注射能否使更多的人获益,尚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量来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1] 李筱婷,何剑波,翟洁敏.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66-968.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3] 汤峥冬.卒中单穴位注射促进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186-188.

[4] 陈思宇,查天柱,王业建.中医综合理疗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0):1318-132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15-119.

[6]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中文版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4):519-521.

[7] 刘 宣,王美玲.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26-28.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6.

[9] 刘红英,范振林,王 哲.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J].吉林中医药,2016,36(10):1056-1058.

[10] 马丙祥,董宠凯.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7):663-665.

(收稿:2017-03-25)

偏瘫/中医药疗法 卒中 丹参注射液/治疗应用 水针

R255.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06

猜你喜欢
痉挛性理疗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痉挛性斜颈伴焦虑状态案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理疗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