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提高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观察

2017-08-16 09:30雷建荣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肢体脑出血针刺

雷建荣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康复中心康复医学科 (武汉 430081)

针刺对提高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观察

雷建荣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康复中心康复医学科 (武汉 430081)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在提高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晚期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早期中医康复针刺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治疗后的肢体功能及生活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内,两组FMA评分呈升高趋势,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而在治疗4周及治疗24周时治疗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中医针刺可有效的促进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脑出血为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本病具有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特点[1-2]。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在脑出血康复治疗中,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3-5]。而本研究将不同时期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有效的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80例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晚期针刺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早期针刺治疗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3~63岁,平均(53.15±5.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 h,平均(2.01±0.32) h;出血量30~90 ml,平均(60.32±10.21) ml;出血部位:壳核11例,小脑10例,脑室8例,丘脑11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62岁,平均(53.31±5.0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 h,平均(2.05±0.21) h;出血量30~110 ml,平均(62.35±11.16) ml;出血部位:壳核12例,小脑9例,脑室7例,丘脑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6]:①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②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③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④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⑤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影像学检查下存在可测量的病灶。发病至就诊时间<3 h。均接受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治疗。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未接受手术治疗者;②意识障碍者;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④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史者;⑤因其他疾病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者;⑥存在针灸治疗禁忌症者;⑦存在严重心、肝及肾脏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晚期针刺治疗,患者于完成4周药物治疗后接受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方案给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以内关、委中、水沟、极泉及三阴交为主穴,对于证属“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及太溪两穴;对于“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及丰隆两穴。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每周治疗6 d,休息1 d,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早期针刺治疗,患者于完成1周药物治疗后,病情平稳时接受针刺治疗。治疗计划及实施方法同对照组。

3 观察指标 于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每周均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24周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肢体功能评价方法应用简式Fugl-Meyer所制定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量表分为上肢及下肢两部分,上肢评分0~66分,下肢评分0~34分,总分0~100分,以分数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量表中共含有10项条目,总分0~100分,以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此外,对比两组治疗24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 果

1 两组FMA评分分析 治疗24周内,两组FM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P>0.05),而治疗前,两组间FMA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4周治疗24周时治疗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分析(分)

注: 治疗24周内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治疗24周内,两组ADL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治疗前,两组间ADL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4周及治疗24周时治疗组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分)

注: 治疗24周内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4周治疗时间内,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例(%)]

注: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因脑出血常以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其当属中医学“中风病”的诊疗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气血逆乱,因此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中,主要以调节气血为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7]。而本研究将不同时期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内,在脑出血的治疗中,早期针刺治疗可有效的促进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所应用的针刺治疗方案,可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关节脱位等并发症[8]。而针刺治疗,其主穴中,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穴,可调节手厥阴心包经气血,为治疗多种神志疾病的重要穴位;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可调节足太阳膀胱经气血,为治疗下肢痿痹的主要穴位;水沟穴是督脉要穴,且与手足阳明经相会,可调节手足阳明经的气血,善醒脑开窍,为治疗中风病的重要穴位;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穴位,可调节手少阴脉气,善治疗上肢挛痹;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汇之穴,可调节足三阴经的气血,为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诸穴合用,可通调全身气血,达到治疗中风的效果。而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针灸治疗,不仅可加快机体代谢,同时也可刺激中枢神经,达到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9-10]。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本研究进一步将运动治疗应用于其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本研究的随访时间仅为24周,故无法对早期 针刺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长期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尚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以更为全面的评价早期 针刺治疗的应用价值。

[1] 姚红梅,董建文,邵谨利,等.186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预后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3):274-275.

[2] 邢 俊.23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2):98-100.

[3] 王 辉,王茂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神经损害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4):436-438.

[4] 李锋华.自拟通腑涤痰方联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189-2191.

[5] 贾建真,宋虎杰,闫江涛,等.天麻钩藤饮配合针灸治疗脑出血恢复期肝阳上亢证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2):187-189.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7] 黄伟贞.西医脑出血与中医中风病病名诊断的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690-692.

[8] 卫晓红,任雪芝,张丽娟,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224-1227.

[9] 阮建国,徐天舒,李 明,等.手足十二井穴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及脑保护的分子机制[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0):40-42.

[10] 徐亭亭,齐 瑞,马震震,等.针灸治疗急性期脑中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13-1116.

(收稿:2017-03-26)

脑出血 /针灸疗法 穴,内关 穴,委中 穴,水沟

R743.3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71

猜你喜欢
肢体脑出血针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