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号子的旋法与演唱特征

2017-08-17 09:14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船工号子土家族

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酉水号子的旋法与演唱特征

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酉水号子是流行于酉水流域的一种行船号子,它是从事水上运输的船工们在长期的体力劳动中集体创作出来的一种歌种。

自古以来,行驶在酉水河上的船工们都有喊号子的习俗,船工们行船时勇敢、坚强,他们的号子生动、激昂,形象地刻画了船工们与急流搏斗的过程。“千百年来,酉水号子传唱于酉水河畔,孕育着古老的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流出优美神奇的传说故事,是一种最朴实的民歌体裁,它能指挥劳动,因为船工们在喊号子时统一了动作节奏,在演唱中鼓舞了大家的情绪,能使船工们解除疲劳,提高行船效率。”[1]酉水是湖南沅水的支流,发源于湖北省西部宣恩县酉源山,流经重庆市的酉阳、秀山、湖北来凤、湖南省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在湖南沅陵县汇入沅江,全长480多公里。酉水属于山区性河流,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上森林密布,山间多瀑布飞泉;酉水河面狭窄,险滩鳞次栉比,河道中礁石林立,航道湾多且复杂多变,滩陡浪高,十分险峻。“酉水是古代‘五溪’之一,历史上又称北河。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证明,酉水曾是我国西南水路运输的要道。”[2]酉水在古代称酉溪,为沅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据《汉书·地理志》载:“酉源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水经注》云:“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又云:“酉水导源于益州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酉源山,东南流至沅陵县沅水。”元、明、清时期,酉水土家族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中央王朝在政治上利用土家族首领对土民进行统治,并为中央王朝担任一定的义务。明《一统志》记载了酉水流域永顺土家族人“短裙垂髻”、“常喜渔猎”;“铜鼓祭祀”“刻木为契”。当时以“土”命族的记载也随之大量出现,“土兵”“土丁”“土民”“土蛮”等称呼,在史籍和地方志书中比比皆是。

酉水沿岸主要居住着土家族人,在东汉时期,酉水流域就有土家族人活动的记录。据《十道志》等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故号五溪蛮”。在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和罗泌的《路史》等史籍中也有与之相类似的记载。[3]酉水河沿岸都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它不仅是一条风光迷人的河流,同时也是一条民族风情浓郁的河流,勤劳朴实的土家族人长期在这里生活,并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土家族文化。根据龙山里耶秦简等资料显示,酉水河远在战国时期就是连接楚蜀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土家族从事水路运输的要道,甚至有人称它为中国大西南水上的“丝绸之路”。长期以来,行驶在酉水河上的船工们面对湍急的河流,必须统一节奏、步调一致,他们通过呼喊号子的方式,使音乐节奏与劳动强度紧密结合,从而协调劳作频率,控制行船速度,保障行船安全。在这种行船号子的歌谣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显露出男子刚毅与豪迈,抒发出歌唱者内心的期盼与呐喊,同时充分表现出了船工们毫无畏惧的挑战精神和坚强毅力。酉水号子是土家族独具魅力的歌种,也是土家族多种音乐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鲜明地体现了酉水流域土家族人的生活情趣。

■酉水号子的旋法

酉水号子因其个性化、色彩化,节奏富有劳作性特点,旋律是酉水流域土家族语方言民歌音乐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导要素,酉水沿岸的土家族人除了自己的土语外,主要讲西南官话,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语言声调,可以说酉水号子的旋律就是这种语言声调的音乐化。土家族人在酉水河上行船时,并不是徒然的歌唱,而是凭借歌声来统一划船节奏,由于劳作的需要,并随着劳动动作的快慢而发生变化。酉水号子刚毅有力、粗狂豪放,旋律口语化非常明显。因为酉水号子直接产生于划船劳作,伴随着划船过程而吟唱,所以旋律要素都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

1.二声音列序进特征

由于地域的原因,土家族人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沟壑纵横,绝大多数农活都在山里进行。土家族人在长期的民俗生活中,创造出了一种歌乐体,他们用这种歌乐体来交流思想感情。早期,土家族先民通过声带振动而发音,先是单音,再由发声共鸣作用,产生了二度、三度、四度与五度泛音,就此也形成了语音的各种不同的音高,可以表达人们多种思想情绪,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为了使表达感情的语言更加动听,更有感染力,于是把语言进一步加工,把语言声调的高低、快慢、长短、强弱多样化,把音位固定,音域扩大,使语言可以歌唱,可以伴舞,这就产生了吟诵与歌唱。以五度相生的原理,民歌从二个音、三个音、五个音逐渐发展起来。[4]酉水号子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以级进、跳进为主,时而出现同音反复或舒而不展,形成一种平稳、怡然自得的旋律走向;时而旋律跳进,气势磅礴,节奏加快,气氛紧张激烈。在酉水号子中,我们发现二声音列结构的歌曲比较突出,它是五声调式体系中最基本的运行方式,二音列依次向高、向低的序进形态,以及回旋形态较常见。这些歌曲都是船工们即兴创作而成,是一种有感而发的产物,它属于酉水流域土家族人为了生存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自发地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二声音列的酉水号子,基本上由基音和五度音组成,这种最原始的酉水号子,在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至今还有少数保留了下来。如这首二音列结构的号子:

这首酉水号子曲调短小,二音列结构明显,并随着划船动作的连续不断来往返重复,属于较为简单的单一乐句乐段体的曲调反复,形成简单的反复乐句。有些二音列结构的号子以“级进”的方式,舒缓进行,近似于一种口语化旋律,但节奏强烈有力,由于反映划船强度大,船要在平静的水面运行,划船者们必须齐心协力。比如这首酉水号子:

这类号子在吟唱和划浆声的相互伴奏下,增添了劳动色彩,这种二声音列曲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船工们行船的劳作气氛。

级进是酉水号子旋律发展的最基本形式,常常以二度级进和三度级进为典型,其中,二度级进较多,二度中又以大二度级进为主。由于旋律的二声音列结构,使得其与语言比较贴近,所以出现了一种呼唤性音调特征。二声音列旋律结构在酉水号子中,有时为了加强划船情节气氛,带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发现二声音列的酉水号子旋律音调是依附于歌词内容的,船工们在行船时总是把歌词内容掌握明白、透彻后才进行吟唱的。二声音列序进是土家族民歌旋律的基本手法,似断又续,绵延不断,听起来平和自然。在土家族民间音乐中,二声音列民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比较单纯的形态、色彩特征。[5]在酉水号子中,二声音列号子更加生活化,表现出了土家族人劳动之时的乐观之情。音乐学家们断言,人类语言过渡到歌唱,就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的跨越,人类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其歌唱必定受到语言声调制约,语言是人们“说”与“唱”的依据,歌唱是对语言声调的美化。如这首表现船工们起橹的号子:

这首酉水号子《起橹》主要表现船工们在行船开始时,不约而同的用一种简短的哼唱来统一划船速度,持浆人发出“哦”的声音后,后面跟随着应和声“哦”,“哦哦”声音铿锵有力,这种呼唤性音调,是船工们将口令词用近似的语言音调加以强化的结果。所以,从《起橹》中可以看出,二音列结构的酉水号子具有一种原始口语特点,它采用民俗生活的表现手法,将船工们开始划船时需要统一节奏,遵循规律,形象地、简单地用歌唱表述出来。

2.劳动节奏特征

酉水号子中的节奏都与船工划船速度有关,并随着划船的动作连续反复,因号子种类的不同,节奏有时舒展自然,有时激烈复杂,有时不受语言音节的限制,虽然没有特定的模式,但具有鲜明的特征。在酉水号子中,一些表现船工与大自然搏斗、抗争的情景,此时号子节奏激烈,节奏点紧密,陈述着船工克服艰难险阻,时刻在与险滩恶浪、急流暗礁搏斗,号子具有高亢、雄壮、嘹亮的风格。如这首酉水号子:

从上首号子中可清楚看出,酉水号子节奏来源于生活,节奏点分布均匀,有时虽然所遇情况不同,但节奏是随着船工劳作程度而变化的,这些都体现出酉水号子节奏的魅力。可见,由于节奏不同而出现“橹号子”“纤号子”“桨号子”“急号子”“缓号子”等不同的号子种类。一首号子有时会出现多种节奏形式的号子,例如急速行船时,号子激烈、紧迫;船至平滩时,号子节奏缓慢,曲调优美。平时船工们都喜欢唱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句子,此类号子幽默、诙谐,它反映了酉水流域船工们的民俗生活和审美取向。

船在平缓的水域行走时,号子比较舒缓,节奏稀松,多为均分节奏、前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混合型节奏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酉水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酉水流域有这样的习俗,在木船离开岸时需要用竿子撑船,使木船正常离岸如水,此时领头的船工便大声喊到“听家子指挥”。于是船工们都听从指挥,由领头人领腔,船工们和腔,大家齐心协力将船撑入酉水河里。

笔者认为,酉水号子节奏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语音节奏的基础上逐步提炼而来,土家族语音本身的律动美就是土家族号子旋律形成的基础。二是由于受到人们长期的劳动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劳动、生产生活、宗教祭祀等活动本身的节奏特点形成部分号子的基本节奏。

■土家族民歌音调特征

酉水号子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地方语言音调和近似口语的表达方式,具有土家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特征。酉水号子与其他土家族民歌一样,旋律发展常做动机反复,这是酉水号子旋律运动的基本规律。酉水号子常用调式有徴、宫、羽、商,其中徴、宫、羽使用较多,角调式较少。我们发现,酉水号子是在土家族呼喊性语言中提炼加工而成,这也是土家族音乐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酉水号子的旋律音调遵循以下几种原则:一、旋律动机短小,旋律所占时值为一拍,只能在动机内作多样变化和装饰。二、旋律发展多为级进进行、同音进行、二音列复位进行等。三、领唱与和腔的形式多种多样,采取多种和腔方式。四,旋律受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起伏较大,跳动性强,旋律常常以大跳音程贯穿全曲。酉水号子中各种大跳音程非常多,甚至于不乏八度大跳音程,这种旋法是其他号子较为少见的。

在古代,酉水号子和土家族民歌在传承中根本没有调式这一概念,如果把酉水号子与调式结合起来比较分析,虽然调式与酉水号子中某种音阶有密切的联系,那纯碎是巧合,因为土家族在音乐的世代相传中并没有采用调式模式去组织音乐,可以说酉水号子与其调式相联系的某种音阶是基于语言或乐器、乐制或乐律等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土家族人为了体现自己民族音乐的音律感,产生了与调式相对应的宫调式、徴调式、羽调式三种不同的五声性调式。调式的特殊性与旋律框架结构的特点及音调在内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旋律运动的规律特点。正因如此,酉水号子中的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别具特色。如:

从以上这首酉水号子来看,它的旋律婉转多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两个声部相互补充,推动着号子的发展,此后出现两个声部的轮唱形式,一前一后在不同声部的吟唱,增强了二声部的流动感,同时又突出了酉水号子的趣味性和应和感。

在酉水号子演唱中,人们非常注重唱腔与呼应的关系。酉水号子唱腔优美,高音冗长,在受到当地语言音调的影响下,自然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味风格,爆破音强烈。酉水号子在句式上均表现为上下句对比呼应,和其他民族一样,也分为起、承、转、合,这种关系体现了土家族民歌乃至酉水号子结构的基本原则。从民歌五声调式呼应技术上考虑,调式中的主音、属音、下属音都有确定调性的作用,称为功能作用。主、属、下属音都有功能作用,所以都是“功能音”。功能音以外的音不能加强主音的稳定性,因此没有直接的功能作用。它们的作用是丰富曲调的色彩,可以叫“色彩音”。酉水号子以及土家族民歌除了常见的功能性呼应,还有色彩性呼应。但流行于湘西保靖县境内的部分土家族民歌只有功能性呼应,没有色彩性呼应。

(四)土家族民歌旋律特征

酉水号子具有典型的土家族民歌旋律特征,因为酉水号子表现出来的旋律线形态与土家族许多民歌的旋律线形态一样,旋律起伏较大,五、六度音程跳跃居多。

酉水号子旋律进行跳荡性强,富有力度和动感,往往能体现酉水船工们集体劳作的乐观画面。演唱中,有许多号子在土家族民歌中最为常见,而且号子的数板中运用有节奏的数说歌词,但呼喊的号子很少用歌词,其演唱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形式。在酉水号子《摇橹》中可以看出,号子《摇橹》其实采用了土家族山歌旋律音调,因为《摇橹》主要用于在酉水平坦而无险滩恶浪之地行船时歌唱的号子,船来到流水平稳的江面后,船工们感到心情舒展,此时放开喉咙喊唱橹号子。橹号子在酉水号子中最为常见,其采用土家族山歌的旋律,由小三、大二、大二度构成的音列结构,四个乐句组成,遵循起承转合规律,旋律多次重复,句法朴实,语言严谨,音节一环紧扣一环,一韵到底,使号子的旋律回旋往复形成一种回肠荡气的旋律美。酉水号子《摇橹》旋律音调流畅、明快,歌词洋溢着浓烈的土家族民俗风格,此类号子抒情、逗趣。

与土家族民歌一样,酉水号子有加尾腔的旋律特征。酉水号子表现出来的旋律线形态与土家族其他民歌一样具有千变万化的形式,各式走向线条应有尽有。从多数酉水号子的曲体结构来看,都以自由的引子腔开始,由引腔人自由喊唱,然后众人合腔,进入正歌体。酉水号子旋律特征最突出的就是常在句尾加尾腔,这种用法尤其在急号子、纤号子、橹号子等中使用最为频繁。就拿橹号子来说,橹号子平缓、舒展,在橹号子句尾加尾腔类似汉族民歌的拖腔。这种加尾腔可在落音前加花和语音后加花,它能表达一种委婉、思念的情感。笔者发现,部分酉水号子在旋律结构之后加入一段有节奏的喊白尾腔,这些尾腔是根据撑船劳作的强度需要而进行的,在撑船喊号子时有着“嘿着”与“扎啦啦啦”之分,这两种不同的衬词是根据划船劳作过程的劳动强度变化而使用的喊号衬词。因情绪的不断变化,部分酉水号子旋律线平稳,没有很大的跳进,全曲落音是属、主的呼应关系。一般情况下,随着号子的起腔,紧接着就是合腔的衬词性呼喊,这种加尾腔的呼喊是船工们最真实的感情,他们用最朴实的呼喊,保持着原始的发声状态,以激烈奔放的呼喊来增强自信。

加尾腔的旋律,既有地方语言常用的衬词,也有语气表达的衬词,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用法,常用的衬词有:哎、啊咳、咳咳、咳呀、哎啰、哟里嗬、噢喂约等。从音程关系上看,酉水号子一般上下两句常常为三、四度关系,然后上句徴为落音,和下句构成五度属、主呼应关系。

■酉水号子的演唱特征

酉水号子的演唱形式与内容是根据船工们行船速度、力度与强度以及行船路线的变化而变化,酉水号子有“橹号子”、“纤号子”“桨号子”“急号子”“缓号子”等不同的种类,急行船时,船工们所唱的号子激烈、奔放、紧迫;行驶平静的水面时,号子缓慢、平和。不论是“急号子”还是“缓号子”,演唱时,都具有强烈的民俗生活动作、直接的口语化方言、诙谐的俚曲内容、独特的歌唱技巧等特征。

1.强烈的民俗生活动作

酉水流域,山高水险,陡壁悬崖,水路航行,异常艰苦,船工们在长期与这险恶的自然搏斗中产生了坚毅粗狂、节奏铿锵的劳动号子。[6]酉水行船,当行到险滩处,乌云起、狂风来,号子节奏加快,气氛紧张激烈。此时,船工们扎紧腹前腰带,双手紧紧握住船桨或竹竿,有节奏地呼喊气势雄壮的号子与狂风呼和,船工们齐心协力,稳定情绪,渡过难关。这些划船动作犹如船工与人格斗,在领唱的带领下,统一且有规律的重复着动作,仿佛一次次激烈的军事行动。经过一场紧张的搏斗后,船又行到平静的河面,船工们心情平静了下来,他们划着模拟民俗生活动作的船桨,如“打粑粑”“打猪草”“梳头”“割谷”“喝水”等,又会唱起高亢、优美的“缓号子”。号子曲调受划船劳作的环境和节奏的影响,同时还受演唱者情绪和技巧的影响。酉水号子的演唱方式常见的是“领合式”,一领众合,领句较长,合句较短。也有独唱或合唱,高音起、低音合,长调起、短调合。一般情况下,领句唱完和声接续,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前就进入,或领合句同时进行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半重叠或重叠状态。由于某些划船动作的不断重复,使号子旋律中相应出现某种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形态,这就赋予酉水号子特有的长律、平律、短律等律动性。一种号子的律态动作单位时值大致相同,旋律材料安排也相对统一,长律的号子动作长度则要相当于一个乐句,平律号子的动作长度则相当于一个乐节,而短律号子则一拍为一个律动的单位。

酉水号子中的划船(演唱)动作是多变的,船工们根据急缓的不同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了“前划”“圈划”“穿十字”“左右横穿”“走倒8字”“转圆圈”等动作。流行于湘西保靖县境内的号子几乎都标上了曲牌,它们根据号子的不同功能,标有“启穿号”“威标号”“搭篷子”“忌帆”“抛锚”“拉纤喂喂号”“抡大锚”“跌脚号”“车挡号”等十多种牌子。在湖北境内,酉水号子由领唱者“现买现卖”,即兴发挥,所吟唱号子的内容多取自当地戏曲、山歌、顺口溜、三棒鼓等。演唱时,动作则根据号子内容情节、歌词大意与现场气氛即兴发挥,唱到得意之处,船工们可以相互调笑,而且做一些使人发笑的趣味性动作,嬉戏取悦,酝酿气氛。

2.直接的口语化方言

酉水号子与其他土家族民歌一样,从本质上、广义上而言就是口语化的声、腔音乐。酉水号子保留着土家族语言的特点,直接继承了土家族语言和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具有鲜明、独特的语言特征。从源流上考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由于与其他民族及其聚居区在民族风俗、地域、环境等之间存在的差异,其民族音乐独具自己的特色。在学术界,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土家族人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创作出了这样一种歌体,因为它是对自然现象及生活环境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进行的直观而形象的描述,所以具有一种原始而朴素的粗野性,带有几分泥土的芳香。它是土家人民为了生存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自发地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其源于生活并存活于生活中,故而演唱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土家族民歌大多数是即兴创作而成,是一种有感而发的产物,它反映了土家人民各个生活层面,记录了土家族人世世代代的劳动生活,给人有一种再现历史的感觉。

土家族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泸溪县潭溪镇的大陂流村和小陂流村等地。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土家语与汉语之间差别很大,难以进行对话和交流,湘西土家族称高祖辈不论男女和直系、旁系,均称“格梯”,称曾祖辈为“捏梯”,称父亲为“阿罢”,称母亲为“阿捏”,称妻子为“裸杆尼”,称丈夫为“糯罢”等等。例如流传于酉水流域的《划桨号子》,歌词内容是:

拿洞杰了格拨也,捏洞杰了克者也;

拿洞捏洞杰了哩,业坡我坡巴莫嗯至谢;

业路我路巴莫扎的谢。

汉语意译为:列祖列宗啊,我们请了一遍又一遍;请您们看着挂着金斗银斗的地方走过来;

看着放在金钱银钱的路上踩过来啦。

不难发现,用土家族语言演唱的民歌浓郁婉转,独具土家族语言特色。在酉水号子中,“橹号子”和“桨号子”的唱词最有特色,“橹号子”的领唱者所唱歌词带有号令性质,起着指挥与协调劳动节奏的作用,其他船工多以一些衬词和吼喊伴唱。“橹号子”的歌词多为船工即兴编唱,他们采用夸张、讽刺、比喻等手法,描述酉水河迥岸的风光、民俗、以及自己的苦难生活。如这首流行于湖南湘西龙山境内的《橹号子》:

辰州上来十八滩(众唱:哎嗬),二面二幅桂竹山(众唱:哎嗬);

人说桂竹无用处(众唱:哎嗬),小小桂竹撑大船(众唱:哎嗬);

船儿弯到北关山(众唱:哎嗬),打酒称肉铁炉巷(众唱:哎嗬);

东关豆腐西关酒(众唱:哎嗬),流氓痞子溪子口(众唱:哎嗬)。

土家族语言可以说是土家族民歌的基本特征之一,酉水流域大部分土家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土家语,比如在湘西龙山县坡脚乡,人们几乎都会讲土家话,他们喜欢用民歌来进行情感交流。在土家族民歌中,土家族有自己的语音习惯,语音习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窥见它的特色所在:其一,无卷舌音。汉语的zh、ch、sh、r以及和它们相拼的音节,土家族人均读成平舌,如“知识”读成“资食”。其二,无n、f而分别以i和h代替,如“男”,土家人读成“栏”。其三,无ü而以i代替。其四,少ang而用an代替。

因地域文化、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酉水号子与其他号子相比,同样存在明显区别。比如酉水号子中的《情歌》,颇具土家风味,因土家族地区山青水碧,隔河相望,峰岭遥对,是初恋者理想的环境,“看姐接音不接音”、“不听歌音只听情”、“心里想吃口里夸”等歌句,唱出了微妙的感情和亲切的民族意趣。如今,因受到汉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其民歌风格多有模仿汉族民歌迹象,而且乡土文学色彩浓郁一些。比如这首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号子:

桐子花一口钟,二人有话莫露风;燕子衔泥一口紧,蚕儿吐丝在肚中。这首具有汉族风味的土家族号子音调明快,均为七言四句,句式齐整,便于朗诵吟唱,但是缺乏起伏感。

3.诙谐的俚曲内容

酉水号子以民间语言表达的方式为主,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诉说和描绘,展现船工们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酉水号子唱词内容大多是抒发船工喜怒哀乐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船工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船工们常常采用酉水流域一些诙谐的民间俚曲,加工塑造,自娱自乐。在酉水号子里,船工们常常借用夸张、比拟、粗野的民间俚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船工们的民俗生活与心理需求。如这首酉水号子,曲调高亢悠扬,它的歌词一般也是由船工们即兴编唱,而且直接反映出了船工们的生活情趣。在平静的河面,船工们感到一阵阵轻松,这时,优美抒情的《桨号子》[7]唱起来了:

爱玩爱耍(众唱:哎嗬),篙上浪哪(众唱:哎嗬),

堂板开在嘛(众唱:哎嗬),西湖墙哪(众唱:哎嗬)。

丝瓜井里( 众唱: 哎嗬), 不象样哪(众唱:哎嗬)。

哪个有钱嘛( 众唱: 哎嗬),调出堂哪(众唱:哎嗬)。

酉水号子的唱词既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篇的以口语化俚曲为主的生活歌,格律有时工整,有时自由,一般为七言四句、七言六句,要求歌词押韵。比如流行于湘西永顺县境内的《摇橹号子》,其开头四句:

白河船,生灾难;进口就是燕子滩;白箭头,是小街;美女正坐梳头岩。

这首号子展现了酉水河流域民俗风情以及船工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采用了一些本地俚曲,将船工们豁达、朴质、顽强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酉水号子与地方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词运用民间俚曲,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是船工们对喜怒哀乐的真情流露与表白,如这首《酉水号子》:

撑蒿好像猴上树,拉纤如同虾弓腰;标滩好似龙显圣,下水也唱上水谣。这首《酉水号子》以方言俚曲的进行呼喊式的歌唱,表达出了酉水流域船工们的阳刚之气,唱词用幽默、诙谐的言辞和形象的比喻缓解了划船劳作的艰辛和疲惫,表现出了船工们的乐观精神。酉水号子唱词中,有不少表现船工们民俗生活与追求爱情的情景,如这首《酉水号子》:

白溪关,打一望,兵马难过铁城墙;船儿拢了嵩竹汊,十个老板九个怕。

这首号子描述的是每当船工们面对这些险情,并不要害怕,需要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一定会克服艰难险阻的场。又如这首《酉水号子》:

罗依码头吼一吼,花滩脱水占潭口;

头跤脚里斗蓬岩,船儿已过望乡台。

其描述的是船工们闯过难关之后,内心十分喜悦,便唱着“酒四两,肉半斤,大家吃得醉昏昏”,“王连潭,把浆漾,大家哥们闹嚷嚷”以庆祝平安渡过险滩。所以,诙谐、幽默的民间俚曲的运用曾强了酉水号子歌词的号召性和语气,地方俚曲带着浓厚的乡音传递情感,同时也使号子增加了旋律的扩展空间,地方方言的魅力与号子旋律自然融为一体,起到了统一协调、渲染气氛的作用。

4.独特的歌唱技巧

酉水号子的歌唱技巧比较独特,有着自己特殊的唱腔规律,并且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思想内容,为了尽情抒发心中的情绪,船工们运用拖腔自由延长,也许,此时已经形成了酉水号子中有规律的节奏和自由节奏的强烈对比。

(1)真嗓清唱。酉水号子在演唱中,无论“急号子”还是“缓号子”,都运用真嗓,也就是用真嗓子演唱。陈述性的号子近似于朗诵调,因此,演唱时,咬字较重,吐字结实,发生位置靠前,口腔共鸣突出。尤其在喊缓号子时,号子旋律平缓,音程跳跃不大,此时运用真嗓清唱,朴实大方,给人以诚实可亲之感。

(2)假声高腔。酉水号子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因此,演唱者需要有足够的气息,胸腔、口腔、鼻腔、头腔共鸣要相互配合,发声位置适当靠前,声音尖而有根,声音美且坚实。演唱时,长音美而不抖,咬字结实清楚。有的号子由于音域宽广,音区较高,音域的跨度也比较大,因而在实际演唱中往往会激发演唱者的激情,引发用假声演唱,这也是歌手对声音感觉的一种考验。

(3)混声演唱。混声演唱也就是真假声混合使用。酉水号子中,除了个别高音的泛音上需要运用假声外,基本上都要用真声来演唱,其演唱音域非常宽泛。比如《滩号子》,旋律音都很高,但基本上用真声演唱;旋律发展到激烈处,需要假声应和,这首号子一般都是几个人以上才能完成。

(4)滑音演唱。酉水号子有时也使用滑音来美化旋律,一般在句末,用作结束句。我们发现,酉水号子唱长音时,先用颤音演唱,再用直嗓演唱,最后用滑音演唱作结尾。

(5)衬词拖腔。衬词拖腔是酉水号子演唱的另一种技巧,为了装饰、美化旋律,喊号子时,运用了许多衬词。号子衬词使用时,除了演唱内容需要外,还因为号子多是即兴而唱。如这首《幺妹号子》:

(哟吙哟吙,幺妹子吙嗨)哪怕的石王,

(吔吙出来)重千斤(啰,哟咿哟吙,哟吙哟吙,幺妹子吙嗨)

在喊号子时,如果掌握和运用好了衬词,就能展示出酉水号子的独特风味与魅力。

酉水号子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具有唱腔独特、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等基本特征,使之成为土家族地区民歌音乐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歌种。

[1]熊晓辉.古老的酉水号子[J].民族论坛,2003(11)

[2]彭继宽.酉水号子的社会历史价值[J].民族论坛,2013(12)

[3]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7.

[4]陆仲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旋法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熊晓辉.湘西土家族民歌旋法探微[J].民族音乐,2009(1)

[6]田世高.土家族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220.

[7]黄满芳.湘西土家族“酉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美初探[J].艺术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船工号子土家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赞船工
我家的“号子”
土家族情歌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唱起号子走汉江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瞬间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搜救转移400多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