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与创新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影响
——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

2017-08-17 11:31军,蒙,
关键词:外包资源整合服务质量

王 建 军, 王 蒙 蒙, 王 玲 玉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 辽宁 大连 116024)

资源整合与创新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影响
——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

王 建 军, 王 蒙 蒙, 王 玲 玉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 辽宁 大连 116024)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从承接商视角探讨了资源整合与创新对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检验了服务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大连200多家IT外包承接商的调查,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处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整合与创新对IT外包绩效均无显著的直接正向关系,它们均需通过服务质量间接影响IT外包绩效,服务质量在资源整合与创新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资源整合;创新;服务质量;IT外包绩效;中介作用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维持绩效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单纯地拥有资源并不能创造价值,企业必须整合和开发各种资源,才能保持并提升绩效。资源整合有助于企业有效地识别现有资源价值,协调、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将其整合到业务流程中塑造新的能力,并能够使各部门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实现企业目标。同时,日益加剧的企业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发包商更加关注创新。在进行资源和知识共享时,越来越多的发包商希望通过外包获得创新资源[1]。资源整合和创新逐渐成为IT外包承接商适应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保证外包项目成功和提升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在IT外包领域,有关资源整合、创新的研究相对稀少,且资源整合与创新对IT外包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应引起广大学者们的关注。此外,IT外包作为服务行业,良好的服务质量能够减少客户预期和认知差距,增进彼此信任关系,使发包商对外包结果有积极的评价。作为IT外包合作中的一种核心过程变量,服务质量可能在资源整合与创新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一种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现有研究还缺少有关服务质量对资源整合、创新与IT外包绩效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三者共同影响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理也没有明确答案。

为了弥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从IT外包承接商视角出发,探讨资源整合、创新与IT外包绩效之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并进一步考察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以期丰富相关理论并且能够指导企业的实践。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承接商IT外包绩效

承接商IT外包绩效是指,企业通过投入资源(如人力、物力、时间等)执行、管理外包项目,从而在满足发包商需求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收益[2]。目前,IT外包绩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多维构念。但由于研究视角、内容不同,学者们对IT外包绩效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且尚未形成权威的结论。如Grover等认为外包绩效可由企业是否获得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及操作利益来评价[2]。Subramani从战略绩效和操作绩效两个方面评价IT外包带来的收益[3]。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战略绩效和操作绩效是研究IT外包绩效时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另一方面,自从1965年Cardozo学者将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引入商业领域[4],满意度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满意度能够很好地感知并表达发包商对外包合作项目的认知和情感,也成为衡量IT外包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本文从战略绩效、操作绩效和满意度三个方面评价承接商视角下IT外包绩效。战略绩效主要包括企业市场份额、市场地位和客户忠诚度等可持续性战略指标;操作绩效侧重考查企业获得的技术利益,包括企业资源利用率、IT外包项目管理能力以及IT技术开发能力等;满意度则反映IT外包项目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程度。

2.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指企业根据环境变化以及实际需求动态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5]。企业通过配置、调整将各类资源互补、粘合在一起,建立企业特有的能力,从而增强市场反应力与适应力,保持竞争优势、提高绩效。资源整合对提升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正逐渐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关资源整合对IT外包绩效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IT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更新较快、动态性较高的行业,这就要求承接商保持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反应性。此外,在IT外包中,发包商需求是承接商开展各项生产活动的前提依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也要求承接商能够快速配置各项资源。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究资源整合对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理。

在具体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因此,资源整合通常被分为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整合。饶扬德指出企业资源既包括基于宏观战略层面获取的外部资源,又包括基于微观战术层面获取的内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提升企业竞争优势[6]。董保宝等提出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资源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关系[7]。在IT外包项目中,承接商资源整合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包括为发包商服务时获得的外部资源整合。因此,本研究从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整合两个方面研究资源整合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影响。内部资源整合指承接商对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包括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协调、资源共享、合作支持等;外部资源整合指承接商与发包商间的资源共享、资源协调、合作、沟通等活动。

3.创新

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一直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临信息技术快速更新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建立新市场,从而在适应外部环境中提升新的能力。适应这种动态变化以及提升企业能力,离不开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特别是在IT外包中,随着外包策略从节约成本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发包商对承接商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承接商的创新实现自身创新已然成为发包商进行IT项目外包的新动力,所以保持高质量创新是承接商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策略。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创新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研究,对利用创新来提升外包绩效的具体路径也不明确。因此,本文从承接商视角出发探讨创新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关系,并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勇于改变的思维方式,指企业产生、接受以及实现新理念、变革流程、创造产品、优化服务的过程。

4.服务质量

在IT外包实践中,承接商除了交付软件产品外,还需要提供长期的服务,并且很多时候承接商提供的产品本身就是服务。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服务质量是IT外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变量,常作为调节或中介变量来研究对外包绩效作用的关系。如Palvia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质量在企业能力影响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8]。Grover等指出服务质量在发包商外包程度影响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2]。本研究认为服务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过程变量,很可能在资源整合、创新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相关研究目前还十分缺乏,服务质量是否起到中介作用仍不得而知。鉴于此,本文参考SERVQUAL服务质量模型,从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以及移情性四个维度考察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假设

1.资源整合与IT外包绩效

承接商资源整合不仅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员工相互协作,合理协调、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为发包商提供外包服务,而且可以使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强化其内外活动,更为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竞争优势以及组织绩效。资源整合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作用,可具体从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整合两个方面来论述。

承接商内部资源整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间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从而保证IT外包项目成功,提高外包绩效。首先,承接商通过配置与调整内部资源可以形成特定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内部资源的价值增值能力,使承接商拥有独特的能力优势,提升其市场价值,获得战略绩效;其次,承接商企业跨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能够促进部门间的资源流动与资源互补[9],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使承接商获得良好的操作绩效;最后,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还有利于减少部门间冲突,增强部门间协作意识与凝聚力[10],使员工达成一致目标,共同为发包商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Narayanan等研究了在业务流程外包中,内部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11]。

承接商外部资源整合意味着同发包商进行更多的交流、沟通、协调和控制。由此,承接商能够更好地把握外包项目需求变化,降低风险,从而对外包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承接商外部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同发包商的关系质量,从而有利于承接商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增强企业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前瞻力,获得战略绩效;其次,承接商外部资源整合有助于促进企业在外包项目活动中获取知识与技术,提升承接商自身技术能力,获得操作绩效;最后,通过与发包商加强交流、沟通,承接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发包商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流程和技术,提高发包商满意度。

假设1:资源整合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2.创新与IT外包绩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承接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丰富自身技术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创新已然成为企业提升绩效以及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首先,从战略绩效方面考虑,创新有利于承接商建立、增强自有产品价值链,是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包商希望通过外包合作寻求创新。承接商高质量创新不仅能够长期有效地维持IT外包合作,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IT外包项目,提升战略地位;其次,从操作绩效方面考虑,创新能够使承接商提高技术开发速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优化外包项目流程,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并能够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企业操作绩效;最后,从满意度方面考虑,创新促使企业对环境变化和技术更新做出快速反应,并在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发包商需求为基础的产品或服务创新,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优质服务,更好地满足发包商需求。相反,低水平的创新很难提供高水平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难以达到发包商的满意水平。

假设2:创新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3.资源整合与服务质量

承接商整合各种信息、技术资源以及调整与发包商关系的能力,对其服务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将促进IT外包承接商合理配置各种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使其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提高承接商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或浪费,进而增强发包商对承接商运作效率的信心,提高发包商对服务质量及其有效性的评估。特别是,在日益动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包商需求变化迅速,良好的内部资源整合可以促使承接商快速调整内部结构,优化配置组织人员和资源,提高组织适应性,从而保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交流、沟通,承接商能与发包商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消除障碍,从而有助于承接商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发包商要求,快速做出应对,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可靠性。

假设3:资源整合对服务质量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4.创新与服务质量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发现,企业创新对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在IT外包合作中,承接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创新活动也有利于提高IT外包服务质量。例如,IT外包技术创新能够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加快产品生产周期,优化项目实施流程,提高承接商对发包商要求的服务响应能力。相应的管理创新可以提高承接商的执行效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并使员工的认知与行为和企业目标相一致,积极地为发包商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产品技术和功能的同质化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发包商对于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创新不仅可以增强承接商的服务意识,而且可以运用新的技术、思想或理论为发包商提供优质的、具有差异性的高质量服务。

假设4:创新对服务质量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5.服务质量与IT外包绩效

在IT外包中,无形的服务日渐成为企业提升绩效的关键竞争要素之一。Levina等指出服务质量是提高承接商企业价值定位的关键因素,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2]。首先,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战略地位的一种有效策略。优质的服务不仅能够降低产品返工率和客户投诉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润,而且能够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客户忠诚度,对战略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其次,承接商服务贯穿于整个IT外包合作流程中,不仅包括最终的IT外包成果,而且包括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服务态度。承接商积极的服务响应态度以及可靠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客户对企业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认可,对其操作绩效有促进作用;最后,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承接商自我实施的一种保障机制,能够降低发包商预期与感知的心理差距,提高满意度。Borucki等学者的研究均验证了服务质量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指出较高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13]。

假设5:服务质量对承接商IT外包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6.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

承接商IT外包绩效根植于承接商企业运用其现有资源完成IT外包项目的过程中,资源整合是对企业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合理配置和整合不同层次、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使之具有较强的价值,是影响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重要因素。IT外包实践是一种跨组织的、合作双方频繁交互的业务活动,服务质量作为一种保障机制与资源整合提升IT外包绩效的过程密切相关。首先,承接商内部跨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各种资源、信息在企业内部转移的机会,促进知识交流,丰富原有知识、技术储备。合理的资源整合有助于企业改善其服务质量,深化发包商对承接商企业能力的认可,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扩大承接商企业市场影响力,获得战略绩效;其次,较高的服务质量,能够增强发包商对承接商企业能力的信心,增强合作双方间的相互信任以及信息交流,建立并改善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承接商整合、吸收各种外部资源,共同解决外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承接商操作绩效;最后,服务质量贯穿在整个IT外包流程中,能够很好地将承接商通过资源整合获取的各种资源和技术优势传递给发包商,得到客户认可并提高满意度。

假设6a:服务质量在资源整合影响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服务质量作为IT外包中的一个核心流程变量,也有助于增强承接商创新活动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其影响机理具体可解释为,首先,承接商创新为知识在企业内部转化为新的核心能力创造了机会,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获取更多有利资源,保持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匹配,进而为发包商提供更优质的项目及服务。良好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深化发包商与承接商间战略合作关系,保持较高的客户忠诚度,有利于承接商长期战略绩效的获得。其次,较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企业间交流互动,促使发包商积极参与适当的外包项目设计及制造。承接商可以在与发包商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创新吸收共享的知识与技术,改进其不合理的技术体系,改善企业生产流程,提高操作绩效。最后,承接商创新不仅使企业对市场及发包商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应对,保持对行业需求变化较强的适应力,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促使承接商以低廉的价格为发包商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有助于降低发包商感知与预期差距,提高发包商满意度。

假设6b:服务质量在创新影响承接商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根据所提假设,可以得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三、研究设计

1.量表设计

为保证量表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本文所有构念的量表均来自以往研究中信度和效度水平比较高的成熟量表。采用严格的双向翻译法对借鉴的英文量表进行翻译,并对形成的中文量表进行小规模的预调研,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根据上述过程,形成了最终的测量量表。问卷采用了通用的Likert 7级量表形式(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

IT外包绩效从战略绩效、操作绩效与满意度三个方面来测量,包括12个题项,如“公司已经提高了技术资源的利用率”。资源整合从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整合两个方面来测量,包括7个题项,如“公司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协调内部各部门的合作”。创新用3个题项来反映承接商产生、接受以及实现创新的过程,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创新很容易被接受”。服务质量从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以及移情性4个维度来考察,包括6个题项,如“员工能提供给发包商及时的服务”。

2.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对大连软件园内从事IT外包业务的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首先,在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随机选取了400家从事IT承包业务的企业。然后,在征得企业相关管理者认同和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到企业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本次问卷共收回368份,剔除131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237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是59.3%。为了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合理性,本研究利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被调查者的职位分布。经营者占0.8%,高层管理者占4.2%,项目经理占67.1%。被调查者能够对调研内容和IT服务外包项目有较为深入的理解。(2)样本企业项目来源。58.9%来自于日韩,30.5%来自于欧美,10.1%来自于国内以及东南亚。(3)样本企业性质分布。外资企业占41.8%,民营企业占38.7%,国有企业占19.5%。

考虑到在搜集数据时,相同的测量方法、测量语境等因素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的混淆并对结论有潜在的误导,本文借鉴Harman’s单因素分析法来检验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 CMV)。用SPSS 18.0对数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选择不旋转因子方差分析,且提取的第一个因子方差为26.17%,不占大多数。另外,自变量和因变量负荷在不同的因子上。因此,共同方法偏差不会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可能存在的无回应偏差(non-response bias),参考Armastrong等的方法,将回收的问卷按照早晚顺序分成两部分,并以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部分回收数据在公司所有制性质、公司人数、项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两部分问卷在检验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数据不存在无回应偏差。

四、实证分析

1.信度和效度分析

针对本文中的测量变量,本文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组合信度CR(Composite Reliability)系数来检验数据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构念的Cronbach’sα系数和组合信度系数均大于0.8,表明本文采用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文采用潜变量的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值和每个测量变量的负载系数(Factor Loading)来检验数据的聚合效度。由表1可见,每个构念的AVE值均高于可接受值0.5;每个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0.7,且IT外包绩效、资源整合与其一阶变量间的负载系数在0.833和0.957之间,一阶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二阶变量。以上两点说明调查数据具有较强的聚合效度。

本文通过比较构念间的相关性来检验数据的判别效度。将AVE值的平方根(表1中对角线上的数值)与构念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者的值均大于后者;且所有构念的因子载荷均高于其与其他构念的交叉载荷。这表明调查数据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

表1 变量信度、效度及相关系数

2.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设。

(1)基本模型检验

基本模型包含资源整合和创新分别对IT外包绩效和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关系。由表2可以看出,在基本模型中,资源整合和创新分别对IT外包绩效(b=0.430,P<0.001;b=0.251,P<0.05)、服务质量(b=0.413,P<0.01;b=0.415,P<0.001)的路径系数都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即在基本模型中假设1、2、3和4均成立。

(2)中介模型检验

中介模型是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服务质量和IT外包绩效的直接联系。由表2可见,在中介模型中,服务质量对IT外包绩效(b=0.633,P<0.001)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假设5成立;而此时资源整合和创新分别对IT外包绩效(b=0.138,P>0.1;b=-0.012,P>0.1)的作用不再显著。根据Baron和Kenny提出的中介变量检验方法,统计检验证实服务质量在资源整合、创新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6a和6b成立。

同时,根据SmartPLS的计算结果可知,基本模型和中介模型对IT外包绩效的解释度R2值分别是41.9%和57.4%。加入中介变量服务质量后,中介模型对IT外包绩效的解释度比在基本模型中高出15.5%,说明加入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后,研究模型的整体解释度得到大幅提高。

此外,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b=0.104,P>0.1)、企业规模(b=0.200,P>0.1)、外包项目类型(b=-0.146,P>0.1)三个控制变量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控制变量对外包绩效的作用不显著,而这些变量并不会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表2 基本模型和中介模型结果

注:**表示P<0.05;***表示P<0.001。

五、结论及讨论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中国IT外包产业实践,构建了影响IT外包绩效的研究模型,选择大连软件园内的IT外包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承接商视角探讨了资源整合、创新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服务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服务质量在资源整合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2)服务质量在创新影响IT外包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承接商提高IT外包绩效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1)资源整合有助于承接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关系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为了提高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承接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网络关系,鼓励组织成员间交流和合作,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促进部门间资源、知识的流通和整合,使各部门协同努力共同提高企业的绩效。同时,承接企业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使承接企业更好地整合、利用外部资源。(2)全球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促使发包商客户期望通过外包合作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创新有助于承接企业快速更新技术水平,提高开发速度,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面临信息技术快速更新的市场环境,承接商要注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体系鼓励员工创新,为员工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3)承接企业要特别注重服务质量,提起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承接商在利用资源整合和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外包项目管理流程,按照发包商所要求的技术或服务标准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活动,提供适合的服务,且遇到问题时多与发包商沟通,表现出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及时交付服务,提高发包商的满意度。

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未来进行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完善。首先,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样本均来自大连市软件园内从事IT外包的承接企业,样本在地域方面存在局限性,后续研究可以扩展样本数据来源,提高模型的适用范围;其次,本文研究发现服务质量是提升IT外包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仅考虑了服务质量在资源整合、创新与IT外包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未来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服务质量在其他因素影响IT外包绩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1] CUIZ J,LOCH C,GROSSMANN B,etal. How provid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innovation outsourcing:an empirical study at Siemens [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21(1):29-48.

[2] GROVER V,CHEON M J,TENG J T. The effect of service quality and partnership on the outsourc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unc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6,12(4):89-116.

[3] SUBRAMANI M. How do suppliers benefit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J]. MIS Quarterly,2004,28(1):45-73.

[4] CARDOZO R M.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5,2(3):244-249.

[5] ZHAO X,HUO B,SELEN W,etal. The impact of internal integration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external integration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29(1-2):17-32.

[6] 饶扬德. 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与能力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9):72-75.

[7]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 管理世界,2011,(3):92-101.

[8] PALVIA P C,KING R C,XIA W,etal. Capability,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offshore IS vendor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Decision Sciences,2010,41(2):231-270.

[9] 曹红军, 赵剑波.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11(6):54-65.

[10] 徐可, 何桢, 王瑞.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价值链——知识螺旋和供应链整合的作用[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18(1):108-117.

[11] NARAYANAN S,JAYARAMAN V,LUO Y,etal. The antecedents of process integration in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and its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29(1):3-16.

[12] LEVINA N,ROSS J W. From the vendor’s perspective:exploring the value proposi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J]. MIS Quarterly,2003,27(3):331-364.

[13] BORUCKI C C,BURKE M J. An examination of service-related antecedents to retail store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9,20(6):943-962.

How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fluence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the Mediation Effects of Service Quality

WANG Jianjun, WANG Mengmeng, WANG Lingyu

(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this study advance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n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from the vendor’s perspective. In addi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 quality in IT outsourcing, we introduced service quality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to explore the inner mechanism between resource integration/innovation and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Over 200 questionnaires were gathered and analyz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from 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vendor’s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Service quality, the intermediate variable,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that indirectly impacted the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resourc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service quality;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mediation effect

2016-02-29;

2016-04-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兴电子商务的信息与物流管理”(714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承包商能力与关系质量对承接IT服务外包成功的影响机理”(7090203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基于行为运筹的组合干扰事件应对模型和算法研究”(NCET-13-0082)

王建军(1977-),男,河北保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务外包、干扰管理研究;王蒙蒙(1990-),女,河南商丘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务外包、众包创新研究,E-mail:mengmengw@mail.dlut.edu.cn;王玲玉(1990-),女,安徽合肥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务外包、社会化媒体。

10.19525/j.issn1008-407x.2017.01.015

C931.6

A

1008-407X(2017)01-0100-07

猜你喜欢
外包资源整合服务质量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