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策略

2017-08-21 01:16冯梦珠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直译诗体白话文

冯梦珠

【摘 要】 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领域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他的翻译为当时的翻译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运用陌生化翻译策略,采用直译,运用口语、白话文,翻新诗歌韵律,增多诗体带来新鲜感,产生陌生化效果。

【关键词】 陌生化翻译 直译 白话文 诗体 韵律

刘半农在“五四”前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小说和诗歌,涉及多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名家名篇。所译小说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节的生动和结构的新巧,语言流畅,虽然存在改編、译述的情况,但大多能忠实于原作。所译诗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意境、风貌,并逐步打破了古体形式的限制。他很好的运用了陌生化的翻译策略,引进陌生化文体,陌生的韵律,使用白话文、口语等陌生语体,使他的译作很好的传达原作的内容、形式以及情感,使读者感受到其译作的异域化,使阅读受阻,审美延长,收到陌生化艺术效果。陌生化翻译的诗学意义在于:追求译诗的文学艺术新奇性,使其目标受众—新诗诗人和新诗诗歌文学爱好者阅读受阻,延长感知过程,从而获得诗歌欣赏的新奇阅读感受,达到陌生化诗歌翻译的效果。

陈琳的《陌生化翻译》一文中说到“陌生化翻译概念是用于描述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在翻译选材和翻译修辞上对文学性,特别是对新奇性的追求。”这就意味着陌生化翻译概念,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种翻译方法,同样还包括翻译选材和翻译修辞等多方面。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刘半农译作中翻译方法,翻译选材和翻译修辞,刘半农以直译为主,选择外国民歌和具有异域风情和特殊形式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大胆运用白话文口语,这足以体现出他的陌生化翻译倾向。下文我们以文体韵律的陌生化选择、白话文、口语、民歌语言的运用、直译的翻译观来对刘半农的陌生化翻译策略进行具体展开。

文体韵律的陌生化选择

刘半农还翻译了大量国外歌曲。1920年至1925年刘半农在留学英法期间,搜集了许多外国民歌集,回国后将其中的部分翻译出来,1927年出版了《国外民歌译》第一集,共收国外民歌80首。诗歌翻译可以丰富相应的诗学体系,刘半农最初便是从翻译国外民歌入手改善了汉语诗歌体系并开启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河。他通过民族文学、民歌及诗歌翻译三条途径来完善中国传统的诗歌体系,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系列诗歌翻译上,他翻译了很多有较强格律风格的外国民歌,其中有许多都是可以进行吟唱的英语诗歌作品。在忠实翻译原文本意的同时,要尽力保存原文的语言方式,并要译出原文的真实感情。1916年刘半农曾在《新青年》中介绍过三位爱尔兰爱国主义诗人皮亚士、麦克顿那和柏伦克德。他认为此三人善为叶律之诗,诗可与音乐相配。在翻译柏伦克德的《火焰诗》时,由于原诗形式比较整齐有条理,又有较强的乐感,刘半农便借鉴了汉语民歌的表现手法,用三言、五言、七言等长短不同的句式交叠,产生较强的节奏感。译文语言朴实浅显,伴随着句中的反复咏唱,使诗句深有一唱三叹的感觉,较大程度地再现了原诗的音乐美。刘半农在译诗时,往往将原文当成乐歌看待,并认为这相当于中国的词曲,即能够在谱上曲后进行演唱。刘半农认为译者可以改变原文的外貌,但能够较好的保留原文的精神,同时保持较为优雅的文风。

刘半农提出“重造新韵”的诗歌翻译主张。1916年刘半农在其《文学改良观》文章中提出“重造新韵”的主张指出诗律愈加严格持歌题材越少,诗的精神内涵便会受到约束严重阻碍了诗学的发展。刘半农率先改造旧体提出增加无韵之诗歌于有韵之诗外加果这些都不能创造还可以进行移植这里的移植便包括诗歌的翻译。五四新文化前的这段时期是刘半农诗歌翻译的摸索阶段,当时的译诗仍以文言为主,同时他还在译入语及诗体形式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不是沿用固定的格律诗。而且还呈现出口语节奏。那么,这一点也是对传统诗歌的齐整的韵律的挑战。

刘半农注重诗体翻新,散文诗‘别增诗体”的翻译方法与实践刘半农除了翻译那些有着较强格律体风格的外国民歌外,他还翻译了一些散文诗歌为中国文学体系引入一种新的文学种类,同时还形成了一套翻译标准这为以后的主体诗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刘半农早年曾结合中国诗学的传统提出‘无韵之诗”的诗歌主张从为中国汉语诗学中曾有过无韵诗的传统而汉语诗歌的主流仍以有韵诗为主随着中国文化‘外求旧寸期的到来无韵诗的文学形式成为刘半农关注的重点。1916年刘半农曾对英法两国的诗歌进行比较,认为“英国的诗体非常多而且大多为不限制音节、押韵的散文诗所以当时的诗人辈出”所以刘半农便开始了其翻译西方现代散文诗的道路他当年曾英文翻译泰戈尔、屠格涅夫等人的散文诗追求“增多诗体”的刘半农的确可算是早期白话诗试验中最有诗体意识的一位。诚如他自己说的,‘我在诗的题材上是最会翻新鲜花样的。

白话文、口语、民歌语言的运用

早在1917年5月《新青年》的3卷3号上,刘半农就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上指出要“列文言与白话于对待之地”,具体策略有二:“于白话一方面,除竭力发达其固有之优点外,更当使其吸收文言所具之优点,至文言之优点尽为白话所具,则文言必归于淘汰,而文学之名词,遂为白话所独据,固不仅正宗而已也。”文中,刘半农举其译述的经验为例,认为两者各有擅长;但还是希望在“文言浅显化”且“白话充分具备文言优点”之后才使用白话。因此,从翻译的经验来看,刘半农都是经过比较整体的考虑,才决定以哪种语言翻译,没有那么干脆就认定某一种语言和体式。直到刘半农发现文言无法帮助其很好表达原文的时候,他的译语才逐渐向白话靠拢。这一时期的刘半农没有用胡适倡导的白话来创作所有的诗,但他所用的文言已不属于古朴的文言,这便是在“力求其浅显使与白话相近。

从散文诗到民歌,这一系列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推动着刘半农在译语上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可以说,尽管刘半农的译文体例五花八门,他的译语却实现了从文言到白话再到口语的转变,这一点也是直接影响到他的新诗创作。他们的作家身份赋予了其大胆尝试的勇气和创新的地位,同时白话文的初创性、实验性、不确定性、以及倡导者个人的偏好性,带来了白话文的不同变体,例如:汉化白话文、欧化白话文、汉化一欧化混合白话文等。因此,翻译用语最终表现出来的形态是译者从各自对白话文的个人理解出发而产生的游离于“欧化”和“汉化”连续统之间的混杂的、形态各异的白话文。刘半农在译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语词汇,使得译诗语言常常表现为口语体和会话体,这显然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因为白话诗本身还处于初创时期,偏重口语体的白话译诗更是带来新奇的效果。

直译的翻译观

采用直译的手法引入西方的‘形式因子”,以前对国外文学的翻译主要以意译为主,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可以随意删减原作的章节随着部分学者在接受国外教育后开始注重翻译作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即开始提倡直译这便形成了。

直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译文的句式更加地简洁,能够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这些带有文化特色的词句直译后出现在译文中,势必会给译文带来一中“新奇感”,也就是本文中一直强调的陌生化美感。文化是需要交融的,在文化不断的交融下,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都在提高,所以这种直译的陌生化表达,不会成为译文读者阅读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阅读享受。刘半农提倡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他在《关于诗的一点意见》中说:“我们的基本方法,自然是直译。因是直译,所以我们不但要译出它的意思,还要尽力的把原文中语言的方法保留着;又因直译并不就是字译,所以一方面还要顾着译文中能否文从字顺,能否合于语言的自然。”刘半农对翻译文字,并不只是讲究能表达意义,还十分重视文字的艺术和其中包含的感情,使译文格外生动,为读者所欣赏。

文学翻译陌生化的运用不仅仅是直译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的简单问题,而是怎样发挥译者主体性、运用陌生化手段进行艺术再创造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在保证翻译的忠实性和目的语文本整体和谐性前提下,达到选材和修辞的艺术新奇性,谋求再现文本的文学性,即保存源语文本的鲜活性和陌生性,摆脱失去新鲜感和陌生感的陈词滥调。或许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的诗学目的。但无论怎样,其终极目的是追求文学的新奇性。因此,翻译文学具有陌生化特征,译者的翻译可以具有陌生化取向。刘半农所译的诗作,内容大多健康积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一定的进步意义,并能结合对原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的评价,让读者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他的翻译力求忠实于原作,从他在《马赛曲》、《缝衣曲》译诗之后所加的注释中,可以看出他在翻译过程中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较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境、风貌。

结 语

刘半农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较好的诠释了陌生化翻译理论。在诗歌的语言上,民歌口語化的特点帮助诗人实现了诗歌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在诗歌韵律上,民歌自由的音节打破了古典诗歌旧韵,重创了新韵;在诗歌体式上,诗人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散文诗、无韵诗上的尝试实现了“增多诗体”的设想,拓宽了新诗的创作体例。

【参考文献】

[1] 鲍晶.刘半农传略·刘半农生平年表[M].刘丰农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2]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J].新青年,1917,3(5).

[3] 陈琳,张春柏.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J]. 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6 (6): 91-99.

[4] 刘半农.关于译诗的一点意见[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

猜你喜欢
直译诗体白话文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试谈诗体分类被忽视的新体诗
“兼剂”与“正变”——明人论诗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