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2017-08-23 23:18陈立娟
东方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数学

陈立娟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的发展趋势。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 “以人为本”,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

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黄金分割到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情境之中,它必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与人的直觉相反的数学问题,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講黄金分割时可以介绍生活中用的纸为黄金长方形,这样的长方形让人看起来舒服顺眼。报幕员报幕时最好站在舞台上接近0.618的地方。如果人的肚脐位于人体的0.618处,人体看起来越匀称。在绘画中, 人们发现长宽之比为1:0.618的矩形很协调,于是这种比例被严格的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画作中。“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芬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中达·芬奇将人体结构的黄金比例运用于人物绘画,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使它成为一幅传世名作。看看这张图,也许我们会明白一点为啥蒙娜丽莎会如此迷人和神秘。完美的黄金分割。

(二)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住。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学的非常轻松,减轻负担,跳出题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心理规律,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但由于小学直观模仿习惯的干扰,使众多学生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并教会他们阅读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及时检查预习情况,防止学生阅读不认真、走过场的现象发生。2、笔记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生必须重视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把课本中最精华的东西和听课中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随意性强,做笔记可使学生约束精力分散,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组织笔记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保证。3、质疑习惯 不肯或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探究、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理念,倡导学生,“敢想”,“敢问”。对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奖励,努力创造堵养学生质疑习惯,发展更高层次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最佳氛围。4、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交流讨论,就是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往往能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交流讨论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例题习题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先分组进行讨论、领悟其中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向,然后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然后用严密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③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祟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2]朱德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 人数网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