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东高职教育在岭南文化背景下的思考

2017-08-24 07:57彭华
关键词:岭南文化高职教育广东

彭华

【摘 要】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兼容精神,以及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广东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的结合,使广东高职教育在构建文化大省过程中魅力无穷。广东高职教育发扬开放兼容、开拓务实、敢为天下的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骄人成绩。

【Abstract】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e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is the pioneering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and good at absorbing foreign culture open and compatible spirit, and pragmatic spirit of statecraft.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Guangd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l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kes Guangdo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tractiv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big cultural province. Guangdo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ries forward the spirit of openness, compatibility, development, pragmatism and the spirit of being brave, and has achieved great achievements through leaps and bounds.

【关键词】高职教育;广东 ;岭南文化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uangdong; Lingna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65-02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区域文化是生长于此地的人类为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而创造的生活方式之总和,对于本区域的人来说,文化也是他们从祖辈的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相应的行为方式[2]。文化是多样的,文化存在的三个基本样式为民族性、时代性和区域性。就民族性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分子,是中原文化在岭南的延伸。以时代性来说,岭南文化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等时段,是近代岭南文化最具瞩目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以区域性来说,岭南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南方山河海文化。

2 广东高职教育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梁启超曾说过:“竞争者进化之母也,战事者文明之媒也。” 他从西方理论和经验中吸取“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的思想,代表了岭南知识界打破传统的勇气。从古至今,每个时期进入岭南的移民们,为了寻求新的活路,就必须抛弃依赖思想,自立自强,敢于拼搏,因此竞争意识空前强烈。

广东地区的教育及文化氛围自古受岭南文化的深刻影响,各高校氛围也带有其独特的岭南气质,广东地区的高校数量历来居全国前列,其中的高职教育近年来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广东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有85所,在校生人数已超百万。其中,有11所高职院校被列入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5所高职院校被列入“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6年全日制专科毕业生人数达到26.1万人,其初次就业率为98.1%,明显高于本科和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可以说广东的高职教育已从边缘教育逐渐进入了主流教育的行列,已经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又公布了《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实施方案》,其中规划高职院校五年内要建设57个项目,到2020年,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愈加完善,计划培养一批在全国领先、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高职院校及品牌专业,形成独树一帜的 “广东模式”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是文化、思想、教育的摇篮,广东地区的学生敢想、敢做、敢闯、务实,带有典型的岭南区域性格。广东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中广东生源占大多数。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区域特质,发扬岭南文化的精神优势,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职业技能型人才,使广东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同时发挥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使之在广东教育史上留下色彩斑斓的一笔。

3 岭南文化的包容务实精神促进广东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近代岭南人在抵抗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时,理智地向对手学习先进科技和政治思想,对有益的东西不拘一格地兼收并蓄,是包容特质的典型体现。 创造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创造力对振兴中华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教育从类型上看是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從层次上看又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作为职业教育,它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培养人学会生存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

广东省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彰显办学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办学体制。目前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由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合作的校企组织,共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评价、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由此增强办学活力。在这些特殊的“教室”里,企业中的技术工作者、专家是相关专业的兼职老师,专业教师和学生团队一起又共同承接着相关的企业项目,他们同时也是企业项目的重要技术者。在这个“教室”里,企業和学校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学习的过程被授予了一种融入市场、融入社会的新意义。目前由广州市政府打造的广州教育城更是对职业教育的肯定,教育城坐标广州市增城区朱村和中新镇,规划总面积约20.20平方公里,目前主要包括二十四所职业学校及一处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规划显示,广州教育城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立足华南地区、辐射港澳,同时影响东南亚地区,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大型国际一流教育服务集聚区。教育城的建设与发展将给广东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正是由于岭南人民包容务实的创造能力,使高职教育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融合“精神、能力、技术”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中,以实现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增进个体幸福,推动社会发展。这将是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新课题。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教育厅就率先展开了与英国教育文化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在向国内多所优秀高职类院校学习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向其他国家学习并引进先进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先后与德国F+U、澳大利亚“TAFE”、美国半岛学院、加拿大圣力嘉学院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所教育机构以及院校合作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本人所在院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4月~5月,选派了不同院系的13位学子前往泰国博仁大学(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进行为期8天的游学活动。中泰游学项目是我校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举措,游学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为双方进一步发展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我校服务广东农垦“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培养支持,彰显了我校一流院校建设的国际化办学特色。目前在广东85所高职院校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四所,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一所,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正是由于岭南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广东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4 广东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在提升核心知识能力的强烈需求下,《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①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②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通过联合培养、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等方式,为毕业生继续深造和提升层次提供更多的机会。建设一流高职,打造一流专业已经成为不少高职院校“十三五”时期的建设目标。此次实施方案也提出,广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互联网+”、“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2025、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广东自贸区建设,高职院校要成为技术技能人才配置、产业新技术创新积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前沿主阵地。如本人所在院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一行6人在2017年6月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双方致力于通过加强教师、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教育、学术和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活动,扩展和深化合作项目,搭建区域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共享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具体成果,贯彻落实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总之,建设文化大省不仅需要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更需要创造文化和建设文化的各类人才。因此,我们要齐心协力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办学水平,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基础,以此构建文化创新之源,让广东的高职教育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N].南方网,2004(2).

【2】郭杰,左鹏军.岭南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高职教育广东
岭南文化名家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广东舆情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