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2017-08-25 04:23胡玉珊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胡玉珊

摘 要:在教育体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塑造正确的人格以及健康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途径。根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面对新的挑战以及要求,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的加强。怎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很多学生受到诈骗、绑架等实例屡见不鲜,因此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成为了大众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学会自我保护》的教学案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学会自我保护》;心理健康;教育

1引言

在电视媒体以及报纸之中,学生受到绑架、诈骗等事件屡见不鲜,怎样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让学生学会辨析危险、预防危险以及应对危险,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会自我保护》的教学案例出发,进行了课堂的相关设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实现三个目标的培养,具体如下文所示:

首先,应该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对一些安全知识,例如抗灾、防骗、防火以及防盗等,教会学生一些风险规避的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其次,应该实现情感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相关意识,对自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防护;面对危险时,学生可以具有勇敢、谨慎、冷静以及沉着的良好心理素质。

最后,应该实现能力目标的达成。若是面对风险,学生应该具备识别、预防以及应对的相关能力。

3教学的具体流程

首先,对环节进行导入:导入案例,对思维进行启发。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很多小学生被绑架、拐卖、失踪等事件,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对这些案例进行选取,在上课之前将其进行筛选并播放,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看,并留下问题:第一,通过观看短片,小学生容易受到什么样的侵害?都是如何发生的?第二,若果你是那个小学生,遇到短片中的问题,你会如何去做?第三,在生活之中是否遇到过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和经历?

其次,新课的讲授,此处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目标,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第一项环节:让学生进行教材的自主阅读,对要点进行掌握,具体为:首先,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自我保护,概念是什么;其次,学生对自我保护的几个方面进行认识;最后,学生应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第二项环节:引入情景教学,实现寓教于乐。教师应该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对“地震逃生”、“网友见面”、“电信诈骗”、“黑客缆车”这四个情景进行模拟,并对场景之中的对话做消声的后期处理,让学生以自身生活的经验进行视频的理解,展开充分的想象,对视频中的人物进行人工配音。

接着,进行课后的拓展:此处运用任务驱动法,对课堂知识展开延伸,在课堂和生活之中搭建起一个桥梁:比如,让学生进行表演。基于“自我保护”的主题,自己编、自己导、自己演一个小片段,在自身碰到有危险的情况之下,怎样进行预防或者展开自救。还应该布置给学生调研题,让学生通过电脑、电视或者是报纸进行调研,得到结果之后展开一定的分析,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自我保护”的深层含义。

最后,教学设计的分析。上述为本文立足于学生实际,并结合教学的经验,对《学会自我保护》这门课程进行设计。根据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表现很积极,与预期效果比较接近,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改进以及反思,因此,本文对教学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提供几点思考。

4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課前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还应该将效率进行提高。经过教学设计,发现“课前预习”被忽视,造成学生不能对这门知识产生一个心理预设,不能很好的进行知识的储备,导致教学的效率降低。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之中布置“自主阅读”,这样可以给其他环节留下更多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次,没有清晰的对角色进行定位,还应该改进课堂的教学管理。在教学之中,教师为了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完全的将主动权留给了学生,因此,在课堂之中存在了一定的混乱,还需要改进课堂的管理。比如,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讨论时间进行严格的讨论,避免一些小组不积极讨论,发生散漫、拖沓的问题。

5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觉得学生还是具有较强的动机性和自律性,因此教师只需要对教学容量进行扩充,认为只需要将教学速度提高,就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这是对教学理念和改革理念有所违反的。所以,在设置《学会自我保护》这门课程时,本文立足于学生的爱好、兴趣,借助于“小组讨论”、“视频配音”以及“案例导入”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中,和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更为踊跃、积极的进行课堂观察的参与,自主的进行讨论和学习,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立足于学生本身,倡导以人为本。在教学改革理念之中,以人为本是核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环节展开的原则。根据教学的设计以及实际效果来看,本文认为“以人为本”还是需要进行坚持,将学生放在中心,以此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成为实践、讨论、学习和思考的核心。比如,开展导入环节的时候,使用提问环节和案例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老师,认真思考;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充分阅读,可以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解读,明白教学的重点;进行课堂的讨论之时,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踊跃的发言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学生主体的地位进行了体现。

最后,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真正的价值观,使用规范、合法的准则进行行为的约束,根据合理的行事方法进行学生的指导,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生活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将实际案例融入课堂之中;借助于“课后拓展”的这个环节,让课堂走入生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学。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学会自我保护》的教学设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展开了探索。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人们就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以及改进,营造更为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萌,李璐璐.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案例分析——以G市S生为例[J].现代交际,2017(11).

[2]林雪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6):91-92.

[3]杨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一则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J].科教文汇,2017(7):140-141.

[4]王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实效性分析——以峥嵘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17(11).

[5]丁楠.基于情绪聚焦疗法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