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现状及思考

2017-08-25 17:34刘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

刘茹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内涵定义、资格认证、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双师型”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反思,从而指出“双师型”教师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 研究现状及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资格标准,改革教师资格和编制制度,改革职业院校用人制度,完善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等要求,对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相关文献分析

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相关文献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从而有助于我们更深一步地揭示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研究现状与特征。

1.“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相关研究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研究“双师型”教师的逻辑起点,随着“双师型”教师研究的逐步系统深入,“双师型”教师内涵界定将逐步走向统一。肖凤翔、张弛把“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习者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1]。曹晔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内涵已由传统的“一元化”师资走向了“二元化”师资,并且“二元化”师资仍是一种过渡形式,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度[2]。吴全全提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助推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及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跨界的能力或素质的综合[3]。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多元探索,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众多学者通过对传统的解释、重要文件和政府的相关指示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双师型”应具备的内涵,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解释。笔者认为应区别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制定更加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2.“雙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及认定标准的相关研究

由于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的不统一,所以对于“双师型”教师本质标准认定办法表述也不尽相同。有些学者通过对有关部门的认证标准梳理,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院校标准进行分析。有些学者在对“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标准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为基本标准,第二为专业划分的工科技术应用型和管理服务型标准,第三为职称体系划分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标准[4]。有些学者通过对传统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从中提取有益的部分,在吸取其中有益于“双师型”资格认证的相关标准要求,从而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专业标准的重新建构[5]。有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确定了二级评价标准,即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详细划分。同时,对于“双师型”教师评价方法也做出了分析,并建立评价模型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方法[6]。总之,在制定相关认定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四点要求:即教师资格以及职称的要求,专业实践技能和资历标准,教学能力的要求,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些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在新的历史情形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如何对职业教师培养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是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发现,近年来,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教师队伍中关于师资培训的研究以及针对“双师型”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1)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对策研究。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文章数量很多,但多以某一区域、某一学校的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为例,限定研究对象范围。如学者在对天津中、高职院校的调查中指出 “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都有所提高、优化,但仍存在院校“双师型”教师分布不均衡、政策执行有偏差的问题,并在政策、制度、实践层面提出对策[7]。也有学者分别从建设目标、师资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8]。“双师型”教师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主流,因此提出“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及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9],这些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国别研究。有学者在对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指出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应将数学、读写、科学等学术内容融合到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中,以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10]。二是横向国际研究,即包括国际“双师型”教师建设特征、国家“双师型”教师发展趋势等。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国际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建立合理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职前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基本课题及其对我国职教师资建设的经验启示[11]。有学者从国际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中提出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重视职教师资的专业实践能力,对生源质量高要求,拥有完善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放式、分阶段地培养职业教育师资,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等特征[12]。这些研究成果开阔了相关研究视野,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endprint

二、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大量文本资料,但依然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1.研究层次述评。纵观已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理论界对“双师型”职教师资研究较为重视,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研究论著相对较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相关的文献多数发表在普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在 CSSCI 期刊上的文章数量较少,期刊级别高低代表文章质量水平,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水平、研究质量依然有待提高;以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为题材的硕士论文数量居多,以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为题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相对较少,选择将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生很少,研究系统性有待提升;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相关的研究群体还是研究成果,都相对多且杂,人人可研究,人人写文章,但获得社会认可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且成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意性,造成了一定的“研究乱象”。

2.研究内容述评。研究内容是否全面、深入直接反映对象的研究水平和质量。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内容按照区域可划分为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国内对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较少,研究内容零散、不成体系。而我国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论文大多数以“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某个点为题开展研究,综合、全面性地研究“双师型”教师的文章较少;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研究具有局限性,局限于内涵、问题、对策等方面,有研究内容同质化的倾向,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如从哲学视角、经济学视角、法理视角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文章较少;虽然众多学者对各方面问题进行了长时间详细的研究,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合适、确切的结论,例如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研究时间较长,却一直沒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不利于下一步研究的进行。因此扩宽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内容的研究范围,加深其研究深度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内容的重点。

3.研究方法述评。研究方法使用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反应研究者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一个时代相关问题的整体研究水准。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混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比较简单。教育研究方法种类相对也较丰富,除上述研究方法外还有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预测研究、现象研究法等。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等都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微信公众号、贴吧等快捷便利的“微工具”也应该成为研究者可利用的重要研究工具,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未来阶段的研究,可尝试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开拓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提高研究质量,提升研究层次,真正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15):69。

[2]曹晔.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7 (10A):22 -24。

[3]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量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1):212。

[4]黄斌,毛青松.“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0):41。

[5]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 (26):45。

[6]李娟,肖志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 (5):75 -76.

[7]孙翠香,吴炳岳,张元.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策略--基于天津市41所中、高职院校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23-25.

[8]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0):73-75.

[9]张长谦.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81-83.

[10]游柱然,胡英姿.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规范与新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13(2):102-106.

[11]石伟平,匡瑛.比较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8-203.

[12]苏春辉,陈衍,颜炳乾.国际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与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80-8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