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北国碧玉展新颜

2017-08-26 08:11蒋丽娜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敖鲁民族乡古雅

蒋丽娜

在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居住着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 42 个民族。70年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以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炙热情怀,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民族团结和谐之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呼伦贝尔牢牢把握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积极改善民族地区民生,有效传承和传播厚重的草原文化及北方游牧文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呼伦贝尔这块“北国碧玉”不断焕发出新光彩。

“过去走在村里是‘晴天一身土,雨后半月泥,生活是吃饭、劳动、睡觉三部曲。如今,生活讲质量,吃饭讲健康,穿着讲时尚,休闲娱乐有去处;家家用上自来水,看上有线电视,随时宽带能上网,开着私家车出门已不是新鲜事儿。”说起今天的好日子,莫旗西瓦尔图镇小库木尔村敖成福老人深有感触。而这一切,正是莫旗少数民族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从危草房搬进砖瓦房,并不只发生在小库木尔村。从岭南到岭北,从牧区到乡村,到处都有新变化。“十二五”以来,呼伦贝尔市累计投入215亿元,全面推进新农牧林区建设,使农村牧区、林区垦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增公路里程3784公里,市域内嘎查村全部都通了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21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也为经济发展铺好了道路,其中旅游业的发展一马当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呼伦贝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大好机遇,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既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来,也积极开展跨境交流,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同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积极打造规划完善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文化繁荣工程、区域合作、跨境发展等十大工程,使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53.6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27.7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45117万美元,呼伦贝尔正在奋力向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迈进。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对生活变化的感受更深。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2003年,居住在原始大森林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才放下猎枪,搬离了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住进了亮堂的仿北欧阁楼式鄂温克民居,过上了现代化生活。现在,他们饲养驯鹿、开展家庭旅游,为世人展示着独一无二、精彩绝伦的“使鹿部落”民俗文化。这样的生活方式使猎民们获益良多,也让根植于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呼伦贝尔旅游招牌大放异彩。

“旅游+”已成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2016年以来,呼伦贝尔以《呼伦贝尔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呼伦贝尔市旅游特色小镇规划》为指导,重点打造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室韦苏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鄂温克旗锡尼河苏木,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莫旗腾克镇等10个特色旅游村镇;以“美丽乡村”扶贫重点村为基础,引导有条件的村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旅游富民工程。如今,一户户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庭旅游已在呼伦贝尔“遍地开花”,旅游发展已为精准扶贫趟出一条新路子。

看今朝,呼伦贝尔美丽的画卷上展现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美好画面;展未来,处在中俄蒙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的呼伦贝尔,将发扬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光荣传统,阔步向前,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吕亚娟)

猜你喜欢
敖鲁民族乡古雅
行走(外一首)
我的敖鲁古雅(外一首)
古雅意韵华安玉
古雅之物 清冷之味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
时光雕刻的古雅之美
民族乡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完善民族乡法律法规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