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鲁

  • 故乡(组诗)
    久好久我仍会梦见敖鲁古雅的夜空凝望那几颗星星仿佛母亲坐在白桦树下那么柔情我看见最亮的星星落进撮罗子那是母亲给我的一个闪烁夜空她说,回来吧山林纯净我张开双臂满含热泪紧紧抱住夜空向往森林渴望森林接纳我像对待祖先那样相互依存,形影不离我一直呼唤她的记忆用驯鹿和苔藓缩短生命间隙在我和那片天空之间,遥不可及常常放飞梦的羽翼,像鹰一样盘旋于古老和现实的枝桠间昼夜,将绿色囤积直至冬天逃离。提醒自己伸开双臂,让意念沿着血脉偾张敖鲁古雅河无数次回想那神话般的传说汩汩流淌的源

    骏马 2023年1期2023-05-30

  • 中国和俄罗斯鄂温克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 以舞台剧《敖鲁古雅》为例
    以鄂温克舞台剧《敖鲁古雅》为蓝本,通过剧中所体现的鄂温克音乐艺术、舞蹈艺术、萨满艺术和服饰艺术等多方面,来窥探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鄂温克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同时还对鄂温克艺术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及审美心理进行阐释。一、舞台剧《敖鲁古雅》简介舞台剧《敖鲁古雅》是一部以中国鄂温克族使鹿部落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原生态舞台剧。全剧以感恩、和谐为主题。故事根据使鹿鄂温克族精神领袖玛利亚·索老人年轻时的真实经历和具有虚构情节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成。全剧以鄂温克少女艾雅玛与青

    音乐生活 2022年11期2023-01-29

  • 乡村振兴视域下敖鲁古雅特色村寨建设研究
    村寨保护与发展。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部落具有独特的“使鹿”民族特色和丰富的鄂温克民族文化内涵。2014 年敖鲁古雅乡敖鲁古雅村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弱势、生产方式落后,极易被其他民族同化。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生态环境脆弱,村寨宜居程度较差,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受限,导致特色村寨的“特色”不断消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少数民族地区要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和各方面的优势,探索适合本民族和本地区发展的乡村

    山西农经 2022年3期2022-12-02

  • 鄂温克族音乐研究现状
    (一)舞台剧中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是鄂温克现存人数最少的部落,他们的文化已经处于失传的边缘,而舞台剧《敖鲁古雅》正是出于保护该文化的目的而创作的。修一的《舞台剧〈敖鲁古雅〉背后的鄂温克民族文化意蕴》一文中介绍了《敖鲁古雅》的创作背景和大致剧情,解读了其服饰道具,分析了该剧所蕴含的鄂温克族精神世界和鄂温克文化。这篇文章仅仅从舞台剧的角度出发,对于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研究并不深入。而同样以《敖鲁古雅》这部作品来解读使鹿鄂温克文化的《守住那远古而神秘的部落—

    戏剧之家 2022年14期2022-11-13

  • 中国最后女酋长的传奇人生
    。她的一生成为了敖鲁古雅的传奇。2022 年8 月20 日凌晨,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在内蒙古根河市去世,享年101岁。玛利亚·索一辈子生活在山林里,带领族群在森林中随着驯鹿迁徙,默默承担起保护驯鹿和森林的责任。“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山林里与驯鹿为伴,带领着使鹿鄂温克族从原始社会步入今天的幸福生活。”玛丽亚·索的女儿得克沙·何如是说。擅长打猎和管理族群玛丽亚·索生于1921 年,鄂温克族,毕生和她的族人生活在位于环北极地区泰加林带最南端的山林中。她是茅盾文

    新传奇 2022年35期2022-09-20

  • “中国最后一个女酋长”离世
    ,又从奇乾乡搬到敖鲁古雅河畔,成立了敖鲁古雅猎民乡。前几次的搬迁,都没有让猎民们完全地离开森林,这次却格外不同,他们需要完全放弃在敖鲁古雅的游猎生活,从大兴安岭腹地,搬迁至位于根河市郊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新址。尽管保留了“敖鲁古雅”的名字,但这里没有森林,也找不到烧火的木材。那一年的问卷调查时,全乡232名鄂温克人,其他人都按下了同意下山的手印,只有玛丽亚·索投了唯一的一张弃权票。82岁的玛丽亚·索拒绝下山:“我在那儿的房子待过几天,那房子的暖气一点也不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0期2022-05-30

  • 走进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采访拍摄。  大兴安岭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使鹿鄂温克人依靠狩猎和饲养驯鹿,过着自给自足的山林生活。吃兽肉、穿兽皮,在密林中住着传统的“撮罗子”,由此,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8月,首批使鹿鄂温克人和他们的驯鹿从大兴安岭腹地搬迁至位于根河市郊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新址。然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0期2022-03-21

  • 敖鲁古雅研学旅游:资源基础与制约因素
    116600)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下简称“敖乡”)发展研学旅游,主要是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在大自然中的学习机会,并利用敖乡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驯鹿文化,让孩子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能获得生态保护意识、野生动植物保护、认识多元文化、民族手工艺制作、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摄影摄像、文学写作等多方面的成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动植物旅游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差异性甚至唯一性的研学旅游产品。通过开展科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精准选择最适合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2期2021-12-25

  •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文化旅游研究
    10000)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概况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为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目前民族乡内建有列巴博物馆、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文化博物馆、鹿苑、太阳城、北欧风情民宿、森林文化研究所以及原始部落,是一个以敖鲁古雅鄂温克原生态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一)自然旅游资源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平均海拔为700-1100 米,其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以及林间草场为主,周围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森林中有野生植物3000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2021-11-26

  •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的保护与旅游结合探究
    后一个狩猎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族民世代以放牧与饲养驯鹿为生,由于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直到解放时也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习俗,造就了它丰富多彩的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1]。一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概述提起驯鹿,不得不提一个传奇人物,出生于1921年的敖鲁古雅的女酋长—玛利亚·索。身为中国最后一个部落酋长,这位老酋长带着她的族民,跨过了一个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2021-11-21

  •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研学旅游实施路径
    明教育的重要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下简称“敖乡”)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生态资源。其中前者包括有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而后者则包括驯鹿文化资源、桦树皮文化资源、狩猎文化资源等鄂温克民族文化资源[1]。一 敖鲁古雅研学旅游的可行性分析(一)研学旅游作为新时代旅游的新趋势自2013年以来,国内发布关于研学旅游的相关政策逐渐密集,见证了研学旅游从理论规划到逐步落地实践的全过程,为研学旅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大环境,也为研学旅游的发展起到

    当代旅游 2021年5期2021-11-21

  • 勤劳敲开幸福门:巾帼减贫脱贫故事
    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布冬霞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中国“驯鹿之乡”的鄂温克人,至今仍过着与驯鹿为伴的游猎生活。他们独特的民俗风情,使敖鲁古雅充满了古朴而神秘的色彩。随着当地交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批中外游客纷纷来到敖鲁古雅旅游,希望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赋予的原始生态文明和淳朴风土人情。根河市委市政府、敖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力倡导和帮助当地猎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开建旅游产品商店,发展民族家庭旅游。只有初中文化的布冬霞敏锐地捕捉到发展契

    全国新书目 2020年7期2020-12-29

  • 使鹿鄂温克人: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雅库特”,是中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据有关民间传说的推演,使鹿鄂温克人已有近三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使鹿鄂温克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的驯鹿文化,在寒温带地区的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且涵盖生产关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步入现代生活使鹿鄂温克人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12期2020-12-22

  • 行走(外一首)
    背上的民族秋天的敖鲁古雅在宁静中张开翅膀它从大兴安岭的深处呼唤我我的眼波却不能倒映出它的全部美色撒欢儿的驯鹿跑向我它是丛林的精灵落叶在它的脚下流过发出“叮当”的脆响好像一道晨光依偎进我的怀里鹿儿细软的脖颈贴着我的脸颊阻挡了秋风的湿凉阳光,使敖鲁古雅河绽放出了金色的麦浪我的灵魂随着“咚咚”的桦皮鼓点飞翔翻跃在水中的激情如同乘风破浪的帆船载着我向敖鲁古雅深处驶去敖鲁古雅人神秘的居所——撮罗子蕴含着祖辈们征战与迁徙的历史和一段段与大自然共同书写的故事敖鲁古雅老人

    骏马 2020年12期2020-11-19

  •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少的民族之一。“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

    人民画报 2020年7期2020-09-06

  • 敖鲁古雅小像
    边。森林的深处,敖鲁古雅散发着遗世独立的光芒。“最后的酋长”玛利亚·索老人说过:“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森林里,是中国唯一养驯鹿的民族,我们应该保护自己民族的东西。我们跟大自然非常亲近,过着自己的生活,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钱,大自然里什么都有。”林海浩瀚,禽鸟栖飞,走兽出没,这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根脉。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漫长的狩猎岁月里,凶悍勇猛的熊,是使鹿鄂温克崇拜的图腾。敬畏之心,是古老的生存智慧,也是大自然的法则。迁徙兴安岭之巅,是弥

    骏马 2020年4期2020-08-18

  • 写作故事
    上。有一次,我去敖鲁古雅鄂溫克采访使鹿部猎民巴拉杰依,她是柳芭和维佳的母亲。老人酒后平静地和我说,她曾经还有一个儿子,可十几岁就死去了。我问她怎么死的,老人定定地望着不远处黑幽幽的森林出神,好像那里正站着她的儿子,半天才说:因为他吹鹿哨吹得太好了,和真鹿一样,结果在林子里,被别的猎人当作雄鹿开枪打死了……我听后一时无语,一种震惊和难以言说的痛紧紧抓住了我,我想这是一首敖鲁古雅使鹿人的绝唱。从林区回来很久我都不能动笔,害怕把它写坏。直到我找到了一种像清雪般干

    文苑·经典美文 2020年7期2020-07-09

  • 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系统
    分索伦、通古斯和敖鲁古雅等三个方言,三者之间的语音、词汇具有较大差别。以往鄂温克语语音研究多数基于索伦方言语料,研究敖鲁古雅方言语音的论著较为罕见,且学者对鄂温克语音位系统的归纳观点不一。哈斯巴特尔指出,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有i、ɪ、æ、e、a、、u、o、、等短元音,iː、ɪː、æː、eː、aː、ː、uː、oː、ː、ː等长元音,以及ai、au、i、u、i、iu、ia、uæ等复合元音。其中a有 a、ɑ、æ等变体,有、i、e等变体,有i、等变体,u有u、、等变

    满语研究 2020年2期2020-03-29

  • 用音乐触碰历史 ——民族室内乐作品《敖鲁古雅》创作及艺术价值趋议
    民族室内乐作品《敖鲁古雅》是一部以少数民族鄂温克族音乐为魂的新创作品。这部作品对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挖掘民族室内乐新人新作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通过对《敖鲁古雅》作品的音乐分析,希望促使更多地音乐工作者去了解、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精华,丰富当代民族音乐的演奏和创作,实现各个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机融合,这对于当代民族音乐的创作、演奏和理解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敖鲁古雅》的音乐结构《敖鲁古雅》时长8分多钟,为单乐章的中小型室内乐作品,作品曾由沈阳音乐学院“八音

    乐器 2020年5期2020-02-21

  •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敖鲁古雅社区为例
    点。本研究选取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聚居社区作为田野观测点,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对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社区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切实性视角(一)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困境旅游人类学已成为旅游研究中重视理论研究且研究成果丰富的学科。然而,在特定议题与理论建构上仍有困境,尤其是研究范式无法回应来自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人类学家研究旅游,主要是在当地层面[1],未体现出对旅游体系的宏观分析。在微观上,也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探讨动机、决策、态度、满意以及受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8

  • 使鹿鄂温 克人: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雅库特”,是中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据有关民间传说的推演,使鹿鄂温克人已有近三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使鹿鄂温克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的驯鹿文化,在寒温带地区的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且涵盖生产关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步入现代生活使鹿鄂温克人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12期2020-01-15

  •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代表 ——鄂温克族萨满舞蹈
    产为主,而居住在敖鲁古雅的“雅库特”,意为“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萨满教一直作为敖鲁古雅的原始信仰,维系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特有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舞”蕴涵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基因。据考察统计,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萨满舞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2005年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在我国成立的“萨满舞”保护工作小组,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萨满舞”等非物质文化遗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2019-12-18

  • 敖鲁古雅(组诗)
    地 从此岸到彼岸敖鲁古雅走进大兴安岭深处看见敖鲁古雅我浮躁的耳目静了下来天地静默没有文字与路鄂温克人居住的撮罗子兽皮裸露。树木往横里生长洒脱自由了上千年每一片枝叶仍挂着稚拙的微笑。一声声鸟语诉不尽朦胧的欣悦那石溪的野菊花弄着日月盘旋。天空的蓝落在女人的头巾上。猎犬咬个不停在它眼里山巅挺拔的林梢擦着天空静静的贝尔茨密林河流雪亮忽见漂来白桦舟舟上无人。我惊喜 举步却成了幻影。女人吹起鹿哨鸟越过鸟的歌唱遁去。有一种叫天性的鹿哨女人吹起那有一对滴溜圆黑眸子的公鹿像

    扬子江 2019年6期2019-12-02

  • 敖鲁古雅(组诗)
    地 从此岸到彼岸敖鲁古雅走进大兴安岭深处看见敖鲁古雅我浮躁的耳目静了下来天地静默没有文字与路鄂温克人居住的撮罗子兽皮裸露。树木往横里生长洒脱自由了上千年每一片枝叶仍挂着稚拙的微笑。一声声鸟语诉不尽朦胧的欣悦那石溪的野菊花弄着日月盘旋。天空的蓝落在女人的头巾上。猎犬咬个不停在它眼里山巅挺拔的林梢擦着天空静静的贝尔茨密林河流雪亮忽见漂来白桦舟舟上无人。我惊喜 举步却成了幻影。女人吹起鹿哨鸟越过鸟的歌唱遁去。有一种叫天性的鹿哨女人吹起那有一对滴溜圆黑眸子的公鹿像

    扬子江诗刊 2019年6期2019-11-13

  • CX-4魂动冷极村一汽马自达CX-4秘境探索第四季
    村——根河,探秘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根河被称为中国的冷极,曾经以-58°的低温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开篇图上的这个巨型温度计,也是根河的地标性建筑。试想一下能把一行李箱的装备都裹在身上是什么感觉?打开机舱门,零下-20°的寒风猛烈地欢迎着你的到来,被冻住的鼻毛迫使你小心翼翼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我脑海里对于海拉尔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夏季,不仅是因为这里是避暑胜地,多半是因为牙克石的中汽研测试基地。枯燥乏味的测试总是与感性的旅行背道而驰,这次我们驾驶着CX-4

    汽车与运动 2019年12期2019-05-29

  • 最后的 Evenk!
    村庄,名为“根河敖鲁古雅”。这座不到三百人居住的村落就是中国唯一的使鹿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家园。他们与世隔绝、以狩鹿为生,在敖鲁古雅河与激流河交汇处游猎。如今,他们依存游猎方式而生的文明,渐渐消失……使鹿部落 Evenk! 倒计时“一段古老的传说正在消沉……鹿铃要在林中迷失,篝火舞仍然在飞转,桦皮船漂向了博物馆,那里有敖鲁古雅河沉寂的涛声……”——维仕《桦皮船飘进了博物馆》来自大山森林的鄂温克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我国目前的鄂温克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9年1期2019-05-14

  • 山林的回声
    露来时,你不知道敖鲁古雅已下过几场雪中国最北的冷极一层一层结霜很多冰封的天气你都看不到深秋,森林越来越苍凉季节带走的,不只是老去的时光记忆中的敖鲁古雅河多少人离开后不曾回望我在千里之外。点燃堆起的柈子垛冷的时候可以感受跳跃的火驯 鹿少有的温顺可爱让你无法不把它们当成朋友绿色森林里如一只迎风的舟它们的忠诚常常打动我高大鹿角 通天是鄂温克最神奇的力量其中一头七叉犄角的公鹿目光如炬  高昂着头太阳花把皮子揉了数遍  花蕊如温软的心  珠线穿过精选的兽毛  花瓣慢

    民族文学 2019年4期2019-04-26

  • “使鹿部落”的社保经办员
    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意思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鄂温克族敖鲁古雅部落最早游猎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他们以养鹿、驯鹿为生,并以鹿为交通工具,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2003年敖乡生态移民,整体从250公里以外的大山深处迁至根河市西郊。这里气候极寒,每年的供暖季长达9个月。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眼下已是滴水成冰。1991年12月出生的张晟彬,从小在敖乡长大, 2003年举族迁至根河西郊。张晟彬毕业于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1期2019-04-10

  •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看原始部落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建构
    塑造的魅力所在。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的分支,也是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中国的原始森林很多,可开发的景区自然也很多,如何体现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特色是其旅游地品牌形象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形象特点(一)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鄂温克”本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以及黑龙江省,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时仅剩30505人。按照分布地区、生产方式划分,鄂温克族人被分为“索伦”、“通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6期2019-03-28

  • 我的敖鲁古雅(外一首)
    萨仁(鄂温克族)敖鲁古雅我的故乡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从你的怀抱里走失于是我不停寻找归往你的方向如今我终于回到你的身旁不过我已两鬓尽染一路的风霜我的敖鲁古雅你依旧是那样的慈爱和广博可为何白桦的黑眸满含忧郁你曾强劲有力的两臂渐已弯曲枯瘦敖鲁古雅我的故乡你用温暖的怀抱迎接我这个曾经离经叛道流浪的孩子踏上雨后散开的金黄色松针我遇见你的驯鹿已在岔路等我许久我的敖鲁古雅我翻越层峦叠嶂终于回到你的身边驻足你苍青色绵软苔藓的那一刻我便决意从此不再离开你哪怕分秒别了,敖鲁古雅

    骏马 2019年1期2019-03-19

  • 更久远的根河
    安岭森林里游猎,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与驯鹿为伴,又被称为“鄂温克使鹿部落”。以上口口相传,没有细节的介绍如同人物简介,干瘪地如同被霜打了的山丁子。在我握住她的手的瞬间,一切改变了。生命的质介通过触摸而传递,干枯的手被岁月吸干了油脂,缺钾的原因,薄薄的一层皮肤锃亮,老年斑也赫赫发光。她只是握住我的手,一瞬間就撤走了,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和力量。但那力量中似乎透着一股怒气:握手的时候她并不看我,把头侧向一边,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一定是太多人带着好奇和观望的

    骏马 2019年1期2019-03-19

  • 根河,静静的山水人及其他(组诗)
    温暖了前行的方向敖鲁古雅人敖鲁古雅人是漫山遍野的树林风雪不断地雕琢之后腰杆儿依然挺立自豪既然活得像无拘无束的树就柔中带刚不乏岩石的劲道可在荆棘遍布的山林中敖鲁古雅人总是活出骄傲从不管雨多大雪多狂敖鲁古雅人见怪不怪只管走自己的路美好未来总是让他们不断奔跑撒一程鹿铃儿抑或小曲能勾画出祥云分外妖娆“517”停伐纪念地我在2015年3月31日那场姗姗来迟的雪花中失却了听惯半生的顺山倒歌唱那时天空高远而苍茫众鸟也恍若在头顶喧闹翅膀穿枝而过自由地飞翔我的目光游曳自然的

    骏马 2019年1期2019-03-19

  •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课的创新教学思路
    重要举措,本文以敖鲁古雅兽皮画的艺术欣赏课程为案例,期望通过此案例可以探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课的创新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创新教学思路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179-01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出来并且通过活态形式传承到现在的东西统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非常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2018-06-08

  • 探访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河市(县级市)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称。“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的音译,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曾经,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常年居住在密林深处,靠狩獵和饲养驯鹿生活。2003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才放下猎枪,从原始大森林搬到了山下的根河市西郊。驯鹿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亲密的生活伙伴,也是森林的招财宝贝。他们在饲养驯鹿的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家庭旅游。2017年7月12日,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带着驯鹿,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

    百姓生活 2018年3期2018-03-26

  • 《我家有明星》回味经典 民族歌手节目中展绝技
    里。■鄂温克族的敖鲁古雅舞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目前人口稀少,仅有200人左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为了保护敖鲁古雅的文化,著名歌手布仁巴雅尔组织了舞台剧《敖鲁古雅》,希望借此传播传承。8岁的小玉虎在《天才宝贝追梦春晚》的舞台上,表演了特别编排的敖鲁古雅舞,特色鲜明,让人感受到敖鲁古雅原生态风貌的奇妙魅力。■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藏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7年26期2018-02-27

  • 圣洁的敖鲁古雅
    ⊙刘兆明圣洁的敖鲁古雅⊙刘兆明敖鲁古雅,这个圣洁的地方,一直荡漾在我的心灵深处,像一位哲人成熟着我的思想,使我不能不惦记并用支离破碎的资料拼凑对她敬仰、追溯着她的历史、思考着她的现实。她如人类长河中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在诠释着一个哲理。结识敖鲁古雅是从一位诗人的组诗开始的,那是兴安岭的一个冬夜,几位诗友在烛光下宴请披一衣雪花而来的诗人成子。在诗情友情的笼罩下,他朗诵了他的诗作《奔腾抑或凝固的我的敖鲁古雅河》。于是,一种凝重的悲怆,一种寻祖的膂力借着桦皮船、鹿鸣

    北极光 2017年10期2017-11-22

  • 鄂温克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桦树皮文化探析
    3105)鄂温克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桦树皮文化探析石廷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鄂温克民族鄂温克人的桦树皮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精髓,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敖鲁古雅鄂温克桦树皮文化所面临的窘境,从桦树皮手工艺创新发展,桦树皮工艺艺术教育,提升手工艺美学意蕴,开展桦树皮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鄂温克;桦树皮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民族中最少、最神秘的一支,是中国唯一与驯鹿为伴的少数

    湖南包装 2017年1期2017-04-17

  • 驯鹿:从传统到现代——传统的发明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旅游
    ——传统的发明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旅游斯格尔(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海淀区 100081)生活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现今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将驯鹿文化传承延续至今的民族。饲养驯鹿不仅仅是他们发展经济与取得物质收入的手段,在驯鹿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驯鹿文化,更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精神象征。在2003年实现生态移民后,为适应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敖鲁古雅鄂温克乡通过对传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08

  • 我们任秋天一贫如洗
    水中央鞋却在岸上敖鲁古雅的雪燃烧的围巾醉酒的猎马在黄昏落日的碎夕中忧郁地沿额尔古纳河向东扬撒冽骨的呼吸笑嫣里冬目的雪开始临盆这时很安静,安静地孕育着古老的村庄,回忆着去秋的怅廖并在跌碎的骨节处增生出血红的嫩芽闪烁的星空留给清澈的眸子期待着敖鲁古雅的雪清唱数九后的歌谣当大雪纷扬而至雪国的琴音流淌在千山万壑河畔的村庄,袅娜的炊烟飘逝在远山的暮霭里倏然回首间,敖鲁古雅的雪覆盖了山林的渴望秋日湖水那波动的湖水深不可测的蓝在月光里成为野鸭的婚床清冷的夜晚没有情侣光顾

    海燕 2016年8期2016-11-25

  • 内蒙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说唱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辽市库伦旗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潮尔道文化生态保护区、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阿拉善盟阿左旗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文化生态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6期2016-07-02

  • 相信记忆如青山
    如青山艾平根河,敖鲁古雅,大兴安岭,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是文艺和友谊的远影。当我打开这部《根河文学作品选》书稿,它们于隐隐的墨香间脱颖而出,就像深夏的繁花,一朝都到眼前来。那一年我正好20岁,结识了一位来自大兴安岭深处的青年女画家,就是如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手工工艺制作传承人于黎。记得那是在一列穿行于大兴安岭群山之间的老式绿皮火车上,车厢里弥漫着来自于采伐小工队帐篷的独特烟味,窗外是森林覆盖的金河、阿龙山、满归……于黎很是谦虚,很是自豪地讲述着。谦虚

    草原 2015年12期2016-01-05

  • 试析创新发展呼伦贝尔草原音乐文化 ——以鄂温克部落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为例
    落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为例李 媛(呼伦贝尔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舞台剧是鄂温克民族部落最原始生活状态的呈现,为创新发展呼伦贝尔草原音乐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舞台剧《敖鲁古雅》为例,阐述了呼伦贝尔草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期能够促进呼伦贝尔草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呼伦贝尔草原;音乐文化;鄂温克部落;敖鲁古雅舞台剧《敖鲁古雅》将鄂温克族民俗文化进行了艺术加工整理,并且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了呼伦贝尔草原的音乐文化,向我们传递着来自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2015-12-04

  • 关于加快“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发展的调研报告
    孟松林呼伦贝尔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全区18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全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经济发展的亮点。近年来,在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立了发展民族经济、传承民族文化、改善猎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发展思路,在政策和资金上不断争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社会和谐,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历史与现状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5年1期2015-11-29

  • 守住那远古而神秘的部落 ——从《敖鲁古雅》中看敖鲁古雅
    的部落 ——从《敖鲁古雅》中看敖鲁古雅占 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鄂温克族分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个分支,“雅库特”鄂温克也就是使鹿鄂温克。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是中国唯一一支使鹿部落,因其位于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河畔而命名。这个部落有着古老而神秘的历史、传统与音乐,但却长期不为人所了解。一部《敖鲁古雅》舞台剧将这个神奇的部落美轮美奂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带给人们遐想与向往。鄂温克;敖鲁古雅;舞台剧;传统与音乐“我走过的乡村里你是最可爱呀 那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2015-11-28

  • 浅析舞台剧《敖鲁古雅》中的音乐
    古自治区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乡,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与驯鹿为伴,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就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汉语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个称呼反映了这个古老的民族与山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中国的今天,鄂温克族已成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雅库特分支的猎民,已成为我国最后的“使鹿部落”,只因他们在解放后仍是继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为生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2015-07-12

  • 敖鲁古雅鄂温克兽皮艺术的发展
    022350)论敖鲁古雅鄂温克兽皮艺术的发展宋仕华(内蒙古根河市文化馆,内蒙古 呼伦贝尔022350)原始的狩猎生产方式,决定了鄂温克民族以野兽皮肉作为主要衣食来源的生活条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祖先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狩猎生活中创造了皮毛工艺和装饰艺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狩猎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兽皮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着皮制品的制作技艺日臻成熟,装饰纹样越来越多样化,由传统的鹿纹、鹿角纹、蝴蝶纹、植物和几何纹样等单一的运用,逐步转向多种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2015-01-31

  • 你好,敖鲁古雅(外一篇)
    06年,《遥远的敖鲁古雅》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看到自己饰演的乡干部有些生涩的表演,不由得笑出来。这部再现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态移民前猎民生活情景的影片再次提高了敖鲁古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长城不能算真正去过北京。同样,来到“塞北西双版纳”林城根河,不去“驯鹿之乡”——敖鲁古雅走一走、看一看,也是件非常遗憾的事。2003年敖乡实施整体生态移民,鄂温克猎民牵着世代相伴的驯鹿走出深山,迎来民族发展的又一个明媚春天。为打造“敖鲁古雅风情,使鹿部落

    骏马 2014年4期2015-01-08

  • 诗意的蒙古大汉
    Gu Ya”:敖鲁古雅的最后一只鹿。“敖鲁古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西郊,这里居住着鄂温克族最远、最神秘的一个支系,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7年前,一部名为《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的纪录片,让这个神秘的部落进入大众视野。3年前,讲述敖鲁古雅乡人告别狩猎文化的纪录片《雨果的假期》,在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亚洲新浪潮单元最高奖项:“小川绅介奖”。而这三部纪录片背后,都有同一位掌镜人,他就是内蒙古大汉顾桃。11月9日,顾桃入围金马奖的纪录片《犴达罕

    新民周刊 2014年45期2014-11-27

  •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
    021306)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姜 莹 崔兰英(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306)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是生活在大兴安岭西北麓密林深处,以狩猎、使用和饲养驯鹿为生的少数民族群体,也是我国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本文以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的体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的体育特点,为使鹿鄂温克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提供参考。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一、引言鄂温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17

  • 浅谈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306)浅谈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 瑞 崔兰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306)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民族的传统体育是中国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鹿鄂温克族是鄂温克族的一支部落,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现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方法对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前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的敖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17

  • 镁光灯聚焦下的根河
    的“狩猎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有全国惟一的驯鹿饲养基地。森林游、民俗游、冰雪游、森工文化游,原始、神秘、自然,风味独特,魅力无穷。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迷人的地方,过去却鲜为人知,它是最近两年来靠地方外宣干部和各路媒体记者不遗余力、通力合作,用镁光灯和他们的笔向全国、全世界传播出来的——编者按。广借媒体展示根河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部,坐落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总面积20012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人,是大兴安岭北部商品物资主要集散地。过

    对外传播 2004年1期200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