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睡眠障碍用药现状分析

2017-08-28 01:36李会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苯二氮药房类药物

李会玲

(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我院睡眠障碍用药现状分析

李会玲

(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目的 研究我院睡眠障碍治疗的用药趋势。方法 选取2011年~2015年我院门诊药房收集的涉及睡眠障碍治疗的用药处方6510张,分析睡眠障碍用药的变化趋势。结果 苯二氮类药物在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主导地位正在日趋减弱。结论 苯二氮类药类药物仍是治疗睡眠障碍的主要用药。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药已被大众所接受。中药在睡眠障碍的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睡眠障碍治疗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

睡眠障碍[1]是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2015年6月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口有睡眠障碍。本文通过分析本院门诊药房2011年~2015年对涉及睡眠障碍的用药处方,以了解治疗睡眠障碍用药的变化趋势,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2015年我院门诊药房收集的涉及睡眠障碍治疗的用药处方6510张,对治疗睡眠障碍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睡眠障碍治疗的用药变化趋势。

2 结 果

2.1 睡眠障碍治疗用药情况

2011年至2015年,在我院门诊药房开具处方中,治疗睡眠障碍处方共计6510张,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各年治疗睡眠障碍处方数及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各年治疗睡眠障碍处方数及变化趋势

2.2 各类治疗睡眠障碍用药的趋势分析

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主要由以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为代表的巴比妥类;以阿普唑仑、地西泮、氯西冸等为代表的苯二氮类;以佐匹克隆、坦度螺酮、唑吡坦为代表的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以及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日趋成熟,以安神补脑液、酸枣仁胶囊等为主的中成药。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睡眠障碍的用药选择上,主要以苯二氮类为主。2011年至2015年期间,苯二氮类使用比例均在45%以上。巴比妥类药物使用甚少,使用比例不足1%。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及中成药的使用比例在逐年增加,至2015年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使用比例达40.16%,中成药的使用比例亦增加至14%左右。各类药物的使用比例情况见表1。

表1 各类治疗睡眠障碍药物使用比例情况(n,%)

3 讨 论

睡眠障碍的主要症状是临床症状有入睡困难、处于浅睡眠、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其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并诱发一些身心疾病[2]。调查结果显示,在我院进行睡眠障碍治疗的患者在逐年增加。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3]主要有:精神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年龄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前,巴比妥类药物最常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疾病。1950年苯二氮类药物问世以来,其与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相似,但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从而显著降低了耐受性、依赖性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逐步取代了巴比妥类药物在治疗睡眠障碍的应用[4]。目前巴比妥类药物已很少用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与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巴比妥类药物使用比例仅占不足1%”相一致。而苯二氮类药物在睡眠障碍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中药在睡眠障碍的治疗中应用逐步被人们接受,在我院的使用率达14%左右,呈稳定增长趋势,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不明确,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将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一个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泽民,王建女.睡眠障碍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与评价[J].医药导报2005,24(3):238-241.

[2] 施 明.长期失眠会诱发多种病症[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9月7日(010).

[3] 蒲 静,王 莹.失眠的原因分析及非药物治疗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897-898.

[4] 喻东山.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谱[J]医药导报,2010,29(1):70-74.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0

B

ISSN.2095-8242.2017.033.6474.02

猜你喜欢
苯二氮药房类药物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门诊100例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分析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