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渔火何处寻

2017-08-29 22:06张亚清
闽南风 2017年8期
关键词:渔火海面河里

张亚清

闽南地区流传一个传说:当年漳浦人蔡新进京赴考路过九龙岭,遇一卖汤圆的老人出一上对“九龙岭下日日冬至”要其应对。蔡新一时对不上,待他应考后重回家乡,看到六鳌海上夜间渔灯璀璨,才出现灵感对出“六鳌海上夜夜元宵”的下对。笔者对六鳌海上的渔火无幸神领,但对九龙江口早年的渔火,则是神领再三。

九龙江口海面是个天然的内海渔场,不但盛产包括银鱼、丁香鱼、凤尾鱼、比目鱼等各种内海鱼类和各种虾蟹,一些常年回游于外海的鲨鱼、鲂鳐也常到这里觅食。回游于近海的马鲛鱼、鲳鱼,亦常到这里繁殖后代。渔场随着季节的变化,形成各种旺发的渔讯。每逢春末夏初,又是海蜇发海的旺季,遍海都漂游着伞形的蜇花,垂手可捉,唾手可得。夏季退潮后的浅泥滩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小鲻鱼,犹如飞鱼落雨般“哗啦啦”地在水面上跳跃,景象迷人,蔚为壮观。

海有千种鱼,人有万般艺。拜渔业资源丰富之赐,引出渔民千奇百怪的捕捞方式。有定置网流捕,手抛网抛捕,流刺网刺捕,围鱼网围捕,还有用竹笼、网笼笼捕。除外,还有用无饵钩钩钓,用有饵钩单钩垂钓和延绳连钓,用饵包延绳诱钓。一些农民哥还用镰刀勾鱼和铁耙戳鱼等原始方法进行捕捞。有的渔人和农民还根据鱼蟹的生活规律,在海泥滩上寻找鱼蟹的藏洞挖掘捉捕,或选准季节守候在沙质海滩上,捕捉上滩交配的公鲎母鲎。

每逢捕捞时节,各种捕捞船在海面云集:有大船,也有小船;有尖头船,也有平头船;有划桨的,也有驶帆的;有常年漂泊水上的渔家捕捞船,也有利用农闲“下溪讨海”的农家副业船。仅笔者老家的渔村,捕捞船只最多时期达到500多条。九龙江口海面因此经常出现渔帆点点、桨声阵阵的迷人景观。每逢夜晚,各条船上纷纷点亮套有防风玻璃罩的“保家灯”,或照明定位,或照明捕捞,或照明食宿,经常在海面上形成“万舟灯火”的璀璨画面。笔者读书后每朗诵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和传说中蔡新“六鳌海上夜夜元宵”的对子,脑海中总会浮现当年九龙江口璀璨的渔火,久久不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九龙江口海面的渔火已逐渐稀落,直至“寥若星辰”。笔者老家渔村流有一条小河,早时河水清澈,经常在河里游泳,还经常捞到不少鱼虾。自从工业废水流入河里后,不但鱼虾不长,河里还常年发出一股遗臭。早年渔船出海常停泊在海门岛港湾。几年前“故地重游”,但见当年长满蠔贝和海苔的礁石,因海水污染竟秃起头全都变了颜色;当年海滩上的碎石间躲满螃蟹和小海螺,竟踪影全无。海滩上的红树林被海风吹得“哗啦啦”地响。这位被专家、学者称为净化海水的“清洁工”,好像不断摇着头在对我诉说:“海水污染这么严重,我这个‘清洁工再有神力也净化不了啦!”显然,九龙江口海面的漁火,是给污水给浇灭的!

九龙江口海面的渔火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海沧新区和连接漳厦跨海大桥璀璨的灯光。渔火是农业经济时期的产物,当它被工业经济时期的灯光所取代时,不禁催人发想:如果两种灯光能够交相辉映,那不知道有多好啊!endprint

猜你喜欢
渔火海面河里
海面床,轻轻摇
渔火像豆子撒遍海滩
江畔行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暗礁
为什么鱼在水中能呼吸?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ngqiaoyebo
河里的小伙伴
河里没有鱼王
月夜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