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化课评价方式,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

2017-08-30 06:31刘朝晖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课中等职业考核

刘朝晖

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文化课评价方式,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对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化课在中职学校的现状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師,自我感觉总是处于一种边缘地带。文化课在职业学校的地位既重要又尴尬,说重要是因为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这份文件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定位在提高个人素质、为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三个方面。2009年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大纲,第一次对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提出了考核与评价要求,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尴尬是因为在中职学校部分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把专业课学好就行了,文化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文化课难教,学生们厌学。为了参加各专业竞赛或集体活动,部分学生随意缺席文化课,甚至有个别学生整个学期都不在教室上课,临到期末考试时才匆忙回归。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重视,个别班主任也有类似想法,有些学校也削减文化课,导致部分文化课老师得过且过,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出乱子就万事大吉。虽然文化课在中职学校的地位不算重要,但是在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文化课的评价是一个缺之不可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文化课采用的是普通高中的一套标准,考核形式单一,通常都是老师出卷、学生答卷、评定分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

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弄清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又决定着教学方法和态度。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虽然与普通高中所学的部分学科一样,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相当普通高中文化水平,并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后备和技术后备力量”。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

1.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在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考取相应的专业证书。

2.社会适应能力

(1)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谋生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中职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生、立足,就要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按其规定去做,并将其作为长期的行为指南。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中职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3)人际交往能力: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生存于世,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中职学生要学会处理与同学、与老师、与家人、与朋友的各种关系,要学会展示自身的长处,处理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

(4)具备法制观念: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中职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明辨是非、黑白、善恶,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5)良好的身体素质: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中职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身体条件。

三、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100多项指标,而评卷方式只能评定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则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考出。怎样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1.要重视激励性评价

中职学生在众人眼里是中考的失败者,存在学习懒散、行为习惯差等不良习气,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更渴望被人赏识。

2.要重视过程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学生的课堂、作业等各项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3.要重视立体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综合性是要让学生学会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全面性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职学生;经常性,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最终的成绩。只有全方位的、立体性的评价才能最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全面水平。

四、文化课考核评价的具体措施

1.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课的考核可以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懒散为积极。

2.充分发挥文化课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作业是考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类型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作业,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可以是口头作业,也可以是书面作业;可以是学生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作业。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尽量不要用简单的分数或等次来评定,可以辅以鼓励性的、建议性的简短评语。以英语课为例,例1:要求学生用There be句型描述图片里的内容,有学生写到:There is a boat in the lake.笔者把in圈出来,在旁边注明:这是一艘潜水艇吗?学生在收到作业本时,看到这样的评语,一定会印象深刻,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比简单的打“×”效果更好。例2:学习餐厅点餐时,可以布置小组合作的作业,要求他们提前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西餐点餐的相关礼仪。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根据发言情况,选出完成情况最好的小组,教师再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这种作业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评价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

文化课的传统考核方式就是“一张试卷定成绩”,这种考试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不具有持续性。教师要切合学生学习和专业实际,重视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可以开卷考试、情景测验、实践操作、写小课题报告等。以语文课为例,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的教学要重视语文学习的内容,而不是语文学习的形式。对语文学科的考核评价如果仅仅是写一篇作文、做几篇阅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除试卷考试外,语文课的考核评价方法还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校园剧表演、小组辩论赛、演讲等方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全员参与,共促进步。这些考核内容还可以作为影像资料保存,隔一段时间后,再播出给学生看,学生就可以从他们稚嫩的表演中找出不足之处,如果再表演一次,肯定会效果更好。事实证明,这些评价方法,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实践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的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

总之,文化课教学的考核评价内容要适宜、方式要多样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快乐,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文化课中等职业考核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