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17-08-30 00:14魏红刘楠
青年时代 2017年2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魏红++刘楠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和物质财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保定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高校众多。因此,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革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开天辟地革命实践的伟大历史,所创造的红色文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本身具有重要而永恒的历史价值。当下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又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意识最活跃也最容易受影响的地方,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因为这些资源凝聚了诸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精神的指路灯,是理想家园的归宿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内容和丰富的源泉,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分布广泛,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持,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单纯说教,而红色旅游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门瞻仰革命圣地、重温革命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洗礼。

(三)红色文化资源能为大学生思相政治教育提供正确方向

首先,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使其感受和继承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其次,在树立理想信念方面,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党风、社会风气的基石,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当今社会要求创新型人才,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我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理论,也实现了思想的不断创新。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积极作用。第四、在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高校通过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及特点

(一)内容丰富品质高

保定拥有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点中的5处: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安新白洋淀景区、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拥有河北省“爱国教育基地”30处中的6处:蠡县三五纪念馆、保定直隶总督署、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安新白洋淀景区、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拥有河北省国家级第一批抗战纪念馆、设施、遗址名录6处中的2处:冉庄地道战遗址、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处。此外,保定曾是义和团最重要的活动区,是辛亥革命北方的发源地,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高阳县布里村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是中国早期革命家摇篮,这里曾培养了周恩来、李维汉、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一大批中国早期的革命家。保定也是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曾培养出众多的军事人才。另外,冉庄地道战是当前唯一保护较好的防御体系;阜平在土地革命期间建立了县苏维埃,被称为“华北的瑞金”;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是晋察冀边区的首府,被誉为“华北的延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是中央机关动迁西柏坡途中的停留地,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全国发出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因此,这里还是发出建立新中国动员令的地方。

数量众多的革命圣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素材和内容。

(二)分布广泛,开发价值大

保定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文明古城,这片沃土孕育了许多影响力深远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音乐家、民族英雄和农民运动领袖;它还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生城,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是新文化运动、二七大罢工、一二·九运动的重要响应地;是二师学潮、五里岗暴动、高蠡暴动的起源地,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阵地。所有这些,都充实和丰富了保定的红色文化资源。

保定“抗日战争”类的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高,随着《荷花淀》《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少年英雄王二小》等大量优秀作品的广泛传诵,使相关的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在海内外都声名鹊起。

保定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以市区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各方的红色文化资源都有自己的特点,又与本区内的其他自然或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例如北部的狼牙山山岳、东部的白洋淀湿地、南部的革命老区、中部的历史古迹等。这些分布为保定整合旅游资源,使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文物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较好地结合起来,打造资源互补、吸引力强的复合型红色旅游精品提供了优良的地理优势。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保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其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为保定经济、文化及各方面发展上新台阶提供了契机。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了京津冀三地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为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公平的機遇。

然而现阶段,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还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落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中,与京津两市对比,这些问题更显突出。其次,教育和公共文化资源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保定红色文化的开发和传承。第三,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目前还处于简单的观景状态,没有更好地展现其丰富的内涵,缺乏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

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保定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中国北方最早的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主阵地。保定也是著名的大学城,以2016年10月统计数字为例,在校大学生约25万,占主城区人口的9%。因此,要积极研究和开发保定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其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

一是通过校报、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红色文化资源图片展等,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二是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三是加强同有关媒体的合作,策划和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四是利用重大红色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相应的活动。五是举办全省乃至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学術研究与成果的交流合作,掀起红色文化教育的热潮。

(二)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可以在相关课程中结合地方党史的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利用视频、音乐、图片、诗歌等技术手段,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地域性。

(三)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设和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市区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阜平、易县、高阳、安新等地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共建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瞻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参观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思政老师可以结合参观内容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并对此进行交流、评比,对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四)组织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社会服务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践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各高校利用每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奔赴革命老区,学习革命传统,服务老区人民。把青年学生的献爱心活动、知识应用、帮贫扶困有机统一起来,这既是本科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服务革命老区的实践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推进青年学生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欣入,田瑞兰.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传承[J].保定学院学报,2016,29(3):40-44.

[2]赵龙雨.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3]孙孝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3):408.

[4]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名城,2014(4):33-42.

[5]郭洪生,张东洁,郭妍妍.红色文化在大学生赏培养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以河北保定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18-19,39.

[6]姚琳.弘扬保定红色文化 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N].保定日报,2013-3-23(1).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