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8-31 13:13李凌峰张志成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负性患病率患病

李凌峰,张志成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淄博 255100

高中生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凌峰,张志成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淄博 255100

目的 分析高中生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淄博第四中学436名在校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抑郁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检查出抑郁症100例,抑郁症患病率为 22.94%(100/436);高三抑郁症患病率 27.45%(56/204)高于高一 18.97%(44/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抑郁症患病率27.75%(58/209)高于男性18.50%(4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压力与抑郁程度相关性最高,重度抑郁占8.94%(39/436)。结论 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学习压力、考试失败为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且高三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高一学生,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预防抑郁症发生。

高中生;抑郁症;患病情况

抑郁症为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悲观、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为[1]。高中时期是青年成熟的关键阶段,高考带给学生较大心理压力,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近年来,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学习质量[2]。该研究对高中在校436名高中生抑郁症患病情况实施调查,旨在分析其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2017年3—4月选择淄博第四中学436名在校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高一、高三年级共10个班,男性227名,女性209名,其中高一男性120名,女性112名,高三男性107名,女性97名,年龄 16~19 岁,平均(17.5±0.6)岁,学生均自愿参与该研究,且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协会批准。

1.2 调查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在校高中生进行专业测评,症状分4级,测评后检查确保无漏项,收回分析评定。该次调查选取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9项,包括人际关系、考试失败、健康状态、经济困难、学习压力、家庭失和、受到批评、睡眠时间、情感障碍。影响程度分为0级,无影响;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抑郁症检出标准为SDS评分大于或等于41分。调查过程经教师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现场调查,学生独立填写问卷,完成后即收回。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抑郁症患病率;②分析负性因素对抑郁程度的影响。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年级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

该研究共检查出抑郁症100例,抑郁症患病率为22.94%(100/436);其中高三抑郁症患病率 27.45%(56/204)高于高一 18.97%(44/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不同年级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

2.2 比较不同性别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

女性抑郁症患病率27.75%(58/209)高于男性18.50%(4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2 比较不同性别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

2.3 负性因素影响抑郁发生程度

学习压力与抑郁程度相关性最高,重度抑郁占8.94%(39/436)。 详见表 3。

表3 负性因素影响抑郁发生程度[n(%)]

3 讨论

相关资料报道,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出现率达50%,而高中生占40%左右,严重影响高中生学习质量及日常生活[3]。该研究共检查出抑郁症100例,抑郁症患病率22.94%,高三占27.45%,说明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较高,抑郁症状明显。高中生面临人际关系、家庭失和、受到批评等因素,易产生较多负性情绪,尤其高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导致抑郁症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予其早期防治和心理疏导尤为重要[4-5]。

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考试失败、经济困难、睡眠时间、情感障碍等均可引发抑郁症,因此高中生抑郁症状发生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由多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所致。该研究结果显示,高三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高一,且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原因可能是高三学生多受学习压力、睡眠时间等因素影响,易产生较多负性情绪,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女性应对能力、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精神压力较大,易造成抑郁症。该研究结果中,学习压力与抑郁程度相关性最高,重度抑郁占8.94%,提示学习压力为导致高中生抑郁主要因素,考试失败使学生心理产生较大压力,易引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外,高中生受到批评或睡眠不足影响其心理状态,进而降低考试成绩,学校应针对以上症状适当开展健康指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减轻或消除高中生学习困难,融洽人际关系,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压力、考试失败、受到批评、睡眠不足等,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高三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高一。为减轻抑郁程度,应积极给予有效预防措施。

[1]王恒飞.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的表达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225-1226.

[2]刘晓宇,王君,郭缨,等.重点高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与学习成绩归因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655-1657.

[3]李玖玲,陈星,赵春华,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流行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3):295-298.

[4]潘彦玙,张小红.浅析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98-101.

[5]赵连俊,吴国兰,葛维,等.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6):635-638.

Analysis of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nfluence Factors

LI Ling-feng,ZHANG Zhi-cheng
Zibo Mental Health Center,Zibo,Shandong Province,2551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 436 cas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Zibo Fourth Schoo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nfluence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Results 100 depression cases were tested in this research a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was 22.94%(100/436),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pression of senile thre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enile one students,[27.45%(56/204) vs 18.97%(44/232)],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27.75%(58/209) vs 18.50%(42/22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learning pressure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depression degree and the severe depression accounted for 8.94%(39/436).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pression of senile students is higher,and the learning pressure and examination failure a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depression,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pression of senile thre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enile one students,and we should adopt th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Senile students;Depression;Prevalence

R7

A

1672-5654(2017)07(a)-0006-03

2017-05-1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06

李凌峰(1977-),女,山东淄博人,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负性患病率患病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