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2017-08-31 13:13肖金海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达标率精神科休克

肖金海

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吉林长春 130052

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肖金海

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吉林长春 13005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精神科收治的MECT初治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行健康教育路径法,对照组行常规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依从50例(98.04%),健康教育达标 44 例(86.27%)、满意 48 例(96.12%),并发症 l例(1.96%);对照组:依从 41 例(80.39%),健康教育达标21例(41.18%)、满意39例(76.47%),并发症14例(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路径;无抽搐电休克;临床应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在麻醉无意识状态下注入肌松药后进行的电休克治疗,具有适应范围广、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治疗过程无恐惧感等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标准方法[1]。MECT疗法一个疗程10~12次,因患者自身疾病知识的缺乏,易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加之治疗中产生的头痛、头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烦躁、乏力、嗜睡、记忆障碍等不适,部分患者及家属顾虑较多,治疗依从性不高。健康教育路径是针对患者不同诊疗阶段的特点,将教育细化至每天,实现有计划、有时间性、有目的的进行,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缓解治疗不适,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减低并发症[2]。该研究就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MECT初治患者102例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

选择该院精神科收治的MECT初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纳入标准[3]: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符合MECT适应证,且治疗次数≥6次;有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可完成量表与调查;排除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治疗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17~48岁,平均(27.5±7.89)岁;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35例,抑郁症8例,躁狂症8例。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16~51岁,平均(26.0±9.03)岁;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31例,抑郁症12例,躁狂症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

治疗组行健康教育路径教育。(1)路径实施小组:由麻醉科、脑科医生,脑科、治疗室护士及护士长组成。(2)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患者本身疾病特点及MECT不同治疗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求设计。MECT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如下:①治疗前1 d:通过一对一评估讲解、成功案例展示、参观治疗场地等方式评估患者情况及对治疗的认知;讲解治疗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心理疏导。②首次治疗:通过现场讲解方式介绍治疗环境、治疗过程;加强沟通,解答疑问;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及潜在并发症的应对措施。③2~3次治疗后:通过现场指导方式讲解各种不适症状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坚持治疗的重要性。④4~6次治疗后:通过个别指导方式告知认知功能障碍是短暂的、可逆的,1周后可恢复;心理疏导。⑤7次至治疗结束:通过集中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讲解坚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措施;如何预防疾病的复发,如何面对家庭、学习、生活等。(3)学习健康教育路径工作方法:组织MECT治疗室护士学习实施方法。(4)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填写评估表,并按路径所列进行健康教育,因精神疾病患者接受能力差,要反复执行评估一教育一评价的过程,直至患者及家属掌握。护士长定期点评,提出评价及修改意见。

1.3 评价方法

①治疗依从性。由培训主管护师在每次治疗前进行,完全依从:自觉配合,主动完成;部分依从:部分配合,督促后配合;不依从:拒绝配合,未完成。②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自制问卷,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问卷包括7项目共22个问题。掌握:复述健康教育内容90%以上;基本掌握:50%~89%;未掌握:50%以下。在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③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评分:满意3分、比较满意2分、1分为不满意1分,满意+比较满意统称满意。④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治疗组:完全依从76.47%,部分依从21.57%,不依从1.96%;对照组:完全依从17.65%,部分依从62.74%,不依从19.61%。治疗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MECT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健康教育达标44例(86.27%)、满意48例(96.12%),头晕头痛 l例(1.96%),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21例(41.18%)、满意 39例(76.47%),头晕头痛 7例、跌倒3例、呕吐2例、呼吸暂停2例共14例(27.4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4<0.05)。

3 讨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麻醉诱导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后注入肌松药后进行的电休克治疗,是目前临床精神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在MECT诊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就是要针对不同诊疗阶段的特点,诊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将教育内容细化至每天,实现有计划、有时间性、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式的诊疗,尽最大可能避免治疗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6]。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改善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恐慌心理,积极配合治疗,该研究中治疗组依从50例(98.04%),对照组依从41例(80.3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制定健康教育时间表,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实施系统性、动态、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该次健康教育路径内容齐全,操作性强,该研究中治疗组达标44例(86.27%),对照组达标21例(41.1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路径,在实施过程中,护士和患者都不再是单一的护理程序的执行者和接收者,护理人员通过关心、理解、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密切了护患关系,形成一种护理人员主动护理,患者主动参与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研究中治疗组满意48例(96.12%),对照组满意39例(76.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护理路径的实施,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了预期,掌握了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出现l例(1.96%)并发症患者,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MECT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惠红,徐清.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452-1454.

[2]刘秀娥,仇艳苗,杜红然,等.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86-1188.

[3]陶彩霞.健康教育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12-1314.

[4]樊增华.健康教育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2,15(2):12-14.

[5]陈阿巧,朱盛,曹智慧,等.健康教育路径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229-1230.

[6]唐一,罗捷,冉江峰,等.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101-102.

R473.74

A

1672-5654(2017)07(a)-0046-02

2017-04-06)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46

肖金海(1965-),男,吉林长春人,中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达标率精神科休克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