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从新父母出发探寻合作新模式

2017-08-31 04:12王智慧
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家校读书班级

遇见新教育

2015年7月19日,一个难忘的日子,朱永新老师应邀来我市举办了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会。上午朱老师演讲结束时,孙校长带着我,还有我这几年来在“家校合作”方面取得的一些所谓的“成果”,利用朱老师走下讲台的那几分钟,跟他做个简短的交流。没想到的是,朱老师马上说出一个号码,让我们跟下午讲座的蓝玫老师联系。中午,我们提前到会场,找到蓝玫老师时,她激动地说:“朱老师临走时专门给我电话,叮嘱我关注新沂有个做家校合作的王智慧!”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热血沸腾。冥冥中,我觉得自己有了方向。

非常荣幸的是,8月10日,学校又派我参加山东五莲为期6天的种子教师研训营活动。更令我激动的是,朱老师当着全国种子教师的面,点名表扬了我们新安小学的家校共建,对我本人取得的一点成绩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会场就给领导发短信,申请下来带一年级。我要探索出一个家校合作的模式来!

开启新征程

我用一年多时间,把新父母成功地卷入了教育,把他们带上了自觉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之路,形成了家校合作的1236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手抓起;三维卷入;六措并舉。

一个目标:让教育完整,让孩子幸福。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孩子行走的两条腿,哪一条腿出问题,孩子都不可能正常行走,即使勉强走起,也无幸福可言。学校教育规范多年,但是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父母的教育意识、理念、方式方法等都亟待引领。

如何引领父母走进教育呢?

两手抓起:一手抓教师,一手抓父母。

一,一手抓教师:打造专业魅力。

以专业的情怀做教师,教师应该卷一个漩涡,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和独特的旋转方式,将周围的一切(包括学生、父母、同事和所有的关注教育的人)都卷入其中。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把父母卷入其中,我们首先要具备指导他们成长的能力。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孩子的任何问题,我们不仅要能给父母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还要能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即从父母自身找出原因,并指导他们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孩子,最终把孩子的问题解决掉。

实践表明,一个班主任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征服了父母,你的一言一行就有了魅力。你的所有活动,都会得到父母的认可与支持。

当然,这需要教师读书、学习和成长。

我对家庭教育这块的学习和研究,有近十年了。我读了大量的书籍,做了8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所以父母的问题,我基本都能帮助指出并指导其改正。这为我把新父母卷入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一手抓父母:深度卷入教育。具体做法:三维卷入,六措并举。

(一)心向之,即卷入父母

的“心”。

好的开头,成功一半。每一个父母都对新班级新老师充满期待,所以我重点利用好开学的九月份,去抓父母的心。

1. 重文化打造,让父母心生美好。

抓好开学两个“一”:开学第一天和第一周。

第一天,重教师“爱”的形象打造:着装可心,态度暖心,突发事件的处理有爱心。

第一周:带领父母打造班级文化。利用开学一周时间,跟父母商讨班级文化,包括班名、班歌、班旗、班徽、学生口号、老师口号、父母口号、班级精神……这个过程,既向父母宣传了我的一些理念,也很好地阐释了我的班级文化。让父母对班级充满期待,充满自豪。

2. 重学情反馈,让父母心生

宽慰。

开学初,父母对于刚刚离开自己的孩子充满担忧:是否安全?是否认真听课?是否能按老师要求做事?等等。为了让父母放心,我每天随时随地向他们呈现孩子最棒的表现:课堂上坐姿、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升旗做操时候站队的样子,课间活动情况,还有写出来的作业,画出来的画……总之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一拍照,发在群里。父母们纷纷留言:能在家里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感觉很踏实,很开心。并感慨:这个老师真用心,真负责。

就这样,我用一个月时间就牢牢地抓住了父母的心。

(二)身往之,即卷入父母

的“身”。

1.重课程开发,让父母拥有

理由。

给父母一个恰当的理由,让其自然地走进教育。开设父母课程就是很好的办法。我班父母课程有:手工、讲故事、卫生知识、安全常识,等等,只要父母擅长的都可以走进班级,为孩子提供学校课堂学不到的东西。父母根据自己特长,自愿报名。这样,父母参与教育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2.重组织建设,让父母拥有

身份。

(1)组建家校合作委员会,保证活动有组织。

父母是教育者,不是观望者。只有参与活动,才能走进教育,进而了解教育,最终成长为教育的生力军。

我根据父母能力和意愿,确定五名委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中主任1人,负责班级活动的召集、研究和整体策划;生活委员1人,也是最辛苦最热心的一个人,负责班级生活常规的维护和孩子、父母矛盾的调解,比如班队看护、校服定制,班级缴费等,凡是父母能做的事情尽可能由父母分担;学习委员1人,负责家长会的组织和班级群的管理工作;宣传委员1人,负责班级活动的动员和班级宣传材料的制作工作;课程开发委员1人,充分挖掘父母资源,负责本班父母课程的开发,如故事爸爸妈妈;交通安全课程等。

招募父母志工,保障活动有落实。

每个委员手里都招募相应的父母志工,以保证父母参与班级管理的正常有序。

关于志工招募,要注意不能让父母感觉老师在偷懒,在使唤他们,而应该让他们带着一份骄傲走进班级。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

第一天我找父母来带路队,认为他们接到这个“新父母志工”挂牌一定会很开心。中午放学时,我把牌子发给上午表现最好的两个小男孩儿,告诉他们回家让爸爸或妈妈晚学时来班级接他们,顺便把我班路队带到指定接送点。孩子很高兴。下午上学时,一个小男孩很沮丧地把牌子递给我说:“老师,我爸爸上班,妈妈看门市,没时间来,我是爷爷接的。”因为我要求只许父母来,别人不可代替。面对这个牌子,我很快意识到,父母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立即在群里发布一个消息:“为了激励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每天会选出表现最好的两个孩子,放学时奖励他为班级举路队牌,当路队长,同时发给他一个‘新父母志工牌。邀请爸爸或妈妈来到班级接他一次!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次奖励,也是对辛苦培养他们的父母的一次奖励!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地激发了所有孩子表现好的愿望,我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这个信息一发出,父母们纷纷点赞。那个小男孩的妈妈立刻“小窗”给我:王老师,不好意思,我这就让孩子爸爸去!孩子爸爸呢,一边赶路,一边给我电话:王老师,我是不是晚了?我说不晚,我等着你。于是,他来到班级时,小男孩惊讶极了,我让小男孩把挂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爸爸挂上,爸爸拥抱了他。所有的孩子都羡慕极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孩子的父母愿意错过为我班带队的机会!

同样办法招募了其他志工。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化被动为主动。父母来为班级服务,没有埋怨,而是带着荣耀。二是密切了父母和老师的关系,促进了家校合作。他们亲眼目睹了老师的辛苦,理解了老师的付出。理解就会带来支持。同时,我不用刻意约见,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我就一对一地接见了全班85个孩子的父母,大致了解了他们的育子情况。同时告诉他们:孩子成功时,需要分享,作为父母永远不要缺席!

当卷入父母的身心以后,我的重点就是提升他们的育子能力,使他们快速成长。

(三)灵趋之,即卷入父母

的灵。

1.重学习引领,让父母快速成长。

引领父母成长的途径,一是培训,二是读书。

(1)广开渠道,给父母培训。

如何让父母转变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那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对父母进行

培训。

1)利用家校通,每天一封信。每天早晨,我都会根据孩子的一些表现和父母育子出现的一些问题,给父母发送一封信,传达一些家教理念和育子方法。朱老师的新父母晨诵给我不少启发和帮助。

2)利用Q群,每周一转播。萤火虫分站每周三都有一次讲座,我们都及时转播。现在该学习改为每晚学习童喜喜老师的公众号文章。

3)开设讲座,隔月一培训。后面结合读书交流会一起介绍。

(2)想方设法,让父母读书。

阅读家教书是父母成长的重要途径。

1)读什么?我根据孩子成长特点和父母成长需求,给全校父母推荐24本必读家教书,每学期两本。一二年级阅读书目:《朗读手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好做父亲》《拯救男孩》《拯救女孩》《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赏识你的孩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推荐理由:让孩子一入学,父母就明白读书之于孩子之于父母的重要性;提高母育和父育意识;因材施教;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赏识孩子,等等。

2)如何读?为了让父母扎实有效地阅读,我专门设计《父母学习笔记》和读后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摘录书中触动自己的语句,写一篇读后感。读书交流会前都要上交给我检查批阅。

3)组织读书会,两月一交流。与专题培训会合并召开。

截至目前,我班共组织十场交流会。除了第一场讲座《为人父母应有的三个基本理念》和第六场《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为独立培训会以外,其余均是结合读书交流内容而特制的主题讲座。

第一场,培训主题:《为人父

母应有的三个基本理念》:父母岗位不可替;教育子女莫等待;合格父母须学习。同时布置他们阅读《朗读手册》。

第二场,交流书目《朗读手

册》,培训主题《关于读书》,布置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第三场,交流书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培训主题《关于母亲教育》,布置阅读《好好做父亲》。

第四场,交流书目《好好做父亲》,培训主题《关于父亲教育》,布置阅读《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第五场,交流书目《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培训主题《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布置阅读《赏识你的孩子》。

第六场,培训主题《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让父母明白: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跟学习一样

重要。

第七场,交流书目《赏识你的孩子》,培训主题《如何赏识你的孩子》。布置阅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第八场,交流书目《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培训主题《如何有效沟通》,布置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第九场,交流书目《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培训主题《如何引导孩子写日记》,布置阅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第十场,交流书目《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主题培训《培养好习惯》,布置阅读《正面管教》。

关于参与人员,第二场要求孩子和父母同时参与,目的让孩子起到监督作用。孩子看到别人父母发言,回家会督促父母读书,争取下次发言;孩子听到别人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回家也会邀请父母给自己读故事。第三场要求母亲必须参与,第四场,要求父亲必须参与,其他场谁看书谁参与。

关于会议形式,除了第一场和第六场,其余六场前半场读书交流,后半场主题培训。

每次培训和读书交流会,与会父母都会感慨:参加交流会,受益匪浅,不仅能从老师那里得到育子理念和方法,还能从别的父母那里得到育子经验,也能从别人的交流中学会书中理解不到位的东西……

太好了,希望常开这样的会议。

几次读书会下来,我发现,不管是主动阅读还是被动阅读,几乎每个父母都行动起来,而且收獲巨大。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主题培训是父母成长的捷径,读书则是父母成长的必须。

到底父母成长了没有?成长了多少?我还会对他们进行考核。

2.重合力评价,让父母行为规范。

为了激励父母更好地参与教育,引领父母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父母,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制作《父母成绩单》,指明父母努力方向。

《父母成绩单》共十条内容,从家庭氛围营造、父母读书学习、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劳动、理财、感恩等教育,到与学校的合作等等,其实质是对父母的十条建议,也是基本要求。最后还有附录:给父母的35条建议。

(2)施用《父母成绩单》,促进父母规范行为。

1)学习《父母成绩单》,明确努力方向。

2)自评互评相结合,父母统一步调。

3)孩子参与评价,促父母觉醒。重点引进孩子对父母的评价。根据平时对父母的观察,用自己的衡量标准,分别给爸爸和妈妈打分。其实质是深度交流,也是善意提醒。

实践表明,孩子给出的分数,惊醒了父母蒙尘的心灵,新父母们个个信誓旦旦,一定要为孩子改变自己!

4)教师参与评价,给父母要求。

(3)合力评出“十佳”,举办颁奖庆典。

一年级结束时,综合自评、互评、孩子评和老师评,我们选出班级“十佳新父母”,专门举行颁奖仪式。

1)举行“十佳”颁奖仪式。仪式共四项目:心的交融,“十佳”揭晓,颁奖致辞,获奖感言。

会后,在《参加“十佳新父母”颁奖典礼有感》中,所有的新父母都纷纷表示,接下来会好好珍惜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努力读书学习,用心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给自己一个无悔的人生。

2)给新父母分组。就这次颁奖典礼,我把全班新父母分成十个组。大家自由选择一个“十佳”作为自己的组长,接受这个组长的监督和引领。这样,既发挥了“十佳”的榜样作用,也让那些平时有些怠慢的父母有了督促。

一年多来,我运用“1236”家校合作模式成功地把父母卷入了教育。

这个寒假,我带领全班父母书写“生命叙事”,要求他们讲述自己和孩子以及整个家庭,在进入太阳花班以来,分别有哪些收获和改变……仅19天时间,每个家庭最少上交一篇,还有四个家庭交来两篇,最终定稿88篇,出版了生命叙事集《晒太阳》。

他们中有上班族,也有专职父母;有公司老板,也有个体小贩;有大学文凭,也有小学二年级还没上完;有亲生父母,也有继父继母……

无论哪个层面的父母,都在太阳花班有了了不起的进步。主动参与是他们的姿态,阅读学习是他们的秘密武器,交流会是他们互传能量的主阵地;陪伴是他们的第一心得,成长是他们的最大骄傲,改变是他们一家人的福气。

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文字,一个个生命拔节的乐章,对教子对读书对学习对成长,彰显着自觉与虔诚,辐射着温度与力量。

出发遇庆典

我所撰写的教子案例《一个暑假让儿子爱上写作》和《观察日记——用放大镜寻找儿子的优点》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上;我总结的家校合作经验《家校携手,共育未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16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我撰写的《为“十佳新父母颁奖”——<新父母成绩单>引领一年级新父母成长》被“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评为“十佳”优秀案例;我本人也获得“中国父母年度人物”入围奖,参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请教请教”栏目的一期节目录制;我还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家庭教育讲座专家;《放大优点持续激励》发表在《教育·读写生活》2016年的第12期。所撰写的《从新父母出发——浅谈如何把一年级父母卷入教育》在“首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征文比赛中获优秀提名奖,并受邀担任本届文化节嘉宾并做主题发言。本人为学校出版《智慧教子》《父母课堂》《晒太阳》三本校本教材。

……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未来,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單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读书班级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我爱读书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