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天然气将导致资产搁浅

2017-09-01 00:21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调峰使用率储能

过度依赖天然气将导致资产搁浅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limate Action Tracker)最新发布报告指出,即使将天然气作为过渡燃料,其发展前景也非常有限,继续对天然气进行投资可能会造成资产搁浅,并导致《巴黎协定》目标无法实现。

该组织预测,考虑到气候目标及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到本世纪中叶,天然气在电力行业中的作用将逐步减弱。

“天然气通常被视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作为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补充。但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中仍会产生大量排放,并非如宣传中的那般清洁。”气候分析组织有关人士说,“履行《巴黎协定》需要在2050年基本实现零排放,那时天然气在电力产业将不再有一席之地。”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称,虽然通过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天然气电站的排放最高可减少90%,但仍做不到完全去碳化。即使碳捕捉率进一步提高,碳捕捉和储存的成本最终还是无法与可再生能源和灵活电网竞争。此前业界有众多预测天然气消费将持续增长的研究,虽然事实已证明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政府和企业仍继续在天然气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忽视了其他低碳能源的潜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德国新气候研究所的尼克拉斯·洪表示:“以中国为例,2016年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供电比重将达到7.2%,然而到2016年末,该比重已经达到8%。此外,印度和中东可再生能源发展也超过了主流预测。”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的报告还指出,尽管仍有大量资本投入建设LNG管道和天然气接收站,但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正在不断下降。比如,在美国,天然气基础设施使用率不过54%,欧洲则更低仅为25%。

针对气候行动追踪组织此次的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指出:“尽管天然气因其灵活性可充当电力系统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桥接’资源,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在迅速改善,加上各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新的可能性,天然气的过渡角色将会更加被弱化。当前,在空气质量改善的巨大压力下,政府和行业都对天然气寄予厚望,但中国国内对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定位的争议也是不绝于耳。经济性注定会成为最终的决定力量。比如天然气分布式热电冷联产虽然有商业可行性,但在体制机制的多重约束下难以对天然气消费产生放量效应。天然气调峰电站同样面临着灵活煤电、抽蓄和各种新型储能的竞争,且调峰功能本身也难以推动天然气消费放量增长。”

漫画/高原野

猜你喜欢
调峰使用率储能
新常态下电站锅炉深度调峰改造与调试实践
江苏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探讨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重庆市天然气调峰储气建设的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