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技术拓展计划管理空间

2017-09-01 00:21张志宏刘建楠庞玺邦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供应链销售计划

□ 文/张志宏 刘建楠 庞玺邦

应用大数据技术拓展计划管理空间

□ 文/张志宏 刘建楠 庞玺邦

在企业组织形式类似“托拉斯”前提下,比如本文所述的企业,属于炼油化工行业,在整个石化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主要生产汽油、柴油、航煤、液化气、丙烯、聚丙烯、丙烷等10余种石油化工产品。按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分类,该企业为产品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在生产单位里配备了为加工某种产品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各种有关工种的工人,使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能在该生产单位内完成。那么从企业生产任务性质角度出发,这类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内生产销售运行机制优化,整合企业内部供应链,减少企业管理内耗,从而实现供、产、销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大数据”技术应用,设想在企业内建立大计划体系,拓展计划管理空间,从而为企业各决策层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这是本文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企业生产销售系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企业管理上,有一个通用原则,即任务的性质不同,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上也应作相应的变化。在该企业生产销售系统运行机制上,生产任务和销售任务的来源性质为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经由计划管理部门分别下达给生产管理部门和销售管理部门,企业没有自主确定的任务和来源于客户的直接订货。在生产运行上,名义上是按照企业计划管理部门转发的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月度指令性任务(月度生产计划)进行连续生产,实质上生产运行系统只能关注到原油加工量任务和汽油、柴油、航煤的结构关系,并按此下达调度指令,而产量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厂时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路线已经决定了产品定型,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因此上级集团公司下达给该企业的产量计划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计划与实际完成之间的偏差,如体制不变,这个矛盾基本无法解决。

一、企业生产销售系统内部供应链关系

按照企业内物流及供应链特性分类,该企业为“V”型企业,即由一种原材料加工或转变形成多种不同的最终产品,其工艺流程清楚、设计简单,生产提前期较短,企业瓶颈识别及控制协调较容易。然而就是这种本应控制协调较为容易的“V”型企业类型,却将企业内部供应链运转的异常复杂。该企业主要原料采购由销售管理部门管理,集提出日常需求与质量控制于一身,恰恰负责生产加工的生产管理部门实质上基本不参与日常管理;从生产任务性质来看,销售管理部门并不具备自主销售能力,而日常工作的实质为接收指令销售,并以“供货车间”形式存在,履行的是保障生产装置正常生产后路畅通的义务,这种结构实质上将生产从整个企业供应链中独立开来,企业内部物流正确,而信息流却乱了,即“头”与“尾”的同一部门管理控制,使得生产管理部门有可能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常处于被动状态。

二、内部供应链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供应链设置导致了信息传递流向发生问题。原本应由该企业生产管理部门作为信息发出者,却成为了被动接收信息者,使生产组织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图1 企业生产销售系统内部供应链

企业性质决定了生产计划管理应具备三个核心。第一核心是代表企业向上级管理部门争取资源、产品交货及尽可能好的产品结构,这关系到企业装置效能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产品库存是涨是跌,关系到效益最大化;第二核心是关注原料加工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成本分析管理(财务部门为成本核算),然而始终在企业既无岗位设置也没有得到决策层足够重视;第三核心是与上级集团公司下辖各销售公司开展产销衔接。但是由于生产计划管理不稳定状态,使得生产计划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选边站”状态,与此同时上级集团公司下辖各销售公司的日常提货指令经由销售管理部门送达生产管理部门,不但充当了生产调度工作,而且使生产计划管理的第三核心作用发生了混乱。

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企业内建立大计划设想

从企业内部角度看,大计划设想是集生产销售计划,投资计划,设备检修计划,零购计划,各种化工原材料、费用、水、电、人工、气等成本计划于一身的综合性计划,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其集成,使之具有可视化程度高,计划与实际完成对比性好,计划完成时效性智能提醒,能够直接反应到金额,快速查找超欠计划的关联点等基本特征。其结果是能更好的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强大支持,使管理决策者摆脱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足情况下做出不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或发展的决定。

图2 企业生产销售系统供应链改进图

相较于上级集团公司下辖的一个企业而言,各种信息系统更多,生产的数据更多,数据孤岛现象更为严重,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为上级集团公司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决策提供强大数据支持,去伪存真,区分“垃圾资产”(不是所有的亏损企业都是垃圾资产)和“优良资产”(不是所有的盈利企业都是优良资产),并为下一步轻装上阵奠定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为上级集团公司在原料(或半成品)互供、上游生产与炼化加工、炼化加工与产品销售方面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等。

应用大数据技术拓展计划管理空间的效果是,企业内部计划管理核心就进一步拓展,能够实时为企业各级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如一台设备停机反应到设备本身,能够显示该设备采购时间、供应商、保修期、维护次数、检修次数、是否有备用设备等信息;反应到生产上,能够显示对是否装置整体运行造成影响;反应到固定资产折旧上,能够反应出折旧年限,已折旧时间,剩余时间;反应到费用是,能够显示是否列入设备检维修计划,所需的检维修费用等等;这样作为企业决策者才能综合判断修还是买,供应商是否需要更换,是否需要调整生产等等一系列决策。

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将企业内部多达90余种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进一步开发,为大计划建立奠定基础,也只有采用大数据技术应用才能将如此庞大、繁杂、各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孤岛进行整合,使大计划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

猜你喜欢
供应链销售计划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暑假计划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