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价格战里的“特洛伊木马”

2017-09-01 00:21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价格战炼厂降价

藏在价格战里的“特洛伊木马”

6月10日凌晨,国内油价迎来新一轮降价,成品油价格下调0.15元/升。然而,通过对山东、河南、浙江、广东等省份调查发现,成品油实际降价幅度在0.6元—0.8元/升,有的甚至直降1.05元/升,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降价最高达2.3元/升,降价幅度前所未有。加油站门前悬挂降价牌格外醒目,各种赠送礼品优惠活动夺人眼球。6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7年6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50元、240元。至此,国内油价迎来年内第6次下调,跌幅创年内最大,全国大部分地区92号汽油价格重回“5元时代”,北京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下调至5.98元/升,天津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下调至5.89元/升。

“过去加油站竞相降价很少发生,即使有,也多在民营加油站之间进行。今年则不同,一直按最高零售限价销售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加入其中,而且降价力度很大,动辄每升降5角、6角钱。”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原会长刘爱英表示,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石油公司组织架构复杂,市场反映灵敏度较低,其加油站自身无调整价格权利,因而此轮价格战可以看做是集团公司层面的、旨在扩大市场份额的销售战略,不会是短期行为。

“从5月份开始,中国石化所属加油站率先打响降价发令枪。最初是在东北和华北多个城市降低油品零售价,后来逐渐蔓延到河南、山西等内陆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城市,幅度从每升1.2元—2元不等。”金联创(原金银岛资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品油分析师王延婷称,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联手江苏农机局,推出“助耕惠农”多项举措,为数十万台农机提供幅度10%价格优惠;中国石化德州石油分公司也与德州市农机局共同研究制定“三夏”农机用油保供惠农政策,6月1日—6月15日,全市84座加油站0号柴油每升限时优惠1元;中国石化在山东淄博的加油站,优惠力度高达1.2元—2.3元/升。“不甘落后”的中国石油加油站,也纷纷打出降价广告吸引客户:旗下驻马店分公司所属加油站推出0号柴油价格直降优惠;福建中国石油所属加油站则推出微信支付随机立减等优惠措施……

注:以上价格执行时间为2017年3月28日24时起98号汽油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至此,一直被指责“只涨不跌”的中国成品油市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一边倒下降态势,民营加油站、外资加油站也被裹挟其中,竞相降价成为油品零售商抢占市场份额的不二选择。民营加油站零售价格已降至极低水平,华东地区部分民营加油站92号汽油零售价跌至4元/升附近。而上一次看到每升4元的汽油,差不多是10年前了。因而,用“一夜回到十年前”来形容今天的成品油零售市场毫不过分。

一直以来,国有石油企业被诟病为像是一个穿上很多层毛衣的人,不但体态臃肿、行为鲁钝,而且感受不到市场温度变化。此次罕见地参与成品油零售市场价格战,驱动原因引人猜想。业界认为,此举是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出口改内销”、零售高利润、市场化改革深入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此外,也不排除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在境外IPO前夜冲销量有关。

“近年来中国石化因为股份制改造问题正在运作境外上市,因而此轮价格战被市场普遍解读为该公司为赴海外上市冲销量。事实上,这和此轮价格战之间关联性不大。首先中国石化本身销量很大,不需要为海外上市增加销量。并且,影响企业排名的主要因素是销售额、销售利润,而非销售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市盈率,而影响市盈率的主因是效益和利润。”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否定了此轮价格战,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在境外IPO前夜冲销量有关。

事实也可以佐证这一观点。众所周知,此轮大幅降价范围并非是全国性的,西北、西南等地基本没有出现降价潮,北京、天津、上海3个大城市也没有深陷大幅度降价旋涡,这是什么原因?如果仅仅是为了销量,成品油市场容量最大的3个城市应该首当其冲。2016年京津沪三地汽油消费量995万吨,占全国消费总量10%左右。之所以没有被卷进降价潮,原因很简单,这与京津沪汽车保有量大且眼下处于油品消费旺季、三地库存压力不大有直接关系。可见,“IPO前夜冲销量”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至少不是此轮价格战主因。

“出口改内销”引发价格战之说,也是业内对此轮价格战的一种解读。去年底,坊间便流传关于中国将取消民营炼厂成品油出口配额。今年一季度,中国成品油出口配额总额度达1240万吨,并且取得配额的只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化泉州4家企业,而民营炼厂并不在列,坊间传闻被现实应验,民营炼厂开拓成品油出口市场机会或将戛然而止。

失去了出口渠道,民营炼厂油品只能在国内市场消化,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也应该是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一大诱因,但仔细分析仍不是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成品油出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工贸易,另一种是一般贸易。民营炼厂虽然没有拿到加工贸易配额,但可以取道国营贸易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此其一;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炼厂挣的是加工费,其产品不在国内销售,因而对国内成品油市场没有影响,此其二;最关键的是,出口与否,主要看国内外市场价差,如果无利可图,即使有配额,企业也不会选择出口。事实上,2016年共有10家民营炼厂获得141.5万吨出口配额,实际完成率仅为50.76%。而今年发放给国有石油公司的成品油出口配额,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都没有用足,显示出口无利可图,企业兴趣不大,此其三。

价格战日趋白热化,问题还是出在“价格”上,这是由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所决定的。根据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值,主要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平均劳动所决定的。虽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可以上上下下地波动,但无论怎样波动,也不会离开它本身价值太远。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价格战也打不起来。根据金联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品油公开数据,目前民营加油站从山东地炼进货到零售之间的差价,柴油为1000元/吨、92号汽油为2700元/吨。而正常情况下,加油站利润空间在400元/吨左右,现在利润空间是正常的1.7倍至4倍,92号汽油甚至是6倍。在巨大的价差面前,企业为拓展市场份额,纷纷拿出一部分利润搞优惠促销再正常不过了。

这样看来,价格战之所以发生,与藏在油品零售里的利润空间有关。可是仔细分析又不是那么回事。油品批发到零售差价大,这是开展价格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因为这种价差不是今天才形成的,在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桶时,并没有发生价格战,而在国际油价反弹至50美元/桶时,却发生了。可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形成的价差并非是藏在价格里的“特洛伊木马”,那么什么才是眼下愈演愈烈价格战的直接诱因呢?

看来,要想破解藏在价格战里的“特洛伊木马”,不能离开价格,但又必须超越价格这一最基本要素。

猜你喜欢
价格战炼厂降价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旅游景区门票降价是个方向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从手机价格战所看到的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