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银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7-09-01 00:21
关键词:银行业银行

苏 剑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国内银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苏 剑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资产规模与增速、盈利与风险等指标表明国内银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迹象,而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情况来看,国内银行业存在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在宏观环境、金融深化与新进入者的影响下,如果不采取措施,国内银行业将爆发产能过剩风险。为此,国内银行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化解国内产能,通过多元化战略扩展收入来源,创新方法解决信贷风险,同时转变经营模式,而监管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的总量控制。

银行业;产能过剩;走出去;多元化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对于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由于市场经济管理经验不足,产能过剩问题频出,且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周期性与长期性特点。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是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投资效率下降,严重的产能过剩将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产能过剩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任务艰巨,中央对产能过剩问题空前关注,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化解产能过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各产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项配套政策。

在引起政府关注的同时,学术界也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所谓产能过剩,Chanberlin(1933)最早在《垄断竞争》一书中从微观角度指出产能过剩是企业的实际产出低于企业最优生产水平时的产出水平;曹建海、江飞涛(2010)认为,“产能过剩”是指企业提供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超过了均衡价格下的市场需求,多与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过度投资等现象联系在一起;[1]周劲(2007)认为一定时期内,当某行业的实际产出数量(或产值)在一定程度上低于该行业的生产能力时,通过行业的相关经济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程度超过了行业的正常水平范围时,表明该行业在此时期内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2]33-39从宏观角度分析,周劲、付保宗(2011)认为当产能富余超过一定限度,并导致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时便出现产能过剩。[3]58-64刘航、孙早(2014)认为产能过剩是指预先投入的生产能力超出了均衡产量所需,从而导致生产要素闲置的现象。[4]5-17

对于国内银行业而言,由于其在我国融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将不可避免受到制造业产能过剩风险的波及。加之近几年,在投资拉动下,经济增速较快,银行业资产高速扩张,新常态下银行业是否也存在产能过剩值得我们探讨。Gorton and Rosen(1995) 认为非银行投资预期收益超过银行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时银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5]1377-1420目前,国内对银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研究还未涉及,本文将在资产、利润、风险与服务四个方面指出银行产能过剩的表现,分析银行业产能过剩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银行业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研究内容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银行业产能过剩的表现

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产能过剩的基础指标,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产业情况不同,产能过剩通常不能根据产能利用率一个指标进行判断,而应该依据一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判断。Mcnulty J E,Aigbe (1998)认为难以识别和量化银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但在经济理论上至少有三个指标衡量银行业产能过剩:(1)贷款资产比率低,(2)盈利能力低,(3)高单位经营费用。[6]325-339参考Mcnulty J E,Aigbe的研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实,从以下几方面来看我国银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迹象。

1.资产规模过大且增速不减

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增长的“黄金时期”,银行资产规模从2007年的525 982.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 322 532亿元(见表1),年均增长率16%,而同期GDP年均增速为10.7%左右。而最近三年,在GDP增速稳中有降情况下,银行业资产仍持续高速扩张,银行业资产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多(见表2)。

截至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32万亿元,本外币负债总额为215万亿元。同期全国GDP为74万亿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为GDP的三倍多。而金融业最为发达的美国银行资产规模在金融危机前高峰期也仅与GDP相当,约16万亿美元。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不仅绝对数量最高,且与GDP总量的相对规模也是最高的。

表1 2007-2016我国银行业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与国家统计局网站

2.高利润、低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截至2015年末,我国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12 696亿,而沪深A股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为27 374亿元,上市银行净利润占所有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的46%多,沪深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前十名的全部为银行。银行业高额利润一方面来源于政策红利,另一方面更是银行不断追求高利润的结果。近几年,商业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无节制地扩大资产规模、增加负债、频繁补充资本金。然而,大量银行资金通过表外理财产品投资高风险产品,资金流入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产业等,而中小企业、新兴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弱化,信贷结构失衡严重。

从传统产能过剩角度分析,中国银行不仅没有出现产能过剩,而且供需矛盾突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严峻的资金需求。但是银行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追求高利润中银行服务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结构上的产能过剩。

3.盈利能力下降

经济繁荣期,银行业自然能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成果,同样的,在经济下行期银行利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如表3,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在2011年达到36.3%的阶段性高点后一路下降,2015年银行业利润增速更是断崖式下降为2.43%,增速进入个位数时代,2016年银行业利润增速为3.54%,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但相比2012-2014年同期下降十余个百分点。从现有上市银行数据分析,2017年部分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将进入1%时代。

而从银行业资产回报率指标来看,整体下降趋势明显,与净利润增速下滑相同,银行业资产利润率在2014年与2015年加速下滑(见表4)。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监测数据显示,银行业资产利润率已跌到0.98%的最低水平。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与银行业资产利润增速下滑及资产回报率降低现象的对比表明银行业规模效益不再,资产出现一定程度过剩。

表3 2011-2012银行业利润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

4.资产质量下降,经营风险上升

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如表5,我国不良贷款余额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长,2014年开始增长速度加快,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4 939亿元,同时不良贷款率从2014年的1.04%增长到2016年的约1.75%。不良贷款的增加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使得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目前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逼近150%的监管红线,银行经营风险不可忽视。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多为地方政府控股,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平台,承接了大量地方政府债务,项目质量良莠不齐,经营风险更为突出。

表5 2011-2015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季度变化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

综上所述,从资产规模与增速、盈利情况与风险情况分析,银行业存在总量上产能过剩的迹象,而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情况看,又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按照现有趋势发展,在以下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业将产生产能过剩风险。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影响

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同步性,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复杂的经济形势对银行业产生了多种影响。

首先,经济增速下降,社会需求萎缩,需求萎缩将抑制民间投资导致贷款需求减少,银行利润减少。同时社会需求减少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加剧,销售困难,企业利润下滑,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使得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计提增加,消耗了部分利润增加了银行风险成本,也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定程度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而且经济下行时,银行出于稳健经营原则,往往惜贷情绪浓厚,倾向于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此时广大中小企业恰恰是最需要银行支持的,由此出现结构上的产能过剩。

其次,前期四万亿刺激政策下银行资金大量流入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去除落后产能的要求下,落后企业的强制退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坏账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去杠杆,去杠杆就是要降低债务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方面要降低债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必然要求债务的增速低于GDP的增速。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政府去杠杆方式较为温和,更多是引导资金从高杠杆的落后产业转向低杠杆的,长期来看去杠杆化将改善我国债务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银行信贷扩张将受到抑制,在现有银行业规模下不再需要银行业扩张。

2.新进入者的冲击

金融业的高利润以及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一直以来吸引着外部资本,在严格的准入制度下,外部资本普遍难以进入,然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金融企业依靠技术优势率先对银行传统业务发起了冲击。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搜索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社交网络改造了传统金融业务流程,针对性地满足了客户金融需求,特别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不仅极大挤压了银行卡支付业务,更依靠其积累的优势用户提供了几近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开始设立互联网银行。

另外,在金融业管制放开背景下,民营资本纷纷谋求建立银行,以有效实现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批准了10家民营银行,这十家银行的发起者皆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优秀代表,民营银行设立不仅意味着传统银行失去了这些优质的企业客户,同时还要与这些民营银行竞争。另外,以保险、融资租赁为代表的非银金融业的快速崛起及社会直接融资体系的完善,都在资产与负债端加剧银行客户流失,对银行传统业务构成严重冲击。

相比传统银行而言,这些新进入者技术优势明显,机制更加灵活,市场适应能力更强,且更关注企业实际需求,对于盘活金融市场,提示金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可避免地引起行业内竞争,导致银行业内部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3.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受利率管制影响,我国银行业享受了长期的利差红利,利差收入一度占银行业收入80%以上。近几年我国银行开始发力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积极扩展收入来源,但银行业利差收入仍占到银行业总收入的70%。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仅有招商银行与民生银行利差收入占比低于70%,部分银行利差收入占比超过80%。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利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利差缩小将对银行收入有较大影响。[7]48-63从银行业监管指标来看,银行业净息差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2.2%。

另外,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简单,利率结构单一,业务同质化倾向严重。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管制消失,银行间业务差异开始显现,客户可以“利比三家”,银行不仅要面临同业竞争还要与众多非银金融机构竞争,激烈竞争将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

4.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加速

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业资产占到金融总资产70%以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发展滞后,由此导致我国融资体系失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使得金融风险过度向银行体系集中。另外,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造成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一方面我国银行基本为国有直接或间接控股与国有企业“天然亲近”导致信贷资金大量流入国有企业,其中流入落后产业又占很大一部分,不仅降低了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能力,还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增加了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银行业长期享有垄断利润,拥有稳定的国企客户,忽略中小企业需求,没有发挥好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成熟的金融市场必然是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中国金融体系融资结构仍存在较大差距,[8]14-20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率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在金融业自身发展与金融改革的推进下,未来我国融资结构将趋于合理,由此实现去杠杆目标,化解债务风险,相应地,银行业务将相对萎缩。

三、应对银行业产能过剩的建议

银行业产能过剩会累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处理不慎将引起深层次的经济衰退。我国银行业各类经营指标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受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以及金融深化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为此,本文从银行业自身与监管者出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走出去

金融与经济紧密联系,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第三对外投资国,然而我国金融业国际地位与我国国际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在“走出去”的新开放战略下,我国银行业也应走向国际,以服务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当前是我国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的最好时机。

首先,在国内银行业利差收窄、行业内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国有大银行应让渡国内部分市场,依靠资金优势发力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增加收入同时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而且我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与有关国家加强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国有大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市场广阔但缺乏发展资金,正好与我国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战略正好为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后盾。

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处于深度变化之中,我国银行业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竞争,获取全球发展资源,在国际竞争中学习先进经验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水平,进而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话语权。

2.多元化发展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银行业制度红利消失、金融脱媒加剧及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银行业单一的盈利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金融产品多元化和客户金融需求个性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多元化是商业银行应对产能过剩的明智之选。

银行多元化主要指产品与服务的多元化。在混业经营成银行业发展趋势下,银行应利用自己资金优势,将业务范围扩展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业,根据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理财、融资、投资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向综合性金融集团发展。多元化战略一方面有助于银行扩张收入来源,改善银行盈利结构;另一方面,在多元化业务发展下有利于银行分散经营风险。

3.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银行业整体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的情况下,银行业市场规模不宜继续扩张,但是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准入放开不可避免,然而政府应该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下将新设银行与盘活现有资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新设银行审批,我国银行业虽已对民营资本放开,但批准新设立银行应从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弥补现有银行体系不足出发,探索新兴银行业态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错位发展。其次,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高涨的情绪下,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收购现有银行部分资产以实现进入银行业的目的,避免新增产能与过度竞争。另外,众多中小银行实力有限,经营风险高,鼓励有条件的中小银行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兼并重组,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4.转变经营模式,推进银行业供给侧改革

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对应,过去十年我国银行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扩大资产获取规模收益。由于利率管制与垄断经营,银行处于交易优势地位,行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需求侧驱动”。当前银行业各项政策红利消失,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银行业也应该推动供给侧改革。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下要求银行经营模式由“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经营管理水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升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落后行业与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资源所占比例,加大对新兴产业、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率,助力经济转型。

5.积极化解信贷风险

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2.6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76.43%的较高水平。尽管拨备率仍在法定监管红线150%以上,但不良贷款仍在攀升。当前,去杠杆进程下,金融风险易于爆发,银行应积极探索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债转股等方式处理不良资产,避免发生风险事件。

[1]曹建海, 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周劲. 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J]. 宏观经济研究, 2007(9).

[3]周劲, 付保宗. 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 经济学动态, 2011(10).

[4]刘航, 孙早. 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11).

[5]Gorton G, Rosen R. Corporate Control, Portfolio Choice, and the Decline of Bank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5, 50(5).

[6]Mcnulty J E, Akhigbe A O, Verbrugge J A. Small bank loan quality in a deregulated environment: the information advantage hypothesis[J]. Journal of Economics & Business, 2001, 53(2-3).

[7]彭建刚, 王舒军, 关天宇. 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窄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6(7).

[8]乔海曙, 杨蕾. 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 金融论坛, 2016(9).

Class No.:F832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alysis of Excess Capacity of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Su J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China)

Asset size and growth, profitability and risk indicators show that the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is emerging an excess capacity, or there is structural overcapacity in the domestic banking sector. If no measures are taken, the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would break out capacity excess crises. Therefore, domestic banks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going out" strategy to resolve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xpand the source of income through th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policy to resolve credit risks. Banks should change the mode of ope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ntrol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banking industry; excess capacity; going global; diversify

苏剑,在读硕士,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科研活动资助项目(编号:2016D105);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编号:gxbjZD02)。

1672-6758(2017)08-0087-7

F832

A

猜你喜欢
银行业银行
江西银行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记忆银行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