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探析

2017-09-01 00:53陈晓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陈晓玲,侯 冉

(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探析

陈晓玲1,侯 冉2

(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激发教育领域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针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搭建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框架、确定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内容和流程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大数据;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1 引言

随着电子、通信、互联网领域的迅速发展,各类移动终端和科研设备加入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大数据.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信息4.0”的时代即将来临.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围绕大数据的新兴产业和研究热潮兴起,也将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改变.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将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创业热潮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潜力.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业被纳入到了创新型国家战略发展中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职责和发展趋势[1].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明确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给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进一步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培养更多优秀双创型人才,是高校双创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 大数据的含义、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2.1 大数据的含义及特点

目前,大数据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大数据解释为:能够获取、储存、管理和分析的规模巨大的数据集合,而这些数据的捕获通常超出常规的数据库软件工具[2].由于电子计算机设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2016年3月,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日响应来自138个国家或地区的60亿次搜索请求,每天通过百度处理的数据流量达到100PB;2016年第二季度,腾讯公司拥有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99亿,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人,每天新分享的照片超过2亿张,新增加的数据量超过200TB.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平台成交额突破3万亿,“数据就是业务本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众普遍认同大数据具有4V的特点:Volume(数据规模大)、Variety(信息种类多样)、Velocity(传播速度快)、Value(具有价值).信息的价值从低密度到发挥最大值需要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才能进行,大数据便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并且对于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发挥着桥梁性的作用.

2.2 大数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大数据无论作为资本要素还是自身作为产业,其商业价值均在不断的提升.“数据驱动”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要素贡献率不断提升.例如,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网络行为,包括搜索、浏览及最终购买的服务等,对顾客群体和需求可实现个性化区分,从而实时掌握了市场趋向,帮助商家调整战略布局,提高营销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并且有利于从长远角度实现对客户关系的管理.这样的分析优势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以电商为代表的各类购物平台上.作为新兴的产业,大数据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IDC对于大数据市场的预测,全世界大数据技术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截至2018年将达到415亿美元,或将是整个IT市场增幅的6倍.而从2016年中国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大数据衍生层市场2015年规模为102亿元,但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及升华,整个市场规模将在2016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2521亿元[3].

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产业与行业融合的典型领域,已经成为新兴的创业方向,为社会提供了大批相关的就业机会.大数据在硬件、软件和服务层面均有旺盛的需求,硬件方面包括大规模集成设备、高速芯片、提供PB级存储产业、内存计算等市场;在软件方面,数据抓取、清洗和转换,关系数据库、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挖掘内在价值等软件以及智能化工具的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在服务领域,大数据广泛应用在公安、质检、金融、财务等各个领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等人才供不应求.麦肯锡预测,在未来6年内,美国的数据管理、分析人员的缺口将达到150万人;而中国商业联合会则表示,中国的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未来会产生高达1400万的缺口[4].

3 大数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应用现状

3.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目前都处于的起步阶段.即便体制反复确认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其快速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依然不具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实践体系还不完善,与之要求结合不紧密,这也导致了社会、政府和高校的重视不够.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模糊.通常人们对于创业的理解,往往是创立一个新企业.而从广义上来说,创业应该包括岗位内创业和创办一家企业两种,创业强调的是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捕捉机会、把握机会、整合资源的能力.创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引领思想,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有赖于这种稀缺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第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当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开展讲座等表面形式,教育课程较少且类型单一,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方式不灵活;忽视活动和环境的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案例严重缺乏,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生机和活力;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程尚处于探索阶段.第三,创新创业教育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多种学科,对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师资多数都是由一些专职辅导员兼任,具有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的指导老师更是缺乏,这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3.2 大数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涵盖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为此制定发展战略,以实现新的经济社会增长,提升国家安全和教育质量等.我国也和西方国家一样,开展了对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在这其中,大数据又因其丰富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但是当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如何利用大数据对创新创业进行数据分析[2],将其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创新创业中来,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向前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之处.

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加强应用[1].一方面,创新课程学习方式,加入新的“互联网+”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主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实践创新的就业数据库,通过详实案例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在资源共享方面,通过数据集成准确预测创新创业趋势,构建创新创业大数据平台,共享创新创业实时数据,促进创新创业战略的科学规划与决策.

4 运用大数据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4.1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1.培养学生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起初是由李彦宏提出,是一种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对整个经济市场进行的一场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作为一种三象思维,大数据包括定量、相关和实验三个方面,以可测、可连、可试三个基本特征,可实现定位导航、跟踪追溯、电商营销等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的本质是相通的,也就是在一系列相关联的数据基础上,怎样建立切实有效的体验式传播模型.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只有牢固树立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即数据就是财富和权利、信息的价值在快速迭代、数据需要治理和个性化服务意识,才能占领创新创业制高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根据需求设置专门课程,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理论和丰富的案例,通过头脑风暴等自主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增强大数据思维意识.

2.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个性特征、创业愿景、行为模式等千差万别,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有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保护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激发内驱力,促成其创业梦想的实现.大数据抓取的个性化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支持:高校可以根据学生自媒体推送信息、关注的网站、图书借阅类目、互动人群和频率等情况综合分析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和能力水平,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灵活调整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但目前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统计及分析平台在各高校尚有难度,精准教学缺乏可操作性,也不具备普及的条件.所以综合大数据反映出的个性化特征,深化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其主动学习,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又一趋势.

3.提高教师运用大数据教学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强化大数据教学的意识,提高数据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这也是保障大数据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前提.除了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知识外,高校还应引进校外行业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学校和企业,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加速建立一支具有大数据专业背景、实力雄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能力.利用互联网,教师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良好互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翻转课堂、微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倡导探究性学习;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将模拟创新创业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以启发的方式全程指导,从而有效推助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发展;充分运用新媒体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学生在此交流学习心得、资源共享和互相支持,同时也能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手数据[6].

4.2 搭建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框架

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库总体架构主要分为数据支撑层、云计算服务层和应用服务系统层.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来源丰富,包括注册程序、税费、法律等政府政策,市场分析、资金来源、公共服务、科技前沿、公共服务支持等等(如图1所示),各种数据以文字、图片、影像等不同的形式展现,但是并非所有的数据都能直接产生价值,面对海量的资讯,首先通过云计算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数据进行捕捉、存储和归纳,形成基础数据库,其次依靠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处理技术,将蕴含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汇聚成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库;最后作用到应用服务层,可将信息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帮助创新创业趋势的预测,了解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集成信息,提供解决方案等.

图1 创新创业教育数据来源

4.3 确定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内容及流程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要目标,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1、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国家教育部、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教育:主要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主要目标是构建学生边干边学、做学结合、以学促做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3、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教育:针对有创业意向的、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各个专业特点教授学生创业学科知识、创业实践技能等,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新创业.4、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训练:由政府牵头,高校与企业相互合作,为高校学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各类比赛融合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培养意识以及提高相关技能等;校企合作建立孵化器和科技园、支持学生创办社团或者创新创业俱乐部、开办创新创业暑期学校、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组织创业实训、开展“一对一”创业辅导等.

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库与大数据平台中自动识别的数据无缝链接,将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个人微信、微博、网络贴吧、境内外站点等海量资讯同步到各高校创新创业数据库,从而实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信息的采集.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外加云计算的可视化技术,这些又不断充实和更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应用服务层,高校可以根据需求,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预测发展趋势,实时评估学习效果、提供决绝方案,为创新创业降低成本.见图2.

图2 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内容及流程

5 结束语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着创新,“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大数据因为其自身特点,在提升创新创业数据分析精度、分析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数据支撑,整合现有资源建成全国性的创新创业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度和准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规划的科学性,让大数据时代真正成为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引领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

〔1〕魏梓轩,董隽永.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思路[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4):52-54.

〔2〕周世佳.大数据思维探析[D].山西大学,2015.

〔3〕2016年中国大数据交易产业白皮书[D].贵阳大数据教育所,2016.42-43.

〔4〕陈辉,胡玲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数据对廊坊市商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5(9):47-48.

〔5〕段旭辉.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

〔6〕曾杰豪.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265.

〔7〕张克兢.基于知识获取视角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学习研究[D].东华大学,2014.

G64

A

1673-260X(2017)08-0192-03

2017-05-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