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技术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7-09-03 10:48冷文飞郭淮铨唐继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表皮臭氧感染性

李 芳,冷文飞,郭淮铨,杨 城,唐继云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408300;3.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臭氧消毒技术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李 芳1,冷文飞2,郭淮铨2,杨 城2,唐继云3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408300;3.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目的:观察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2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组予以臭氧消毒技术处理伤口,对照组用传统消毒技术处理伤口。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第9天伤口愈合等级及第3天、6天、9天、12天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比率的变化。结果: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第9天创面甲级愈合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观察组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消毒技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

臭氧;感染性创面;效果观察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氧化性质的气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重建皮肤氧化还原环境平衡,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痛功效,同时可以促进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生物活性,加强机体新陈代谢,封闭伤口,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皮肤病、感染性创面等临床治疗,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无抗、耐药性,无刺激性,无致突变性特点[1-2]。本研究通过创新性采用臭氧消毒技术处理感染性创面,观察其对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等级及不同时间段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比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61例,均为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臭氧治疗中心治疗的烫伤、切刺伤、擦伤、挫裂伤、烧伤等感染性损伤类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41例。观察组男89例,女52例;烫伤36例,切刺伤27例,擦伤28例,挫裂伤31例,烧伤19例;年龄12~73岁,平均(44.85±1.35)岁;伤口创面面积2.2cm×3.8cm~10.2cm×11.8cm,平均创面面积(70.89±0.57)cm2。对照组男76例,女44例;烫伤30例,切刺伤24例,擦伤27例,挫裂伤25例,烧伤14例;年龄11~71岁,平均(45.66±1.41)岁;伤口创面面积2.5cm×3.7cm~11.0cm×12.1cm,平均创面面积(71.77±0.59)cm2。两组性别、损伤类型、年龄及伤口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肾、呼吸、内分泌等系统严重原发基础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有精神疾病、言语障碍、听力障碍、无理解及表达能力,过敏性体质。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消毒技术对伤口创面进行处理。用0.9%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对于需要缝合伤口,再予络合碘消毒后清创、缝合。

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中心独创臭氧消毒技术对伤口进行处理。第1步:使用臭氧浓度为4~8mg/L的臭氧水或臭氧化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创处理。第2步:在创面上用套袋法或杯罩法进行臭氧熏蒸,使用臭氧浓度为20~50mg/L(用高浓度控制重症感染,用低浓度促进新肌生长),流量保持0.2~0.5L/min,时间30~60min,每日2~3次。第3步:用臭氧油膏涂敷创面,每日2~3次,过夜必须涂敷臭氧油膏(本院臭氧治疗中心专利ZL 2013 2 0268757.X),并包扎好。对于需要缝合伤口,先予第1、2步处理伤口,再行清创缝合后,予第3步臭氧油膏外敷,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伤口愈合情况,随诊记录伤口愈合时间。

治疗期间不使用抗生素,在清创处理后的第3、6、9、12天记录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记录第12天伤口愈合等级情况。

3 疗效标准[3 ]

甲级愈合:观察与随访显示伤口愈合良好无不良事件反应发生;乙级愈合:伤口愈合处发生炎症反应;丙级愈合:伤口创面化脓或是需给予切口引流术。

伤口创面新生上皮组织变化率=(1-目前创面面积/初始创面面积)×100%,创面面积计算采用数码相机摄像,再用计算机图形扫描计算。

4 治疗结果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d,±s)

表1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d,±s)

组别 n 伤口愈合天数 t P观察组 141 17.475±0.416 -8.250 0.000对照组 120 22.7675±0.494

两组伤口愈合等级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伤口愈合等级比较

两组不同时间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变化率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创面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 (%,±s)

表3 两组不同时间创面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 (%,±s)

注:与本组3d、6d、9d、12d比较,*P<0.05。

组别n 3d 6d 9d 12d观察组 141 10.230±0.059 40.539±0.392*70.497±0.563*89.156±0.726*对照组 120 10.311±0.052 30.101±0.477*45.292±0.384*65.376±0.616*t 1.030 -17.060 -36.963 -10.744 P 0.304 0.000 0.000 0.000

5 讨 论

创面愈合是机体的一个复杂精准的修复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是机体局部及全身免疫防御启动、细胞再生、组织重建的过程[4]。近年来,随着对臭氧的研究认识逐步深入,臭氧消毒抗菌、抗炎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臭氧是一种广谱消毒杀菌剂,安全快速,几乎对所有的病原菌繁殖体、病毒、霉菌、真菌、原虫都具有明显的灭活作用,在气温22-23℃,臭氧消毒剂持续作用2min以上,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杀灭率达100%,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9%[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参与了创伤修复调控的全过程,臭氧能够有效提高感染性创面皮肤及肌肉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的含量,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血管生成,有助于创伤愈合及组织再生修复[6]。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发挥着促进伤口愈合、重建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EGF)是创伤愈合中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迁移,加速创面的再生表皮化[7],臭氧可以有效提高创伤组织表皮细胞及肌肉组织中内源性的细胞因子EGF浓度,促进创面愈合[8]。同时,臭氧可有效降低创伤周围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从而起到抗炎修复作用[9],避免了炎症细胞在伤口创面周围组织的持续浸润及其对生长因子的破坏,影响伤口愈合时间,起到加速伤口愈合作用。

本研究采用创新性的臭氧消毒技术,观察其对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臭氧消毒技术在不使用抗生素情况下,较之传统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各种感染性伤口愈合时间5.3天。同时,治疗期间使用臭氧消毒技术处理的感染性伤口甲级愈合率达87.9%,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58.3%,治疗效果提高29.6%;不同时间段伤口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伤口的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使用的臭氧油膏,是一种长效广谱、强力抗菌、强效灭毒、非抗生素类、皮肤黏膜抗菌制剂,目前已取得国家专利,其有效成分为臭氧化物,使用时新释放出的原子氧,具有强大的氧化抑菌消毒能力,能消灭病原体,灭活病毒,控制炎症,促进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生物活性,加强新陈代谢,封闭伤口,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氧化毒素,消除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臭氧消毒技术安全,无抗药、耐药性,无致突变性,临床疗效较好。

[1] 王斌,林兰,倪青.臭氧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20:3044-3046.

[2] 刘宁宁,张改连,张莉芸,等.医用臭氧治疗炎性关节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6:830-832.

[3] 唐权宗,易晓彤.臭氧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抗炎修复能力分析[J].河北医学,2014,3:461-463.

[4] Pollard J D,Quan S,Kang T,etal.Effects of copper tripeptide on the growth and expression of glowth factors by normaland irradiated fibroblasts[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1):27-31.

[5] 张真真,程宝.臭氧固化系列制剂在消毒灭菌方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109-112,195.

[6] 李云恺,陈丽艳,王惠,等.臭氧、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修复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海南医学,2014,10:1409-1411.

[7] 王佳琪,王国栋,颜红柱,等.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作用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3,3:281-283,289.

[8] 余斌,黄华军,林庆荣,等.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内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10:1719-1722.

[9] 郭培霞,周友龙,张真,等.臭氧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4:376-379.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ozone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n infectious wounds. Method:261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41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12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zone disinfection techniqu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disinfection technique. The wound healing time,wound healing grade of the 9th day and the changes of epidermal tissue area ratio in the 3rd day,the 6th day,the 9th day and the 12th da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observed. Result: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On the ninth day,the number of Grade A wound heal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On the 6th day,the 9th day and the 12th day, the change of area ratio of new epithelial tiss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Ozone disinfection technique could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improve healing effect.

Ozone;Wound infection;Effect observation

R613

B

1004-2814(2017)07-0812-02

2017-03-06

重庆市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工程(Cstc2013jcf10004)[通讯作者] 冷文飞

猜你喜欢
表皮臭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