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17-09-03 10:48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右室左室溶栓

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河南 洛阳 47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王银娜,黄培培,郝秀梅,刘晓菲,王二放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效果明显,可预防心绞痛、心律失常。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大多伴有下壁或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发生[1]。且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治疗也与常规心肌梗死治疗方案不同,若不加以重视,不仅无法逆转病情,甚至还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2]。笔者在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0~75岁,平均(58.2±2.3)岁;病程1~8h,平均(3.58±1.05)h;持续性胸痛24例,呼吸困难胸闷6例,脸色苍白、出冷汗、头晕5例,低血压或休克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5岁,平均(59.0±2.5)岁;病程0.8~8.5h,平均(3.47±1.18)h;持续性胸痛26例,呼吸困难胸闷5例,脸色苍白、出冷汗、头晕4例,低血压或休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3]:符合WHO MI诊断标准。Kussmaul征阳性,颈静脉怒张、肝大,心脏三尖瓣区出现S3或S4奔马律,因右室扩大出现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纳入标准:持续疼痛超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符合MI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CK、CKMB、AST、LDH有动态演变过程,相关导联有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及病理性Q波。

排除标准: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包炎,心瓣膜病,肺动脉栓塞,左室肥大、,陈旧性前壁心梗伴室壁瘤等[3]。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吸氧或镇静治疗。溶栓治疗选择尿激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4225)5×105U静脉溶栓。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山西新宝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0945)300mg口服,次日给予日150mg;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0035)300mg口服,次日给予75mg;阿托伐他汀(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127)每日20mg口服;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190)0.3mL(7500U)皮下注射,7~10天。

观察组加用十四味建中汤治疗。药用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5g,熟地15g,川芎15g,麦冬15g,肉苁蓉15g,白术12g,肉桂10g,甘草10g,白芍10g,制附子3g。水煎至100mL,早晚分服。同时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几率,记录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用心脏彩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缩短率的检查。同时行心电图检测。

4 疗效标准[4]

显效:心绞痛发生率减少90%、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90%。心电图诊断已正常或心电图检测示ST段正常。好转:心绞痛发生率减少60%、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60%。心电图检测趋于稳定,但仍存在异常。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功能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功能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发作次数(次)发作时间(min)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缩短率治疗前 12.55±3.69 13.58±3.52 39.17±6.28 22.65±2.41治疗后 4.52±2.53*2.5±1.98*40.82±5.69*25.69±4.56*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治疗前 12.85±3.27 13.43±3.94 38.96±5.86 22.64±3.85治疗后 3.25±1.92*△2.07±1.7*△48.92±4.9*△29.58±5.17*△

6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但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则较低,但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对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需早诊断、早治疗。

右室梗死多与急性下壁和或正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出现,且缺乏典型症状,在诊断中易漏诊或误诊,需通过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功能变化。治疗右心室心肌梗死与左心室梗死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右室心肌梗死,其右心排血功能明显下降甚至丧失,因此更易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治疗应慎用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以溶栓为主,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正性肌力药物。

中医认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发原因为过度劳累、寒冷以及情绪刺激,使心脉闭塞不通。因此在溶栓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以达到益气、复脉、固脱的目的。生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可清除氧自由基、加强血管的收缩能力,促进代谢。此外,生脉注射液中麦冬可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并对周围血管产生扩张效应,减轻心脏的负担。五味子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更快恢复心肌功能。同时,联用十四味建中汤可达到活血止痛、温阳益气的功效。《医方集解》指出“此方为足三阴、阳明气血药也。黄芪益卫壮气,补中首药;四君补阳,所以补气;四物补阴,所以养血,阴阳调和,则血气各安其位矣。半夏和胃健脾,麦冬清心润肺,肉苁蓉补命门相火之不足,肉桂、制附子引失守之火而归元,于十全大补之中而有加味,要以强中而戢外也”。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1] 邱峰,史云桃,蒋廷波,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109-111.

[2] 刘保夫.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9):118-119.

[3] 黄永生.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2.77.

[4]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

R542.22

B

1004-2814(2017)07-0814-02

2017-03-20

猜你喜欢
右室左室溶栓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一讲 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