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2017-09-03 10:48洪潇挺刘小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筋膜

洪潇挺,林 佳,刘小琼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710)

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洪潇挺,林 佳,刘小琼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710)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

肩周炎;平衡针;毫刃针

肩关节周围炎[1]简称肩周炎,也称冻结肩。是肩周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会逐渐形成关节内外粘连,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有自愈倾向。笔者采用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6例均为2013年05月至2016年05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45~65岁,平均50.5岁;病程3~12年。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8~62岁,平均49岁;病程2~1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1]。可有肩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逐渐加剧的肩部疼痛,伴有肩部活动功能障碍和僵硬,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萎缩最明显。压痛,压痛点在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喙突及结节间沟等处。外展、内外旋活动受限,或可因上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手部肿胀、发凉。X线片检查可有骨质疏松,有时肩峰下有钙化影。肩关节造影见关节囊挛缩,下部皱褶消失等改变。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能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或精神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关节畸形或合并风湿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结合毫针治疗。①平衡针:取穴及定位[2],选取颈痛穴(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肩痛穴(腓骨小头下方,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刺健侧肩痛穴,再针刺患侧颈痛穴。第2天换成先针刺健侧颈痛穴,再针刺患侧肩痛穴。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均采用毫针直刺,针刺深度不超过1.5寸,针刺完毕后在健侧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感觉针下酸胀感为度。运针过程中,嘱患者活动患侧肩部,留针时间为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②毫刃针:平衡针治疗结束后再采用毫刃针治疗。治疗区域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下区域、喙突、颈、胸椎棘突偏转,压痛明显的相应棘突旁、第7颈椎横突附近。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均可,在治疗区域浅层寻找紧张、触痛的治疗点,治疗区域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毫刃针(针刃宽0.3~0.4mm,针长20mm)快速松解,刀口与前、后正中线平行,进针深度不超过0.2cm,不留针。术后注意保暖。每3天治疗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对照组:参照《针灸治疗学》[3]拟定方案。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阿是穴、曲池、肩髃、肩贞、肩贞、臂臑、曲池、外关、后溪、合谷、阳陵泉、条口透承山为主穴,局部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体型,直刺0.5~1.5寸,条口透承山可酌情针刺2寸以上,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仪,连续波留针。用TDP治疗仪照射患处30min,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局部疼痛明显者每3天可予局部刺络拔罐。1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肌肉萎缩基本恢复。显效:肩关节疼痛消失或偶有酸痛,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肌肉萎缩有所好转。有效:肩关节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增大。无效:肩关节疼痛无明显好转,功能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劳倦内伤,肝肾不足,外加风寒湿诸外邪外侵,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筋骨失养所致。

肩周炎早期表现[5]为局部组织水肿、肌肉痉挛及关节腔缩小等,晚期表现为周围软组织纤维化、滑膜肥厚等,导致肩关节疼痛,严重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肢体功能为目的。常规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理疗、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等。

平衡针灸学[5]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激发调动自身防卫系统,以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研究表明[6],平衡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组织的痛阀,松解粘连组织,调整神经通道,提高组织的恢复速度和炎性介质的吸收速度,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通过左病右取或是上病下取的方式,在交叉取穴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激发人体自身的疾病自愈能力,最终达到疾病治疗目标。

毫刃针疗法[7]是一种痛感较小的筋膜松解法,其既有小针刀释放筋膜张力、松解痉挛的功效,又有传统毫针疏通气血的作用,所以疗效较针刀及毫针更胜一筹。利用肌筋膜的双层囊袋作用可将深层囊袋损伤提到浅层囊袋治疗[8]。用毫刃针在浅层松解病变的肌筋膜,即可快速治疗深层损伤,而且仅在浅层松解,不做深层剥离,所以较常规小针刀治疗安全性高,患者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具有取穴少、刺激轻、见效快等优点,接受程度高。治疗后还须每日坚持肩部的功能锻炼,才能提高疗效。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

[2] 王文远.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8-59.

[3]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8-21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9-70.

[5] 王济民,周翔,方尚志,等.肩痹复原汤结合关节注射治疗瘀滞型肩周炎4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9):655-655.

[6] 范迪,赵鑫,孙伯岩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52-253.

[7] 李兆宏.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38—240.

[8] 郑智,魏文著,文胜.筋膜松解疗法结合美式整脊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5):2345—2347.

R245.311.818

B

1004-2814(2017)07-0836-02

2017-02-22

洪潇挺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筋膜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