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事件频发下的人才培养探讨

2017-09-05 16:56徐金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互联网金融

徐金喜

摘要:自互联网金融发展以来,平台跑路、产品违规、忽视风险等事件频繁发生,相关人才的缺乏是其根源性因素。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总结当前发展所存在与人才相关的问题,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最后提出了企业培训、学院培养等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8001303

临近年末,互联网金融市场却乱象频生。正在接受调查的e租宝、大大集团,多家跑路的P2P平台,飞度公司与诺米多餐饮的“股权众筹第一案”,无不折射出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下的问题与隐忧。从外部环境看,被称为“监管元年”的2015年缺乏具体操作的监管细则是一重要原因,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度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才储备不足则是根源性因素。

一、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引爆人才需求

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广受关注,甚至被视为传统金融的颠覆者。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1],虽然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模式看法并未达成一致,但其主要模式包括(移动)互联网支付、P2P、众筹、电商小贷、互联网金融门户等。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以及其他企业跨界金融提供了有效途径,传统金融机构则积极应对,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相关技术设计新产品。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较少信息不对称、丰富市场产品的同时,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作为根本竞争力的人才需求也更为迫切。根据众达朴信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紧缺度报告》显示,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稀缺度最高,与其他行业只有某几个岗位稀缺度在70%左右相比,作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有10个岗位的稀缺度在70%以上。

投之家CEO黄诗樵也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是新兴行业,因此整个行业的人才积累很薄弱,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双料人才随着行业发展还在培育階段。而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稀缺的人才碰上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企业招不到人的情况,即便招到也是高价[2]。

二、当前人才匮乏引发的严重问题

互联网金融融合了金融、通信、信息、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理财产品销售违规、网络借贷平台跑路、金融机构产品纠纷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复合型人才[3]的缺乏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根源。

(一)互联网企业面临的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企业拥有思维优势、信息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人才,但缺乏设计与深刻理解金融产品的金融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忽视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和违规行为,引发风险不断积累。

1触碰监管红线与违规经营

当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跨界金融时,着重强调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运用,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注重快速、便捷、良好的客户体验的同时,缺乏对金融本质、风险、监管要求的充分理解。如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承诺收益以及未向消费者做出充分的风险提示,在互联网领域看来,这只是一种增加流量、吸引顾客的运用策略,但从金融监管角度而言却涉嫌违规,一旦无法实现承诺收益,极易形成法律纠纷。此外,还有一些P2P平台在经营过程中,涉嫌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上述情况的出现,实际上都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快速获取客户,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客户体验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求新求快,缺乏对金融产品与相关金融制度具备扎实基础的金融与金融法律人才的参与,造成违法违规行为与潜在风险。

2风险重视程度不够

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跨界做金融,能够重视客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但同时互联网企业对创新失败也习以为常,通常也并不存在严重后果。因此,互联网领域对单一主体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整体风险缺乏重视。这种情况在互联网领域自身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当互联网企业以这种思维做金融的话,一旦因为对风险重视不够而导致风险传播,则可能对金融系统甚至实体经济运行造成重创。而造成这种风险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互联网企业在跨界金融、设计与推出金融产品时,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人才进行,过多考虑技术因素、客户体验等,缺乏金融专业人才的参与,忽视产品的监管规范与潜在风险。

(二)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

一直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在市场上享受政策优势,对市场需求缺乏积极主动性。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虽然也进行了及时应对,但囿于人才储备,明显对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缺乏充分的准备。

1对客户体验重视不够

传统金融机构由于经营中相对于客户的优势地位,设计与推出金融产品时以自我想法为主,而客户是被动接受相关金融产品。由于缺乏熟悉互联网领域人才的积累,对互联网企业与客户的联系认识不足,即使是采用发展手机银行、直销银行、银行电商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时,也仍然存在客户参与程度低、宣传推广不足、用户体验一般等问题。

2技术运用程度较低

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并非落后技术的代表。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金融行业一直拥有先进的技术因素。现代金融业并不缺乏互联网信息技术,之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面临冲击措手不及,导致客户与资金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将相关技术运用于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便捷性,形成更好的客户体验。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智联招聘旗下高端人才招聘网站——智联卓聘发布的《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指出,2014 年上半年金融行业对IT 互联网人才热门需求前五名分别是:软件工程师、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SEO/SEM、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等岗位需求火热,由此可以看出金融行业“跨界”需求急迫[4]。不仅如此,互联网新兴模式对传统金融行业也带来了冲击,大批传统金融从业人士纷纷“下海”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初次显现出“跨界融合”的态势。

(一)互联网企业需求的人才

1金融产品设计人才

互联网企业跨界金融初期,为能够迅速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金融产品的设计主要依靠企业原有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具备金融领域专门知识人才的充分参与。一些互联网基金与理财产品的违规承诺收益、若干网贷企业的破产倒闭或跑路等问题的产生在不同程度上和金融产品设计的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金融产品设计人才的引进,互联网企业能够加深对金融产品功能与性质的认识,创造出低成本、便捷化、民主化、具有更好用户体验的金融产品。

2金融风险控制人才

金融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尽管当前的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控制风险,但这种风险控制的手段不仅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如淘宝、天猫小贷利用商家的经营数据,采用灌溉模型、水文模型等进行贷款),也没有经过经济周期的检验,难以确认其有效性与实用性。传统金融机构强调风险控制,互联网企业通过引入传统金融机构的优秀风险控制人才[5],一方面可能对风险控制的技术与模型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另一方面则是依赖长期风险控制工作而形成的风险意识对潜在的风险来源形成敏感性的认识。

(二)传统金融机构需求的人才

1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设计人才

传统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企业跨界的挑战,在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人才储备方面明显不足[6]。在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具体金融产品的设计中存在明显的短板,当然这与金融机构追求经营稳定、相对于消费者的优势、严格的监管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人才的缺乏。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引入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将普惠、参与、去中心化、创新等互联网思维融合到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降低产品交易成本,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形成更好的用户体验。

2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人才

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的金融产品还需要互联网式的产品运营才能达到吸引客户、销售产品的目标,这就需要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的参与。以互联网方式对金融產品进行运营,通过对用户群体进行有目的的组织与管理,针对性地开展用户活动,配合市场运营需要进行活动方案策划(如奖品奖励、社交应用、结合热点、制造话题、明星效应等),增加用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最终增加用户黏性、用户贡献和用户忠诚度。并对初次运营的市场和产品数据进行分析,推进产品改进。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人才需求

传统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跨界经营的需要。传统金融监管机构并不缺乏监管人员,但监管细则还未出台,如何监管还缺乏可操作性的要求,原有分业监管人员也暂时难以适应跨界监管的要求。因此,未来统一监管或功能监管模式下,一方面需要构建一支复合型、专业型的监管人才队伍,针对监管业务、技术手段等开展培训[7];另一方面大数据为金融监管提供了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8],培训后监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模式,拓宽监管覆盖面,改善监管的时效性[7]。

金融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急需既懂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又懂金融知识与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结合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参与、普惠与金融行业的稳定、风控,促进互联网金融各种模式的发展。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建议

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除对一些迫切性的人才需求进行外部引进或招聘外,为应对未来发展,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短期还要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挖掘内部潜力,长期则要对所需人才进行培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知识,还要强化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技能[9]。

(一)企业培训

互联网企业具备技术人才优势,但对金融产品缺乏深刻的理解,容易忽略潜在的风险。因此,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开发技术人才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为取得竞争中抢先一步的优势,这种培训注重短期性、快速应用性。在明确具体金融产品开发设计的基础上,即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聘请相关金融机构的产品经理[10],对相似金融产品的功能、性质、风险等进行分析解构,迅速在后续开发中融合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形成具备普惠性、民主化、便捷性、低成本等互联网特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传统金融机构面临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激烈竞争,虽然具备金融基础优势和一定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条件,但长期的优势经营地位使得相关技术并未得到合理有效应用,思维陷于僵化。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聘请互联网企业运作与产品运营专业人士对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以及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10],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核心,设计客户需求导向的金融产品。

(二)学院培养

在以短期、即时培训应对人才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为未来竞争发展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既具互联网思维又懂风险控制,既理解金融产品性质又熟悉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互联网企业、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与高校的积极合作,以高校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企业的市场资源为依托,为人才需求专门定制培养方案(时间应在1—2年,远较短期培训长),制订课程学习和实践计划,形成对金融市场与产品、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系统性知识与理解。因为当前的高校或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这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新招聘优秀毕业生与入职时间较短的优秀员工,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不囿于专业思维限制,迅速成长为企业发展所需的复合性人才。

另一方面,采用学院独立培养的方式。无论是前述的短期培训还是较长阶段的校企联合培养,实际都是在人才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知识补充,两者知识体系可能难以达到较完美的融合。采用学院独立培养方式,可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接受金融基础、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知识与实践学习,通过2—4年的职业教育或高校教育,成为互联网与金融知识体系相融合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但学院独立培养也存在周期较长与互联网领域变化速度快的衔接问题,可能在知识体系设置上既要看到目前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40429.

[2]李冰.互联网金融上演“吸人大法”BAT、传统金融机构成“黄埔军校”[EB/OL].中国资本证券网,20150815.

[3]邱悦兰.互联网金融人才将成今年“新宠”[EB/OL].名城新闻网,20140213.

[4]潘晓娟.互联网金融兴起,“捧红”跨界人才[N].中国经济导报,20140918(B06).

[5]柳凌燕,等.探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4(11):68—69.

[6]陈健.沪互联网金融发展意见筑牢人才基石[N].上海金融报,20140812(A14).

[7]胡维.大数据时代的非现场监管[J].中国金融,2015(17):85—86.

[8]白硕.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监管创新[J].中国金融,2014(15):37—38.

[9]张宁.人才匮乏成互联网金融恶性肿瘤[EB/OL].速途网,20150104.

[10]莫易娴,刘仁和.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4(6):66—68.

Discuss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Frequent Internet Finance Incidents in China

XU Jinxi1, 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2.Business Institut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events such as the platform runaway, product violation, ignoring the risk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the lack of relevant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factor.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related to talent development, analyzes all kinds of talents demanded by the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Internet financi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s such as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college cultivation etc.

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 talent demand; talent cultivation; versatile talents(責任编辑:朱岚)2017年8月第36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ug.2017Vol.36 No.8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互联网金融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