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水库地区b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17-09-08 02:49于俊谊马起杨
山西地震 2017年3期
关键词:震级震源水库

于俊谊,马起杨

(浙江省地震局,浙江 杭州 310013)

·地震活动性·

珊溪水库地区b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于俊谊,马起杨

(浙江省地震局,浙江 杭州 310013)

对2002年至2016年10月珊溪水库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研究区域b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水平向和垂直向b值不同的变化范围,不同区域存在b值的高、低值异常;2002年至2014年6月,研究区内出现低b值异常;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总体呈现东南端高、西北端低的b值异常。研究发现,该地区ML≥4.0的地震主要发生在高b值与低b值的过渡区。

: b值;珊溪水库地震;时空分布

0 引言

珊溪水库位于温州—临海拗陷带的南部,水库地震序列由NW向双溪—焦溪垟断裂右旋走滑的主破裂,与NE向南浦—焦溪垟断裂、NW向东坑—章坑断裂、NEE向岩上断裂等多个次级破裂共同作用的结果[1]。珊溪水库地震序列具有成丛、成组分布的特点。该地区发生过三次较为集中的震群,其中,2002年7月28日至9月中旬,发生ML≥2.0地震25次,最大地震3.9级;2006年2月4日至年底,发生ML2.0以上地震270次,最大震级4.6级;2014年9月12日到2015年年初,发生ML≥2.0地震246次,最大震级4.4级。震中集中分布在水库淹没区及两侧沿岸,呈现NW向展布的优势方向,与双溪—焦溪垟断裂的走向相近。

2002—2006年,浙江省地震局在珊溪水库地区建成密度较大的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了大量地震资料。针对该区域内的震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拐角频率对地震序列的依赖性研究[2]、震源参数研究[3-4]等,为该区域地震发生、发展提供理论解释。b值主要用于描述地震震级频度特征,反映大小地震之间的统计关系[5-8]。利用b值、应力和地震震中分布间的关系,通过b值空间分布特征评估目标区域未来强震的发震概率。文章通过分析珊溪水库地区b值时空变化特征认识区域地震发生规律。

1 数据资料与计算方法

1.1 研究选用资料

目前,浙江测震台网有71个测震台站,其中19个为邻省共享台站。水库库区30 km范围内有8个测震台,分布较均匀,数据质量较好。分析选用地震震中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2002—2016年珊溪水库地区地震震中和台站分布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epicenters and stations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from 2002 to 2016

2002—2016年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如第2页图2所示,平均震源深度为3.8 km。其中,震源深度2~5 km的占69.2%,小于2 km的占13.6%,大于等于5 km的占17.2%。

图2 2002—2016年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直方图Fig.2 The focal depth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from 2002 to 2016

1.2 研究方法

震级下限Mc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精度的影响较大,采用“最大曲率”MAXC方法[9]得到目标区域在不同时段的最小完备性震级。在研究水库地区b值空间分布时,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分割。若网格过小,单个网格内的地震个数过少会使b值计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若网格过大,会使研究区内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10]。对研究区以0.02°×0.02°的大小进行网格化,以网格节点为圆心,0.02°为半径的圆作为统计单元,对每个单元内的地震分别进行计算。在垂直向,沿双溪—焦溪垟断裂截取剖面,将剖面按1 km×1 km的大小进行网格划分。以网格节点为圆心,1 km为半径的圆作为统计单元。为确保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对统计单元内地震样本数少于80个的进行舍弃。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每个单元的b值,作为该统计单元中心点的b值,得到b值空间分布。

2 研究结果

2.1 2002年1月—2016年10月珊溪水库库区b值空间分布

按照上述方法,对2002—2016年珊溪水库地区地震进行处理,得出研究区内地震震级与频度的G-R关系(见图3a),得出研究区内最小完备性震级Mc为0.5,b为0.71,a为4.05。图3b展示了运用珊溪水库地区ML0以上地震确定的最小完备性震级,Mc从2002年的1.5下降到2010年以后的0.3以下,说明2002年以来,珊溪水库库区及邻近区域台站数量增多,最小完备震级逐渐下降,浙江台网在珊溪水库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有明显提高。

图3 研究区内地震震级与频度的关系及完备震级Mc变化特征Fig.3 The frequency-magnitude in study area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c(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从第3页图4a看出,水平向b值为0.4~0.85,b值背景水平约0.7,珊溪水库地区中段小震较多,呈现高b值异常区域,西北段边缘及东南段北边缘呈现低异常区域;垂直向b值为0.45~0.85,整个研究区内浅层b值较高、深层较低(见图4b)。垂直向剖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线段AB,在距A点7~10 km、深度1~3 km的区域存在高异常,垂直向上沿整个剖面在深度6 km以下不同区域存在低b值异常区域;距A点8~10 km、深度7~8 km处存在一个较明显的低异常区域。结合b值空间分布特征看,大震主要发生在高b值和低b值过渡区。从地震活动特征看,是小震活动较强区域逐渐向地震平静区域的过渡带。根据b值大小与应力高低成反比的特性[11],这一过渡带也是应力逐渐调整的区域。2006年震群的最大ML4.6地震(震中位置27.68°N、120.00°E,震源深度6 km)和2014年震群中最大ML4.4地震(震中位置为119.95°E、27.70°N,震源深度3 km)均发生于该过渡带。

2.2 珊溪水库地区不同时段b值空间分布特征

珊溪水库蓄水以来主要有3次较大的震群出现,分别是2002年7月至9月、2006年2月至12月、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以3次震群为主,对研究区内b值在3个时段内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3个时间段分别为2002—2005年、2006—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6年。

图4 2002—2016年珊溪水库地震b值空间和深度分布特征Fig.4 The b-value spac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pth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from 2002 to 2016

2.2.1 2002年1月至2014年6月b值空间分布

该时段内发生过2次较大的震群活动,基于2002—2005年珊溪水库地区地震,确定研究区内最小完备性震级Mc为1.5,b为0.69,a为2.71(见图5a);基于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珊溪水库地区地震,确定Mc为0.8,b为0.63,a为3.55(见图5b)。前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次数较少,数据样本不足。2个时间段内地震震中位置相近,故将两时间段的地震进行综合b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图5 2002—2014年6月研究区内地震震级与频度的关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of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in study area from 2002 to June 2014

从第4页图6a看出,水平分布上,区域b值为0.5~0.8,b值背景水平约0.68,地震主要发生在水库库区中段和东北段,在震区北边缘呈低b值异常区域,南边缘呈现高异常区域。从b值空间分布特征来看,2006年震群ML>4.0震中所处区域(119.99°E~120.01°E,27.66°N~27.68°N)为高b值和低b值过渡区。垂直方向上,b值范围为0.45~0.95,整个研究区主要体现为低异常(见图6b)。该时间段内大部分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2~6 km处,较大地震次数较多,对应区域出现低b值异常。

图6 2002年至2014年6月珊溪水库地震b值空间和深度分布特征Fig.6 The b-value spac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pth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from 2002 to June 2014

2.2.2 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b值空间分布

基于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珊溪水库地区地震,确定研究区内最小完备性震级Mc为0.2,b为0.75,a为3.84(见图7)。

图7 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研究区内地震震级与频度的关系Fig.7 The relationship of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in study area from July 2014 to October 2016

从第5页图8a看出,研究区域在水平方向上b值为0.4~0.85,背景水平约0.75,地震发生在水库地区的中段和西北段,总体上呈东南端b值高,西北端低的现象。在震区东南端的南边缘存在高b值异常区域,西北端存在低异常区域。结合b值空间分布特征和震中位置来看,2014年震群ML>4.0地震所处区域(119.94°E~119.96°E,27.7°N~27.71°N)为高低b值的过渡区。垂直向b值为0.45~0.85,存在浅层b值较高、深层较低的特点。距A点8~12 km、深度2~4 km处存在高b值异常区。与前述情况相似,较大地震主要发生在低b值向高b值的过渡区(见图8b)。

2.2.3 b值空间特征

从b值空间特征随时间演化过程来看,计算得到的低b值异常区出现向北迁移的现象。2002年至2014年6月,低b值异常区主要在水库地区东南段;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低b值异常主要发生在水库地区西北段边缘地区。这种高应力区域向西北方向迁移的现象,与珊溪水库库区震群沿双溪—焦溪垟断裂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规律相吻合。

3 结论与讨论

运用2002年到2016年10月的地震资料进行计算,得到珊溪水库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在水平方向上,b值为0.4~0.85,水库地区中段呈现高b值异常区域,西北段边缘及东南段北边缘呈现低异常区域;垂直方向上,b值为0.45~0.85,整个研究区内浅层b值较高、深部较低,水库地区垂直向剖面上,深度2~4 km处存在高异常区域,6 km以下存在若干低b值异常区域。

从不同时间段的b值空间分布来看,水平方向上,2002年至2014年6月,研究区域b值为0.5~0.8,在水库地区东南段呈现低b值异常区域;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研究区域b值为0.4~0.85,总体上呈现中段高,西北段低,出现低b值异常区向西北方向迁移的现象。

图8 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珊溪水库地震b值空间和深度分布特征Fig.8 The b-value spac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pth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from July 2014 to October 2016

结合b值空间分布特征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水库地区不同时期ML>4.0的地震均主要发生在高b值向低b值过渡的区域,此区域应力逐渐调整,由小震活动较强的区域逐渐向平静区域推进。高b值区域中小地震活跃并释放能量,应力也随之向低b值区域聚集,当其应力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会发生较强地震。未来珊溪水库地区ML>4.0地震可能主要发生在高b值和低b值的过渡地带。

[1] 钟羽云,张帆,赵冬.珊溪水库ML4.6震群精确定位与发震构造研究[J].地震研究,2011,34(2):158-165.

[2] 钟羽云,朱新运,张震峰.温州珊溪水库ML3.9震群震源参数特征[J].地震,2004,24(3):107-114.

[3] 朱新运,钟羽云,张震峰.地震波拐角频率对地震序列的依赖性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4,26(2):131-136.

[4] 朱新运,于俊谊.基于MATLAB的小震震源参数计算软件研制[J].西北地震学报,2008,30(4):380-384.

[5] 王熠熙,张辉,刘双庆,等.河北平原地震带b值时空变化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15,37(1):188-195.

[6] 易桂喜,闻学泽,辛华,等.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2013,54(6):1490-1500.

[7] 易桂喜,付虹,王思维,等.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J].地震研究,2014,37(3):332-338.

[8] 张琳琳,唐兰兰.新疆天山地区b值时空变化特征[J].地震,2015,35(3):93-101.

[9] Wiemer S, Wyss M. Mapping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frequency-magnitud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J].Advances in Geophysics, 2002, 45(7): 259-302.

[10] Schorlemmer D P, Wiemer S, Wyss M. Earthquake statistics at Parkfield: stationarity of b values[J]. J Geophys Res, 2004(109): B12307.

[11] Schorlemmer D P, Wiemer S. Variations in earthquake-size distribution across different stress regimes[J]. Nature, 2005(437):539-542.

AnalysisoftheSpatiotempor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ofb-valueinShanxiReservoirArea

YUJun-yi,MAQi-yang

(ZhejiangEarthquakeAgency,Hangzhou,Zhejiang310013,Chin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value in Shanxi reservoir area are obtained by processing the seismic data from 2002 to October 2016 in study area. The results mainly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ranges of b-value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re are high-low b-value anomaly in different regions. From 2002 to June 2014, it mainly showed the low b-value anomaly in the study area. From July 2014 to October 2016, it showed the high b-value anomaly in southeast and low anomaly in northwest. It is found that theML≥4.0 earthquakes in this area mainly occur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f high and low b-value.Keywords:b-value; Shanxi reservoir earthquak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1000-6265(2017)03-0001-05

2017-04-09

于俊谊(1982— ),男,山东烟台市人。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P315.5

:A

猜你喜欢
震级震源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出山店水库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大同台的应用与评估
震源的高返利起步
出山店水库
可控震源地震在张掖盆地南缘逆冲断裂构造勘探中的应用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统计关系
同步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