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芳草绿 岁岁柳色新

2017-09-08 04:56潘军雷冯汝汉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指向命题作文命题

潘军雷+冯汝汉

2017年中考作文题更加鲜活,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内涵,也更有利于考生尽情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概括起来,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如下:

首先,从数据分析看命题形式。

从上表不难发现,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相对保持了本地考区作文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在变化中体现了应用性、灵活性。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五种形式并存。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继续稳坐榜首,半命题作文再受命题者青睐,材料作文依然“升温”,且注入了新的活力,话题作文仍退居幕后,选题作文在发展中出现微妙变化。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具体表现在:

一、尝试学科整合,突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点。北京卷小作文第二个题目既涉及到与当今热点的“一带一路”有关的题材,又体现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整合。张骞出使西域,是初中历史中西汉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但是这个史实是以连环画形式出现的,学生要想完成以“講述历史故事,传送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发言稿,就必须读懂连环画的“图”与解说文字,这就体现了对学生理解、分析、提取和概括信息等阅读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凸显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完美融合。

二、全命题作文注入新的活力,富有文学意味的命题增多。有的以比喻为题,富有诗意,能激起考生写作激情。譬如上海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有诗意,有创意,但不失一种人文情怀。有的命题本身就诗味很浓,譬如南京题“无情岁月有味诗”。此类题还有福建题“每个站点都有风景”、烟台题“生活,是一面镜子”、临沂题“借我一双慧眼”、南充题“期待的眼神”、徐州题“平淡中也有诗”、淮安题“向阳春常在”等。

三、 材料作文,依然“升温”。在201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20个材料作文占13.9%,与前两年的6.1 %、10.9%相比,略有上升,仅浙江超过半数的考区是材料作文命题。虽然中考的材料作文未像全国高考的材料作文成为主流,但略有上升也是在逐渐向高考接轨。

四、小作文加大作文,有“星火燎原”之趋势。在201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北京、山西太原、浙江宁波、嘉兴、金华、湖州、衢州、四川眉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设计为“一大一小”的形式。①明显的情境作文,如北京题在同学聚会中描述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游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②隐性的情境作文,如浙江衢州的小作文,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

五、对接阅读题的命题增多。①借用课文名句引出命题。成都题要求考生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开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当代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的第一句,该文入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②概括课文内容作为提示语。丽水题所提供的“你看到我的快乐/就像庄子看到了鱼/你不是庄子/我不是鱼”的诗句点出了“庄子”和“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课文《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这句话。扬州题“良言如春”从“良言一句三春暖”中化用而来,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鼓励学生说良言、行良事、做良人。如此命题,体现了“阅读向写作延伸,写作以阅读为范例”的精神,促进了读写结合。

其次,从题目内容看考查指向。

一、 指向自身成长,展现真实自我。2017年中考作文最热的命题视角仍定位在“我”字上,“我”成了聚焦最多的人物,而且凸显出三个特点:①命题中的“我”多与“成长”有关,以考生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譬如南通题“这里,也是我的舞台”。题目中的“我的”这一限定性词语规定了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表明要写自己,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②地域趋同,即同一省区大多选用了含有“我”的作文题。譬如成都题“当我停下脚步的时候”、巴中题“我不该这样______”、内江题“遇见”等都融入了命题者“立足自我,抒发真情”的思想。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力图创新。譬如深圳题“我的动力源”贴近生活,有新意,有创见,也很有思考性。在这里,自然不是让考生从科技的角度切入,而应从生活、道德等角度着手,探讨某一事物、某种氛围、某个人甚至是对自己的期许……所给予你的行动的力量。此类题还有安徽题“这就是我的承诺”、长春题“我的一次改变”、鄂州题“阳光下,我_______”、滨州题“那一刻,我流泪了”、临沂题“借我一双慧眼”、庆阳题“给我一个______就够了”、邵阳题“______让我怎样感谢你”等都体现了成长的时代主题,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探索成长的奥秘,关注自己人生变化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

二、指向哲理思辨,提高思考质量。受高考作文命题注重考生辩证思维能力考查的影响,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增加了思维的容量,考查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哲理思辩的准确性和力度拉开中考作文的得分差距。譬如,福建题“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哲理味很浓,考查了考生的思辨性。又如绍兴题:你喜欢开始,还是结束? 1.出发,才能到达。2.一本书,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3.大自然中一切的结束,都喻示着新的开始。4.我像是在围绕一个圆奔跑,越接近终点,就越接近起点。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这道题将思辨性和体验性有机融合,在体验的基础上思辨,在思辨中融入体验。另外,2017年北京题大作文第二个题目想象作文、宁波题“往后一小步”、湖州题“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等,也蕴含着思辨性,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三、指向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生活。2017年徐州题“平淡中也有诗”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平凡生活中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所有能触发考生带来灵感的,对考生有美好熏陶的事物,都可以大胆地去写。此类题或指向校园生活,如北京题的两篇小作文、衢州题“给小强或文文写一封信”等;或指向社会生活,如荆州题“邻居”、济南题“醒来”、内江题“遇见”、德州题“车站”等;或指向精神生活,如烟台题“生活,是一面镜子”、宁波题“往后一小步”、绵阳题“一棵小树”、常州题“围墙之外”、宿迁题“网里网外的世界”等。这类题贴近考生实际,关注现实生活,考生如果一心只读课内书,两耳不闻天下事,要想准确把握题意,写出佳作就不那么容易了。

四、指向交流倾诉,鼓励个性表达。指向交流倾诉,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大量出现在2017年的命题中。譬如连云港题“大声说不”有利于考生倾吐内心的真实声音。又如衢州题“给小强或文文写一封信”属于“交际语境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还有邵阳题“______让我怎样感谢你”、湘西题“你是我最______的人(牵挂、感激、敬佩等)”、镇江题“偏偏是_______(你/我/他/她/它)”等。

五、指向品德修养,熏陶思想品质。2017年的作文内容明显出现了从以往的关注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大的角度向“道德”、“思想”转化的倾向,应该说在升学考试中,考这类作文题目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同寻常的。譬如安徽题“这就是我的承诺”、长春题“我的一次改变”、烟台题“生活,是一面镜子”、日照题“值得珍藏的财富”、宁波题“往后一小步”、无锡题“____是人生的必修课”、淮安题“向阳春常在”、盐城题“给予”、北京题“______贵在真”、青岛题“_______诚可贵”、邵阳题“______让我怎样感谢你”等,都体现了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这一命题思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向命题作文命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初三
初三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