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德育的策略

2017-09-08 09:26毛仁学李木子刘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信念

毛仁学 李木子 刘阳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144-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使德育入情、入礼、入心,把道德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呢?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注重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

二、尊重学生人格,提高“自教”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班主任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班主任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設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

三、满足道德需要,发展健康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四、注重情感培养,促进道德信念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信念
为了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发光的信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信念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