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高效的古诗教学

2017-09-08 11:08张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雨伞荷叶古诗

张丽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意深邃,韵味无穷,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令读者百读不厌。但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在学诗前缺少对整首诗歌的初步感知,有时会造成理解和感受缺少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也难以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认为根据具体诗文,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四、倡个性,巧迁移。

一、知诗人 解诗题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发。”诗歌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如:了解唐末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杜甫在《春望》中所表现的萧条的景象和悲凉的心情;了解了宋朝历史后,就容易理解陆游在《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关于诗人经历,古诗创作,是诗人的独特经历感受、思想情感的文字化。每一首古诗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不了解李白当时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理解《独坐敬亭山》中诗人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那份相知;不了解贺知章的人生经历,就很难体会《回乡偶书》中的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难以理解诗人熱爱家乡的感情。诗人及古诗背景资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动手收集,给孩子们一个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

二、抓字眼 明诗意

古诗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关键的字眼,由字解句,再由句明诗。在教学《赠刘景文》中,我是这样做的:“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多读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意思,来考考大家,这首诗是写到了哪个季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秋末冬初”并板书。“既然写的是秋末冬初,我们一定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么具体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A、受是指秋天已过冬天刚到的秋末冬初时节B、解“荷尽已无擎雨盖。”(1)什么是荷尽,尽(完,指凋谢 )(出示图片)——由此带出:初夏—盛夏—秋末冬初。在初夏时节,荷叶是怎么样的呢?你们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示 生齐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盛夏时,荷花怒放,还是用杨万里的诗来形容,那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 生齐读)现在到了秋末冬初又是怎样?出示衰败的荷叶,你看如今只剩下枯枝败叶,所以作者说:“荷尽已无擎雨盖,”理解“擎雨盖”指荷叶,擎,用手做一个动作,看看这个字,下面是个手,向上托,雨盖,原指雨伞比喻荷叶就像是撑开的雨伞。课件出示,“荷叶田田,”你觉得像什么?多像向上撑开的雨伞啊!下雨了,老师给其中的一片荷叶来一个特写镜头,你们瞧,点点水珠都被撑在了荷叶上,能像雨伞一样撑住雨点的就是荷叶啊!师补充:到了秋末冬初,荷花谢了,已经看不见像雨伞一样撑起的荷花,只剩下了枯枝败叶。(2)理解“菊残犹有傲霜枝。”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是写秋末冬初呢?为什么说可以从这里看出来呢?用同样的方法理解:菊残(凋谢的菊花)犹有:还有(平时碰到有不理解的内容,你是如何解答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还要会根据词语来选择合适的解释傲:A坚强不屈的样子 B自高自大 如:傲然挺立,霜: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才会出现,早上起来,看见那地上白白的一层,天越冷霜越厚,(看课文插图)当时天气怎样?

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菊花谢了,还剩下枝条傲然挺立着,不怕风吹霜打。傲霜——寒霜。师小结:在古代,菊花和荷花都是品性高洁的代表,时至今日,人们还是对荷花和菊花情有独钟,说品德高尚的人是“出淤泥而不染”,说性情恬淡,不争名利的人是“人淡如菊”。(齐读这两句)(3)理解“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说明都成熟了。荷叶原来像撑开的雨伞,如今全都枯败了,再也无法遮挡雨水,菊花也凋零落尽,然而它的残枝却带着孤风傲骨,挺立于霜雪中,也许有人会觉得萧条无味吧?可苏轼是怎样却说:“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橘经爱住初冬严寒的考验,不仅枝叶依然,显出盎然生机,而且结出色形俱佳、味道鲜美可作馈赠礼品的果实。(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苏轼对刘景文说了些什么?就像对老朋友说话一样 。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三、想意境 悟诗情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2、复述入境。把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融进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体验,较自由地走入诗歌境界。3、表演入境。有些诗歌,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较“实在”地构建起一个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天地,让学生似乎直接进入了诗歌意境,如《小儿垂钓》等。

在学生进入诗境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倡个性 巧迁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古诗教学中,我积极加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倡导个性,迁移运用,认真思考,探索创新。

如在教学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的内容画成图画,领略其中优美的意境。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少离家老大回)中,我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发挥想象,排成课本剧,将古诗内容呈现出来。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我让学生试着唱一唱或说一说,用流行歌曲、戏曲、小调、或用快板都行,只要敢于尝试。在教学李白《赠汪伦》中,我让学生结合相关民间传说,将其改写成富有情趣的感人故事。每当学完一首古诗后,我经常设计这样的作业:学了这首古诗,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改一改,背一背,说一说……可以选择一项或几项你所喜欢的来做。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倡导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同时还将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教学放在了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进行。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用“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我在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后,问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在学完《两只黄鹂鸣翠柳》后,问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等等以便进行拓展阅读。在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诗”的教学:如学习杜牧的《山行》时,收集历代写“秋”的诗,积累欣赏;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组诗共60首,分成“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可以推荐阅读,广泛涉猎,了解古代农村生活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之后,我启发学生进行一些富有创意的实践:如学生自己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为自己出诗集、写读书笔记、办诗文报、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说,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与成就。

这种“四步曲”古诗教学模式能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雨伞荷叶古诗
荷叶像什么
雨伞树
“拟古诗”之我见
雨伞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荷叶圆圆
雨伞的“家”
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