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母语现象》读书报告

2017-09-08 16:31康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康婧

《近母语现象》这篇文章作者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Antonella Sorace。此文于2003年发表,收录在2005年出版的由牛津大学布莱克威尔编纂的《第二语言习得手册》一书中,属于第二部分“能力与表现”,页码104—120。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世纪之交,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多学科交叉的前景日趋显著(乐眉云,2001),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也变得十分广泛。笔者认为《近母语现象》这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亦是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机制研究与二语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的交叉。这篇文章的作者综合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判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提出“任选性现象”问题并实际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近母语现象。文章中的例子多來自以意大利语为母语的近母语研究,另外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英语、法语和荷兰语。[1]

一、文章摘要

笔者认为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节简介;第二节对近母语现象已有的看法和实验证据;第三节至第五节从任选性的角度对不同语法及人群的近母语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在儿童的语法和成人中介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同时提出了制约任选性的因素,并且讨论了二语中的任选现象;第六节结论。笔者主要关注了属于第三部分的第三节,关于任选性现象被证实既存在于语法的成熟期也存在于语法的发展期。[2]

1.第一部分:简介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第一节,主要提出了在当代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普遍语法(UG)仍然制约着习得过程?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鉴于成人可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依靠一般的认知能力, 尤其是如果UG 由于成熟原因在到达了一定年龄后停止运作。并且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两个语言习得有二个明显的差异:第一,初始状态,二语习得者即成人最起码已经掌握了一门其他的语言;第二,最终状态不同,不像一语习得的儿童可以达到完美掌握任何一种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的语言,成人学习者都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缺陷,就算某些人可以像母语使用者一样使用语言,但他们的知识呈现方式跟母语使用者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最终状态(final state)的差异究竟有多大,作者认为对二语习得的最高成就——近母语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进行研究就能回答二语习得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最稳定的状态(steady state),这种最稳定的状态与单语的最稳定的状态是否有量和/或质的差异,以及它是否受到UG的制约。本文亦提出了非母语使用者的大多数人会习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存在于一语中,而且存在于二语中。这种能力常常以种种非明显的方式区别于单语一语习得者。而任选性现象(optionality)——本文的中心焦点——就是用于描述近母语现象特征的其中一种非明显的方式。

2.第二部分:对近母语现象的看法和实证研究

这一部分为文章第二节,主要综述了已有的其他研究者对近母语现象的看法和实证研究。虽然现有的近母语研究往往支持多种(甚至是矛盾的)的结论,而且对“普遍语法的约束行为”和“近母语现象”的具体定义缺乏共识,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成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整体状态是很难达到单语使用者的总体能力的,二语习得中的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是一种系统性的差异(divergence)。现在二语习得面临的问题就是:什么构成这种系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采用什么表现形式?这些形式中的哪一种可以或不可以成为一种自然语法的一部分?

3.第三部分:任选性现象

这一部分即文章的第三至第五节。

第三节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这种系统性的差异之一——任选性现象,并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近母语现象。[3]

首先给出的一个概念就是任选性现象。什么是任选性现象呢?作者引用穆勒1999年的文章,认为任选性可以定义为“一个给定结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换形式,其意义相同,但在形式上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并以英语中从名词性成分移外变形的过去分词和补语标志的省略(见例1例2)为例来进行说明。之后文章表示任选性现象被证明既存在于语法的成熟期也存在于语法的发展期。

例1:a. An articl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e out last week

b. An article came out last week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例2:a. I think that Paul is very clever

b. I think Paul is very clever

其次文章先详述了存在于语法的成熟期的任选性现象。对于母语中语法的成熟期的任选性现象,作者讨论了其中的两个问题及他们的两个解决方案,他们分别是:

问题:1.语法的经济和成本问题;2.可学习性问题。

解决方案:1.任选性变体表达同样的意思,但属于不同的语法,文章中又称其为通用的双语制,或双基假说;2.任选项属于同样的语法,但表达不同的意思,文中又解释为“伪任选性”。[4]

作者分别举例或援引其他研究者的结论来讨论解决方案,并认为两种解决方案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提出了这些问题:作为通用的双语制,或双基假说,是很难看到它是如何拥有被伪造的可能性的?如何明确什么样的证据可以表明,语言使用者是用不同的语法?“伪可任选性”的解释性差异往往十分微妙,无法母语使用者的认同。但同时作者也承认这两个解决方案已经在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选性问题上得到了认可。

之后文章介绍了存在于语法的发展期的任选性现象,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方面。作者分别讨论了儿童语法中的任选性现象以及成人二语习得的任选现象。endprint

对于儿童语法中的任选行现象,作者用“结构建构理论”(structure-building approach)和暂时命名为“低表明性理论”(underspecification)的两种理论来进行了解释。“结构建构理论”主要援引Radford的研究,认为任选性是儿童语言在发展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期,往往会表现出旧的和新的语法功能,两者之间相互交替,直到新的语法分类完成。 而“underspecification”一词没有在当前研究中得到一个统一的解释,这里暂时命名为“低表明性理论”。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大概四五种不同研究者的解释,但不论分歧是什么,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儿童语法的任选性现象会随着儿童语言的逐步成熟而减少。[5]

对于成人二语习得的任选行现象,文章首先对一语和二语的任选性现象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三方面不同:第二语言学习者把已拥有的第一语言作为了任选性现象的额外来源;第二语言的任选性现象往往会坚持先进的能力水平;剩余的可选性,是建立在最终的第二语言实现阶段。之后作者阐述了在先进的发展阶段,包括L2的最终状态,持久的任选性,是一个外语学习者可能无法接触到的数据,二语习得者没有办法大量接触到外语来纠正任选性中的错误语法,所以二语习得中获得的语法比母语语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之后,作者援引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数据来证明不同母语者在习得同一种第二语言时所表现的任选性是不同的,因为他们会让母语和二语的元素相融合,这样的话二语中的任选性的选择会更不容易改变。

第三部分中的第四节主要是作者分析了任选性现象的制约因素,提出任选性现象是有选择性的,它可能会受到作用于句法、语义接口或句法语用的解释性条件(inerpretive conditions)的制约。

第三部分中的第五节主要讨论了二语中的任选性现象和一语中的任选性现象是否有关系的问题,提出任选现象不仅存在于一语中,而且存在于二语中,他们都是因为对相应的语言的接触(expose)不够以及接触的频率不强所致。

4.第四部分:总结。

本文主要关注多发生在二语最终状态中的任选性现象,其特点有以下几条:

(1)剩余的可选性,是一个差异的类型,出现在在非母语的语法的最终实现阶段;

(2)可选性是有选择性的,它往往会受到语法接口方面的解释性条件,或句法上的接口条件的会影响;

(3)可选性可能涉及更广泛地使用了一个成熟语法的机制;

(4)剩余的二语任选性现象可能与近母语使用者的一语语法中产生的任选性现象有关。

另外,作者还总结了本文中的剩余的任选性现象所讨论的例子均涉及一语和二语的对比,但由于在二语发展的所有阶段都会产生迁移效应,任选性现象也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语言输入和语法功能的相对标记性特征。作者认为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深化对本地和非本地的语法的任选性的认识。最后,作者指出虽然从已掌握的研究要素中可以看出近母语的语法是和单语语法有所不同的,但是仍属于普遍语法的范畴之内,之后以五个例子来说明上述观点。

三、读后评价

本文主要讨论了近母语现象以及从任选性现象角度研究近母语现象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文主要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整理,将各家结论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串联,虽然有的问题没有结论——因为至今学界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将多种观点罗列在一起,让该问题的已有看法一目了然,帮助其他人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或是指明了以后研究的方向。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其实对近母语现象没有什么系统概念,只是在2010年11月30日听过南开大学石锋教授的关于“第二语言的元音习得”的讲座,那之后笔者就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了一个概念:无论二语习得者多么努力,他所习得的语言只能无限接近目的语而无法与目的语完全相同。在读过这篇文章以后,笔者明白了这种情况叫做近母语现象,同时也对其中的任选性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更加能够认识到,要求二语学习者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只有部分学习者能达到近母语者水平,这些人几乎无一不是从广泛、多样的二语输入、得到包含一定修改的正确的反馈、对语法形式的关注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中获益,当然还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这就给了我们对外汉语教师一些启示。首先,要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学习动机。成人学外语的动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带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使用目的语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怀有浓厚兴趣,希望能去该国学习、工作或居住。由于具有这种综合性的愿望,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对自己学习外语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怀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外语,而是为了某一方面的实际功效。例如在许多旅游圣地,为了能更好地向外国游客兜售商品,许多目不识丁的老大娘努力学习英语口语。这些功效性愿望本身常会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旦愿望的实现受阻,学习者的动机就会立刻发生动摇。但很多情况下,第二语言习得者会同时具有这两种动机。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者本身已有的动机,并不断刺激使之进一步增强,坚定学习者的信心。

其次,要严中有松,松中存严。对学生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准确性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但是不能过于苛刻。教师要有一个意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近母语水平,太过严格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在有的方面要求不严的时候,则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学生以为老师要求不严就是代表这方面可以不重视学习。

第三,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来进行不同的学习重点划分,让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大量接触正确的目的语,随时纠正任选性现象所带来的语法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高效率地习得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乐眉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多学科前景[J] .外语研究, 2001,第4期.

[2]王立非.国外二语习得研究新进展[J] .国外外语教学, 2002,第2期.

[3]魏洛书.成人二语习得研究[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3(1).

[4]Muriel Saville-Troike.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79-180.

[5]劉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218-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母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