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17-09-08 07:47赵淼周懿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图书馆

赵淼+周懿琼

摘 要: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图书馆阅读推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思路与设想。

关键词:图书馆 阅读推广

引言

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1]在当代社会,图书馆不仅要为人的学习提供条件,更要为人的学习创造条件,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最具活力的服务,是图书馆在促进人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启迪心灵上积极有益的探索,反映了图书馆在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的自觉。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综述

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起步较早,发展更快。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会成立以推广阅读为核心使命的国会图书馆阅读中心,推动形成“全国读者年”“国家阅读推广伙伴”“一书一城”“大阅读”等活动。英国于九十年代发起“阅读起跑线计划”,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逐步开展起来,1997年,国家九部委组织实施“知识工程”提出“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2000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在《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强化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不断提高阅读服务效能。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从阅读知识的讲座、培训,到经典解读、艺术赏析;从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到真人图书馆、晒书交友会;从健康养生、儿童教育到文学探讨、时政研究;从“书香中国”系列到“彩云之旅”联盟,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类型阅读需求,全面帮助读者提升了阅读素养和阅读水平。

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

1.知识与学习新型关系的构建

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中提出“图书馆是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阐释了知识以图书为媒介,通过人们的学习——阅读进行传递交流的现象。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信息、知识的结合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促进人不断地学习、掌握、运用新的知识,进而推动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形成发展反映了当代社会知识与学习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知识与学习新型社会关系的构建。

2. 满足需求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指出: “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从社会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图书馆阅读推广正是在人对知识、对学习知识需求引导、推动下逐步形成发展。需求本身无法满足自己,只有借助于外在、现实的方式、行动来满足自己,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纵观图书馆从封闭到开放、从面向部分到均等服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推广的发展历程,服务形态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阅读推广的过程,反映需求在实践中满足,需求变化支配实践发展的客观分规律。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满足人们求知需求的社会行动、社会实践,是图书馆作为实践主体的力量发挥、运用、展现的过程,也是人的实践中内含着、折射着一种力量。

3.需求满足的社会化过程

图书馆是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公共产品,其存在是人们利益的诉求,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它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化过程,是图书馆以自身的力量为媒介和手段对外界客体的力量加以利用,帮助人们克服天赋不足或先天条件的制约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利益的社会协作过程。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提供公共服务本质上是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合社会互动关系,形成不同社会主体间相互协作分工,有效地解决人对知识、学习的需求与满足能力不平衡的矛盾,满足更多人需求,实现其利益,增加整个社会福利和收益。

三、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意义

1.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提升的需求,对教育、文化的需求,正在需求侧形成动力,只有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满足了需求侧的结构性诉求,中国的消费转型才能与社会结构的转型相匹配。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图书馆要改革创新和自我变革,要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阅读推广整合优化图书馆资源,深度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变静态、被动为动态、主动,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结构变化。

2.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大幅下降。人口变化趋势意味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人口红利将丧失,我国人口战略也从数量控制转向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图书馆要积极主动的开展阅读推广,促进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相互增长,促进人与知识的结合与运用,提升人口素质,特别是适龄劳动人口素质,实现人口战略的转变。同时,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

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东调研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是推进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获得感和幸福感。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使更多的人群获得公共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另一方面,使迁移的人更好、更快的融入城市,融入社会。endprint

4.应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变革

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人的阅读方式阅读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数字阅读,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阅读方式、阅读行为,既是图书馆工作面临的挑战,又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契机,需要图书馆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平台建设、渠道建设、丰富提高数字阅读内容,通过阅读推广降低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提升人们利用信息与学习知识的能力,加快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进而提高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能力。

四、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工作重点

1.知识体系、知识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对海量的知识进行加工,形成便于学习利用的知识体系、知识群。加快图书馆立法工作,完善出版物呈缴制度,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加大文献购置费的投入,在制度上、经费上保障文献收藏。在文献收藏中要做到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既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又要满足阅读由浅及深的递进需要。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发挥图书馆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加工,建设有利于阅读、有利于学习的知识体系、知识资源。

2.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4],是由阅读动机决定,由阅读主体与客体构成,在感知、理解、表达、评价、运用、创新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渐进过程。图书馆根据不同群体阅读活动规律,开展组织活动提高人的阅读能力,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图书馆要培养阅读兴趣、营造阅读社会环境和氛围,在阅读行为引导与阅读行为模仿共同作用下形成主动、被动阅读动机;围绕提高阅读能力开展系列阅读活动,做好主题策划,根据不同的人群呈现的不同阅读特点,选择更好的书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做好培训规划,以文献选择、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习惯为重点,对不同群体,特别是有阅读障碍的弱势群体要有针对性;做好活动反馈与评估,不断改进的方法、形式和时空条件,提高培训效力、阅读效果。

3.构建顺畅、便捷的渠道

图书馆要创新理念、融合新兴技术,突破受时间、空间、形态限制的传统的读者与书籍交流方式,构建更加順畅、便捷的渠道,使人有效率、低成本地获取知识。增加图书馆建设投入,数量增加和合理分布,缩短服务辐射半径。设立自助借还系统的阅览室、流动图书室等形式多样的延伸服务网点,使图书元素进一步融合在人的生活中。以“互联网+”理念,构建图书馆虚拟空间,加快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开发应用手机App,方便读者及时获取资源,满足数字阅读偏好读者的需求。注重渠道的双向交流,图书馆要做好大数据分析,向不同知识需求偏好的读者主动推送书籍。

此外,图书馆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在组织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形成对社会需求及时响应而富有弹性的公共机构,为阅读推广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结语

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面,在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应用的学科和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很广,笔者通过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和作用,希望能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书馆联盟 《公共图书馆宣言》 1994年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王余光. 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图书情报知识》[J]. 2005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去图书馆坐坐
图书馆
图书馆里送流年
图书馆
夜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小惊喜
图书馆 Library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