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背景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09-09 15:34曾旗靳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中小企业

曾旗+靳婷

摘要:知识产权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证明,同时又是其在市场“存活”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知识产权背景下分析了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和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加快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策

一、背景和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是创新发展,其核心是知识产权。“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力显著增强,2016年,河南省累计申请专利94669件,累计授权专利49145件;运用效益快速提升,“十二五”时期,河南省专利质押融资额为19.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28%,惠及企业99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200家;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河南省共处理侵权假冒案件1426件,其中专利侵权案件立案557件,较2015年均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步入“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河南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与人才创新之间的关系日渐被企业重视。随着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的推进,以及河南省加快实施“知识产权+”七项工程,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知识产权背景下研究河南省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加快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及创新发展现状

(一)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1. 知识产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2016年河南省获批建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政策上,出台了《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保护等相关措施,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河南省知识产权总体上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存在“创造成果数量少、创造质量和效率低”的现象。截至2017年,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17位,较去年下降了1个位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河南省知识产权“增量、提质、突破瓶颈”方面任务繁重。

2.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低缓

如图1所示,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发展平稳,变动趋势平缓,近两年小幅下降。2013~2015年知识产权流动水平下降,指数由0.228下降到0.134,说明知识产权的引进、市场交易和服务水平等相关发展不成熟、不稳定。从产出水平、流动水平和综合绩效三项指标看,河南省知识产权水平指数呈现平稳增长,产出水平较低,综合(经济、社会、企业)绩效相对较高。

3. 知识产权创造潜力与北京等领先省份差距较大

如图2所示,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潜力各项指标呈现均衡发展态势,但与北京等领先省份差距较大,尤其在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及企业创造潜力方面,主要是因河南省所处地理位置及所能吸引到、利用到的优势资源(主要是人才)较少。但近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

(二)创新发展现状

1.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据统计数据,河南省中小企业45.9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98%,从业人员1307.49万人,实现增加值22007.32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9.45%。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河南省扩大就业、人才储备的主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力量。同时在经济新常态的转型期,河南省中小企业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体和生力军。

2. 企业创新投入增加,创新发展有一定的基础

在创新发展引领下,河南省中小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科研人员和科研投入不断增加。仅2015年, 全省中小企业获得专利项目数9483个,同比增8.11%,科研项目共计13943个,科研费用投入总额达319.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6%、3.05%。截至2015年年末,全省中小企业拥有科研人员15.01万人,全省中小企业创新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3. 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5年,全省52510家中小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带动就业人员432.65万人,实现增加值7928.90亿元,营业收入35571.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7%和28.51%。产业的集群发展促使企业之间通过共享信息、技术和渠道等形成协作效应,已经成为引领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4.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好

根据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管理办法,2014~2016年河南省共有57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经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企业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优先支持其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且2017年“两会”提出要多措并举减低成本,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由50%提高到75%,缩短企业的投资回报期,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前景良好。

三、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及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低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压力、核心技术和成本困境,支持高端技术的资源薄弱,科技技术创新创造供给不足、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知识产权数量明显偏少、质量相比差距较大等现实,难以通过知识产权向生产力转化形成长久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2.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弱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竞争优势,也面临着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河南省企業管理层往往更多地是对资金、产品等有形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对企业经营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难以直接量化的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管理普遍不够重视。另外,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河南省企业高水平管理队伍的缺乏,增加了企业对知识产权高质量管理的难度。endprint

3. 知识产权运营效益低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知识产权对于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能充分显现。一是河南省中小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弱,很少有像大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充分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二是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化方式,通常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无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专利资源与企业、产业的粘合度不高;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效果不足。

4. 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差

近几年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高,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一是河南省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前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形成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侵权时也未能及时作出反应;二是河南省维权服务水平低,尚未构建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制度;三是河南省中小企业自律意识有待提高,普遍存在“侵权成本低”而去“侵权”,“维权成本高”而不“维权”。

5.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低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人员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是否“给力”。知识产权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河南省中小企业往往在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管理及转化运用、国家政策等方面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辅导。然而河南省尚未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高质量服务机构收费较高,增加了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甚至超过其承受能力,与之相应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综合服务平台较少。

(二)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创新能力不足

河南省中小企业起点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是缺少资源、资金支撑,内部资源不够丰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缺乏支撑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很多技术和设备依赖购买和引进;二是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创新行为更多地集中在对已有技术、产品的改进或者模仿,而缺乏基础性或原始性创造;三是缺乏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面临“人才流动性大”和“留人难”的困惑。

2. 缺乏创新管理

企业的创新发展依赖于企业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企业内部文化,但河南省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完善的创新管理机制。一是河南省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通常在管理过程中放权过少;二是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员工真正的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对管理创新的参与度不高;三是企业领导者大多是老板而非企业家,没有完备的企业规划,或是企业战略定位不当,脱离实际。

3. 融资“难”、“ 贵”

中小企业所具有的“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低、破产率高”等特点成为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普遍存在的根源。经济发展现阶段,河南省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需求巨大,在融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受到其它大企业的挤压,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门槛高,以及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普遍采取严格续贷、联保互保等措施,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压力与风险。另外河南省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银企关系恶劣,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贵”的原因之一。

4. 缺乏国际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的普及,河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迎来发展新契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近距离接触先进技术,获取全球创新资源,通过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科技和人才,加快其自身的成长速度。但目前绝大多数河南省中小企业专利来源单一,技术交流融合度不夠,难以满足企业开拓市场和提升创新高度的需求。另外河南省部分中小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对市场环境不熟悉,也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合作对象。

5. 高耗低效,污染严重

河南省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和材料密集型产品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弱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兴起,河南省“高耗低效,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较高的产能并没有给河南省中小企业带来良性发展,部分企业之间为了高效益盲目进行扩展行动和产量比拼,不但企业效益持续低迷,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16年,河南省去产能取得初步成效,但去产能所涉及的企业员工安置工作、执行效率等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2017年去产能依然是河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

四、河南省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企业开放式研发体系

河南省中小企业在克服独立研发的自身局限性时,一是要加快知识产权引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实现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原始科技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创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高质量专利和专利组合;二是提高河南省中小企业开放合作程度,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必要的要素整合,信息共享,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共同研发,提升解决关键技术的效率和各企业整体研发水平。

(二)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要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营意识,提高企业低碳经济竞争力。河南省中小企业普遍是“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模式,在当今国家大力强调企业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下,河南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些约束性指标,把“绿色”贯穿始终,打造循环型业态:开发前贯彻绿色理念,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节能降耗减排,使用后不危害或者少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三)优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河南省中小企业要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与企业的经营流程融为一体。一是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河南省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应该上升至资产战略管理,制定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专利为导航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二是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支撑知识产权创新和管理能力。河南省中小企业领导人更要有从“老板”到“企业家”转变意识,定期组织企业人员参加知识产权培训或继续教育,增强员工知识产权意识。endprint

(四)拓宽融资渠道

要进一步推进河南省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完善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利用线上大数据等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增信,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发展直接融资,推动有前景的企业上市、发债融资,提高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五)优化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1. 鼓励专利创业创新

对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完善专利资助政策。引导高校院所、科研组织、大型企业将闲置专利向河南省中小企业许可转让,低成本或免费实施专利许可。通过与国内外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互助,帮助河南省中小企业进行专利二次开发及创业。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消零”行动,对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果达到一定水平的河南省中小企业重点培育,推进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政策。

2.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要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快建设河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平台经济将是未来经济业态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产权”,完善河南省专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搭建河南省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基础信息免费或低成本向企业开放,加快企业间通过专利信息共享、协同运用等活动及时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3. 推进知识产权维权及援助工作

深化河南省知识产权援助工作,加快构建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提升维权援助服务水平。设立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基金及产权实施扶持资金;加大侵权惩治力度,推动将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提高侵权成本。帮助河南省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和维权援助工作机制,鼓励河南省相关知识产权社团组织主动提供维权服务,降低维权成本。

参考文献:

[1]張晓燕.河南知识产权回眸“十二五”[J].河南科技,2016(04).

[2]河南省知识产权官网.2016年全省专利执法维权工作会议在商丘成功举办[EB/OL].http://www.hnpatent.gov.cn/home/detail/3/1626.shtml,2017-02-06.

[3]杨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7-01-26.

[4]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去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超2000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近六成[EB/OL].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6/03/28/010629982.shtml,2016-03-28.

[5]谭勇.我省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不断提速[N].河南日报,2016-04-06.

[6]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6/11/25/010685501.shtml,2016-10-14.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中小企业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