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组织模式发展策略分析

2017-09-09 00:26张洁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组织模式互联网时代制造业

张洁

摘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大数据迅速传输和快速处理等。它的这些特征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主要研究了互联网从几个方面对传统的制造业的企业模式带来冲击,如企业官僚制、层级制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探索自身生存发展的道路,以及企业组织模式的变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企业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即在企业内部各组织之间建立信息化的系统、灵活的组织、用智能化代替员工提高企业制造的精准度、缩短企业的层级、缩短价值链的流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模式才能在网络化的大潮下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组织模式;变革策略的分析

一、引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把大家带到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虽然我们仍处在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各种技术的应用都不太成熟,但是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如大数据传输、云计算、社交媒体等,这些新技术的兴起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渗透,这种深远的影响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互联网时代企业进行变革提出一些方法,企业组织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发展。希望能给本土企业的组织模式变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冲击

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模式是金字塔式的,其主要组织形式是职能制和科层制。金字塔的最顶层是企业的董事会或职业经理人,中层是企业管理者,而处于企业底层的是企业的员工。其优点是权力集中、结构严谨、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便于控制和监督等。这种优点给企业的早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层决策者可以用金字塔模式维护组织中领导高度权威,各级组织各司其职。然而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有巨大灵活性,而传统组织如死水一般没有活力,各部门也各自为战缺乏合作,其森严的等级制导致其横向信息传输困难,命令从顶端到基层员工也耗费大量时间,管理者的职能脱节,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由于他们只注重产品数量,而忽略对质量的监管,从而导致企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低下。职能分工,标准的作业流程也限制了员工创造性的发挥,这也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对传统层级制的冲击

传统的金字塔模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主要通过直线式的方式传输信息,企业的信息传输是经过企业各个层级逐步向下传递的,这肯定影响信息传输的速度,信息传输的环节越多信息传输的速度越慢,决策者获得最新信息时间越长,组织的灵活性必然会收到极大约束。信息由最高决策层经过下面各层传递之后有可能失真,因为每个层对决策信息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层级越多失真则会越大。其次各个组织之间很少进行沟通,这也导致了企业横向组织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各个平行组织各自为战,把自己伙伴视为敌人,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在灾难。各个组织之间勾心斗角就不能做到信息共享更不可能互相帮助了。在互联网时代金字塔组织模式表现出以下缺点,首先,处于企业最前沿的是基层,他们是最早的信息接触者,信息以他们为起点逐级向上级传递,在这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必须经过很多层级,信息的逐层传递降低延迟了决策层接受信息的时间,使决策层不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做出决策调整部署;其次,是信息失真,决策信息经过层层下达会失去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使得下级不能完全按照决策层的意志执行。最后,最高决策层不能获取全面的信息,这对最高决策层根据内外部形式做出正确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没有全面掌握自己的本身实力和市场的形式,可能会对自己能力做出错误的评估,造成战略决策的失误。

(二)对传统中心化组织的冲击

什么是中心化,中心化就是领导者高高在上,领导者发布任务、指令的方式通常是机械的,不给下级提出疑问的机会,下级的想法一般都会被上级否定。把领导权威作为企业管理的灵魂,却忽视了员工心理诉求,领导者听不到员工的诉求,就无法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必然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这种组织一般都缺乏创新,把员工当机器,必然收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这种通病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是普遍存在的。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这些企业显然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渐行渐远,这些被时代抛弃的企业员工的不满意度逐渐增高,员工的流失率逐渐增加,企业的利润也一年年的减少。如三株口服液、爱立信等就是因为中心化原因而成了时代弃儿。

(三)对官僚制组织形式的冲击

在“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官僚制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把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其次是严密的等级制度;再次是对企业各种制度规则的遵从;最后是对人进行非人格化的管理。这在传统的生产关系中无疑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保障。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熟练程度,严密的等级制度使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严密的规则限制了员工在工作中随意性,非人格化的管理使员工在高强度下工作,这对提高产品的数量有一定帮助。但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生存的核心在于不断的创新,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对顾客消费心理的把握,企业员工队伍稳定决定了员工的忠诚度以及员工工作的使命感。这种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有着巨大冲击,如果处理不好员工与企业关系,员工通过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后跳槽的概率越来越大,因此只有把握互联网时代员工的心理走向才能更好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工厂这种工作时间长而又枯燥的工作,企业更应关注员工的各种表现。

三、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组织模式变革的策略

(一)建立柔性化组织

就像小米CEO雷军说的,小米成功的原因在于专注、口碑、极致和快,快也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之一。所以企业应建立灵活的组织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例如建立柔性化的组织,柔性化组织具有扁平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例如海尔把整个企业分解成小的自主经营体,以加强企业的灵活性。首先这些组织模式都减少了组织的层级结构,加速了企业信息流通和传递,进而间接加速了企业高层信息的决策速度和下属的执行速度。企业层级的减少也会降低信息传递失真率,有利于下属的准确执行。其次是打破了组织的封闭性,扩大企业接受内外部信息面,使企业可以全面的综合内外部信息,增加企业对市场的了解进而增加企业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扁平化也有利于企业迅速响应顾客的需求,随客户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及时的改变。

(二)建立现代化的工厂

传统的机械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那种以工人数量定产量的时代已经过时。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的价格在逐渐升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小,信息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式。首先,企业要更换掉老旧的设备,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用智能化的设备减少企业对人力的大量依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增加操作的精准度,提升产品的质量。其次,企业要建立网络化资源管理机制,使企业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恰当的方式投入生产,同时通过这种网络化的资源管理机制迅速了解资源储量以及未来的需求量。最后,企业应为工厂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以员工导向的企业文化

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只注重员工的服从,通过强制的命令来迫使员工的服从,通过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制度规则尤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员工是工厂的主人,应该使员工从内心产生自律性,从内心认同企业,这就需要适合企业的组织文化。适应企业发展的组织文化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还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培养。所以企业建立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文化,在员工入场时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定期开展一些娛乐活动,以改进员工的生活节奏,在员工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响应的企业文化培训和回访,同时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员工以惩罚。对员工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为未来职位升迁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瑞敏.颠覆式创新再造海尔[J].企业界,2013(02).

[2]张瑞敏.海尔创新没有回头路[J].新远见,2013(07).

[3]李禺默.解读海尔的商业模式[J].经济关注,2015(03).

[4]姜奇平.海尔模式的背景于核心价值[J].互联网周刊,2012(04).

[5]高贤峰.海尔模式:制度于文化结合的典范[J].山东经济学院,2013(03).

[6]倪杰.管理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模式互联网时代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民用飞机项目强矩阵组织模式初步分析与探讨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