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2017-09-09 13:15周小静
关键词:时效性初中信息技术

周小静

摘要:信息技术是21世纪以来兴起的高端技术之一,当代中学教育要想跟紧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不论是在当今时代的生活中,还是在未来学生们的工作中和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效性;轉变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87-1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未来世界信息互通的主要呈现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我们的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奠基阶段,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成为我们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维,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思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结合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特点,利用分层教学理论安排教学活动。

1.根据学情合理确定学生分层

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分化现象。例如:在《共享网络资源》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记事本写自我介绍,并复制到教师机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有些还用符号对文章进行了美化;小部分学生打字速度太慢,甚至还不会打字。通过这个任务的布置,学生的学习层次就依稀可见了。此时,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平时很少接触信息技术,导致基础差,缺乏兴趣,接受能力弱;B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有所了解,学习与操作并不困难;C层次的学生能力较强,信息技术知识比较丰富,有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将分层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分层

例如:在讲《文档编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级别。A层次学生要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技巧。对B层次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初级目标以外,还要熟练掌握图片的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达到精益求精。C层次学生则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要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的调整。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对不同层次学生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A层次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次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C层次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分层教学法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二、转变思维,确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缺乏对这门课的重视,只把这一门课程当做学生们在学习数理化课程之余的调剂课程,甚至出现了语数英等课时量较多的课程占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辅导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们也会在被剥夺信息技术课堂的环境下失去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各个初中任课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课程重视程度,加大教学投入,确保教务处安排的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能够按时完成,每一节课教师的任务也能够有质量的实现。其次,部分院校信息技术设施不够完全,电脑设备数量缺乏或是设备陈旧,在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全覆盖。所以,各学校应该与社会其他部门结合起来,开展帮扶工作,确保初中阶段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完整的信息技术课堂,确保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转变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僵硬,他们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要改善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们就必须要结合多元素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很容易就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们要充分把握这一点,每一节课都为学生们提供至少一个新鲜点,以随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其次,教师们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自主的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些脑海中的设计。因此教师们在课堂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们带着充分的好奇心进行自主钻研,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第三,要为学生们进行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从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等多个方面全面的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效性初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