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9-09 15:21李辉赵嘉仁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

李辉+赵嘉仁

摘要:科技评价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进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当前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无法很好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支持。立足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现状,文章分析了高校科技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评价;科技创新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描绘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即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良好的科技环境和科技评价制度,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持久的动力。一般来讲,科技评价是对科学技术工作的价值进行评判的活动,其核心和关键是“价值”。高校科技评价主要是指对高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成果价值进行鉴定和评价,其对高校办学行为具有显著的引导作用,既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指挥棒”,又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工作日趋成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力地激发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国家的科学发展问题发生转变,高校的自身发展模式也面临调整。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且兼具操作性的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短期轻长远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一方面科学研究处于迅猛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浮躁的学术氛围。许多高校都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必须产出一定数量的论文、专著、专利、教材和科研项目,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一些教师为了达到年终考评和职称晋升的要求,低水平重复科研活动层出不穷,原创性成果缺乏。一些高校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成果数量,甚至将大课题拆成小课题,或将大论文拆成小论文。这种“学术GDP”导向的科研环境催生了大量弄虚作假行为,如代发代写论文、代办专利申报等现象日益猖獗,正在形成一条完整隐秘的地下“产业链”,严重损坏了学术研究应有的神圣和尊严,带来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科学研究是一种持久、持续的活动,需要有探索未知的兴趣、刻苦专研的毅力和承受失败的耐力,切忌短期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勇气。浮躁的学术氛围打乱了高校学术研究该有的节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追求职称晋升、工资提升和福利改善,“短平快”发表论文,“眉毛胡子一把抓”申請各类项目,没有深入思考学术研究的长期基础,致使研究成果“支离破碎”,浅尝辄止,最后甚至连自己都无法说清在何领域对何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功利科研”成为常态。

(二)重数量轻质量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论文发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论文引用率和影响力并不高。这与我国目前科技评价“重数量轻质量”的价值导向不无关系。一些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出于工作程序的简单化和可操作化考虑,以成果数量评价代替了质量评价。对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创新或突破,是否有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无从考核。尽管现在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科研质量难以量化,数量便于统计,因此造成“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的现象大量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尝试不再以简单的论文数量来进行科研奖励,而是以不同影响因子形成的期刊分区对论文实行分级奖励,“985”高校更为普遍。在一些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项目的评价过程中,代表性成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从篇数到影响因子到引用率再到如何引用,评价质量越来越高,已越来越接近创新贡献导向。

(三)重个人轻团队

目前的高校科技评价中,比较注重对团队核心成员的评价,相对忽视团队一般成员所做出的努力,直接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凝聚力,使团队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目前,许多高校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岗位评聘中特别强调科研成果作者的排名。以项目评价为例,过分强调项目主持人或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百人千人等头衔的获得者。就论文评价而言,只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贡献才被认可。现行的论文评价制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对非第一作者或非第一通讯作者的贡献进行认可和评价。

评价机制缺乏对整个科研团队工作人员的认可和激励,导致人才优势和团队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呈现“散兵游勇”的特征。这种片面强调个人贡献的评价机制无法顺应“大科学”时代的基本要求,导致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脱节,不利于科研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四)重圈子轻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科学研究开始聚焦于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的融合让科学研究可以轻松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在这样的形势下,基于师承关系组建科研团队不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同时,这种模式也间接制约着科研选拔任用机制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基于师承关系的科研团队往往是内向型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学术小“圈子”。

我国高校科研“圈子”现象严重,“近亲繁殖”的不良倾向长期存在。“近亲繁殖”导致正常的学术交流渠道阻塞,研究活动缺乏国际合作,甚至国内合作也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每个大学各自为战,闭门造车,无法在充分交流中提升科研水平。学术圈子也导致学术资源垄断,科研项目评审、结题验收、科研基地评估以及人才头衔评价等长期由圈子内的成员掌控,不仅降低了学术标准,同时也为拉关系、托人情等学术腐败创造了可乘之机。

三、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对策建议endprint

(一)坚持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

高校科技评价要坚持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和协同导向等四大导向。

成果导向强调科研产出要有量的积累,质量导向要求成果具有理论或应用价值,贡献导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协同导向要求科研的合作创新。应逐步建立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三位一体”的科技评价体系,促进高校科技评价实现“两大转变”,即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由注重短期成果产出向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转变。

(二)强调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

在限定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注重对不同质量级别的成果设定不同的评价权重。优秀成果的诞生离不开时间的积累,一些学术研究的绩效短期内无法显现。短期科研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并具有明确的论文、专利等考核指标要求,其不适于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重大成果的基础性研究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所以应适当延长评价周期,设立“评价特区”。建立健全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氛围,提倡“潜心研究、精耕细作”的科学研究精神。

(三)构建鼓励协同创新的科技评价机制

只有鼓励合作与共赢,给予参与者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贡献权重,才可能在形成“学术共同体”中形成“利益共同体”,也才可能产生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在科技评价体系中,不应该只承认第一作者、第一单位,更应该对协同单位做出的贡献量给予充分肯定和重视,而贡献量也不仅体现在论文、专利等成果上,更要强调以“国家或地方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贡献。

评价不能将研究结果绝对化,只对成功者予以肯定。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应该允许有价值的失败,“失败”也是一种贡献。按照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原则,必须对合作者的贡献给予明确的承认。一种可能的做法是由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出台明确的制度规范,由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牵头明确各位作者的贡献比例,并报各校科技管理部门备案。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原则上列在前面作者的贡献度应大于或等于列在后面作者的贡献;二是所有作者的贡献度之和不能超过100%。

(四)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制法规

对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应该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以项目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摒弃传统的导师学生制,将科研人员置于更广阔的科研环境。科研团队随着项目的建立而建立,随着项目的结题而结束。科研人员之间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是协作共进的关系。同时,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评价方案,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专家的评价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保证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确保评价专家按照学术权限和法规程序进行评价。

通过法规的约束,加强诚信建设,抵制不端学术行为的侵蚀,避免各种急功近利行为的发生。加强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公开评价程序、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等。完善评价答辩、公示、反馈、申诉和举报评价制度,健全随机、回避的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四、结语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应注重前期的培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激励制度和环境。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对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优化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于提升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深化高校自身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始终坚持正确的科技评价价值导向,由过去注重“短期、数量、个人和圈子”的粗放式评价向强调“长远、质量、团队和合作”的集约式评价转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改进科技评价机制,各高校也要相应调整评聘考核方式和办法。多管齐下,共同推動高校科技工作释放更大的活力,为我国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迈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金碧辉.高论文量与低引文量带给我们的思考[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3).

[2]杜德斌.高校科技评价应遵循四个“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4(09).

[3]纪勇,周方.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工作的再思考[J].科研管理,2013(12).

[4]张浩斌.高校科技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14(0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