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停滞

2017-09-09 04:06包明齐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蒙古国

包明齐

摘要:当前,蒙古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着非结构性下滑,其中不乏国内政策环境恶化、国际市场不景气、对采矿业过度依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低下、预算赤字率严峻、外债压力超出极限引起各种经济关系失衡等的影响,但这些问题只是在表面上解释了蒙古国经济结构的失衡、产业政策的失误,没有看到其根本原因在于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在矿业技术系统建设之后停下了向以矿业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制造业技術系统进化的步伐。这种产业技术体系的停滞造成了蒙古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

关键词: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进化停滞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常规的特殊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蒙古国经济增长速度忽高忽低,涨落时出意料;另一方面,蒙古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奇特,既非海上贸易国家,也非经济发达状态,却有服务业超前发展态势。而关于蒙古国经济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

Amrita Batchuluun、Joung Yol Lin(2010)认为,蒙古国缺乏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法律保障,使蒙古国采矿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Asel Isakova、Alexander Plekhanov、Jeromin Zettelmeyer(2012)认为,目前蒙古国正进入了大宗商品热潮时期,因此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但盲目的、过于扩张性开采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或有可能带来“资源诅咒”。Tuvshintugs Batdelger(2014)认为,矿业的发展是近几年蒙古国内经济快速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但蒙古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遗留问题。Mandukhai Erdenebileg(2014)认为,蒙古国的地质工作水平较低,勘探设备与技术落后,矿区水资源缺乏等客观问题以及投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蒙古国与外国之间投资关系的扩展。卡娃(2014)认为,虽然蒙古国近几年经济增速较快,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比较显著,工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较差、对外依赖度较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蒙古国产业经济发展问题。例如,于潇(2008)、李晗斌(2009)、乌兰图雅(2010)、李晓绩(2009)、文虎(2011)、张秀杰(2011)。周梅芳,陈小雪等人(2013)、张秀杰(2015)。他们对蒙古国经济发展的观点总结如下:第一,产业结构单一,服务业反常超前发展,工业中矿产一枝独秀;第二,区域经济差距未缩小反而扩大;第三,对外资依赖性高;第四,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环境恶化;第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及人力资源不足;第六,政府债务负担严峻,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汇率贬值严峻;第七,基础设施和技术薄弱、资金短缺。

上述观点只是表述了蒙古国经济增长中的各种表象,而非其经济增长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第一,产业结构单一或者某一个产业一枝独秀现象并不是蒙古国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而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均存在此问题。在经济相对封闭的时代,一国经济结构的完整曾是非常重要,而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发展优势部门实现合理的世界分工和产品交换,完全可以弥补国内供给能力的不足。第二,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是共性的外部条件。各国在危机中表现不同,只能是各国经济内质不同所致。第三,蒙古国的区域差距,实际上只是空间差距,而非经济差距。这是因为蒙古国除首都乌兰巴托外没有形成其他具备区域基本特征的经济区域。蒙古国人口少且集中于首都乌兰巴托,使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率先推进城市化。其他地方则矿业开发深度、规模都不够,农业牧业皆无规模,既无法形成核心区,也根本无所谓边缘区了。第四,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等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引进技术、引进外资来解决。因此,我们认为,蒙古国经济增长特殊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体系进化的停滞。因为,蒙古国的现状正是处于产业技术体系进化停滞的时点。

二、产业技术体系的演进与进化停滞

(一)产业技术体系的界定与演进

产业技术体系是工业部门所有产业技术的集合,是指在工业生产部门各个产业领域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因其生产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所谓产业技术体系的演进,是指由于人类认知自然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致新能源技术、主干技术、旁支技术不断出现,并逐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的过程,是技术唤起技术的动态过程。

由上可见,本论文所提出的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是由低端的、简单产业技术体系向高端的、复杂的完整产业技术体系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一个环节。

(二)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停滞及其表现

一般而言,产业技术体系进化停滞是指参加社会分工的角色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不对称,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过高,加之由于过于服务化而导致出现泡沫经济或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衰退的现象。因此主要表现为:过于服务化、分工固化、泡沫经济、资源诅咒等。一般情况下,财政赤字上升、通胀率居高不下、产业竞争力下降、区域差距扩大等经济失衡现象随之出现的。

三、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停滞及其表现

(一)进化停滞

鉴于上述相关理论,其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呈现出明显停滞的表现。本文以下三个角度进一步研究其进化停滞现状。

1. 进化止步于资源采掘业

以产业技术体系的一般进化规律来审视蒙古国现阶段的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发现,蒙古国的采掘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通过其采掘业层面的产业技术体系可以维持和满足国内经济增长需要。特别是,前几年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大飙升,使蒙古国卖矿产品换来了高大的获利,导致国内上下把人力、财力只能投入于采掘业领域,没有人在技术更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从而采矿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呈现一枝独秀的现象;而煤化工、非金属制造业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能力高的高端产业发展则止步不前。从整个产业技术体系来看,生产技术停留在简单开发、挖掘环节上,并未产生采掘业相关的新产业部门或产业集群。endprint

2. 工业部门慢性衰退

在理论上,以技术进步为推动的第二次产业快速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变动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现实中,虽然蒙古国近几年经济增长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工业部门未能及时的跟进,只是建筑业比重大大提高,拉动了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而制造业在GDP中比重并未显著提高反而呈现慢性衰退态势。近几年蒙古国经济增长开始大幅减速,经济总量也有所萎缩。这足以说明蒙古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着非结构性下滑与工业部门的慢性衰退有密切相关,更准确说这是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进化的停滞所致。

3. 严重依赖进口

從蒙古国的现实来看,经济增长与FDI间有密切相关,外商投资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外资的大部门都流入到矿产领域,激活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从产业技术体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投资只用在采矿业的基础技术上,尚未投入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更新上,没有形成生产能力。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蒙古国的矿业占据主导地位,其出口商品中占80%以上。进口产品中除了矿产品外,机械、非金属制品以及化工业产品的比重较高,而工业产品的比重较低。说明蒙古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相对高端商品都依赖进口,而国内制造业没有进步,产业技术体系尚停留在粗放型、低端性阶段。

(二)进化停滞的结果

1. 财政赤字严重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国政府的总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政府的支出也随之增多,未能缓解政府收支失衡现状,净借贷严重现象依旧。2014年政府净借贷额达到为1006.1亿图格里克,占GDP的6%。

2.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美国的以“量化宽松”来转嫁危机、欧元区经济危机的阴影,特别是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所放缓,直接对蒙古国大宗商品出口造成冲击。加之,近期国际市场上大宗矿产品价格走低,特别是煤炭价格的暴跌以及中央政府推行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导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如表1所示)。

3. 对外依赖增强

从今年年的关数来看,蒙古国主要以外商的直接投资、外援以及外债来刺激国内经济,并且其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2012年和2013年,外商对蒙古国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5991.9百万美元和3046.0百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3.8%和48.5%;外援分别为213.6百万美元和131.0百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3%和2.1%;国外贷款分别高达260.8百万美元和324.5百万美元,分别占总投资额的2.8%和5.2%。总而言之,蒙古国的国外投资高于国内投资,而国内投资能力日益减弱,对外依赖不断增强。

4. 区域一点发展

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蒙古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日益凸显,有些区域发展较快,有些区域发展较慢。2013年乌兰巴托区域的人均GDP达到为9779.9千图格里克,而西部区域的人均GDP才3839.6千图格里克,杭爱区域的是5425.2千图格里克,中央区域的5644.4千图格里克,东部区域的6621.3千图格里克,区域一点式发展状况较为显著。

四、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进化停滞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市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蒙古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是靠资源产品输出而换回高经济增速的国家。前几年由于国际市场上煤炭、铜矿等大宗商品的价格的迅速上涨,对蒙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蒙古国通过矿产品出口换取了经济利益,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因此,蒙古国觉得产业技术体系没必要进化,大力实行了“矿业振国”措施,忽视了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提升。近两年,国际市场上大宗矿产品价格的走低,直接影响了蒙古国的出口,对其整个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从而暴漏出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蒙币交换外汇的能力下降、国内物价全面上涨等弊病。因此,如蒙古国一样主要依赖矿产品换取外汇的国家,以依赖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等少数商品出口为支点的经济模式是格外脆弱的。

(二)政策环境的脆弱性

蒙古国政策环境的脆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走向不稳定,政策风险较大。原来的一党独大、一党专政的政治局面逐渐转型为奉行三权分立与多党民主制度的半总统制政治结构。虽然近几年,民主党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胜利,表面上看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但本质上看这种强势地位并不十分明显。在大呼拉尔中,民主党、正义联盟与绿色希望党组成了执政联盟,共同协商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因此,蒙古国的这种三权分立、半总统制、多党制民主等政治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协调等很多方面显著不足。

第二,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失误。蒙古国的资源开发战略,历经近10 年的更改和修改,到了2007 年才确定成为其中长期发展战略。其《矿产法》到现在仍然处于“修改”变动状态,显然看出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另外,蒙古国的有些产业发展战略中制定的一些细则比较苛刻存在失误。此外,蒙古国近十年来推行的“矿业兴国”,发展“绿色经济”以及大力推广种植业、旅游业等发展战略与现实有着一定的矛盾。例如,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这些产业具有创造财富能力较弱,技术需求不高等特点。

第三,外交政策的局限性显著。蒙古国中央政府推行的全方位、等距离、多支点等“第三邻国”外交政策,对蒙中、蒙俄睦邻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对中俄睦邻国家产生心理冲击,且大国追求战略利益被倾向限制。尤其是失去或阻碍最大出口国产业合作机会和进程。因此,“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不仅对睦邻大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损害蒙古国的利益最大化与外交政策的独立性。

(三)人力资源不足

人力资源是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蒙古国来说人力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蒙古国总人口不到300万,显然人口基数小,并且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要孩子的人越来越减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导致总人口的增长进入了缓慢状态,从而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根源发生匮乏,输出劳动力的总量减少。加之,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占较大份额,并且在其领域吸纳大量的人员,但真正在工业领域吸纳的人员不多,搞技术行业的人员极少。总之,蒙古国缺乏人力资源的现实,且其原本是制约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进化的主要因素。endprint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国内政策环境的脆弱、人力资源的匮乏,使得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进化停滞。表现为财政赤字严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对外依赖增强、区域差距扩大等现象。其进一步导致蒙古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因此,蒙古国产业技术体系的停滞是各种异象的根本原因。虽然一段时间蒙古国经济增长迅速、发展水平较快,但开始连续的非结构性下滑,说明其蒙古国经济增长非常不稳定。因此,结合前面分析,我们认为蒙古国经济增长高位回落、经济增长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国内产业体系的进化停滞。从本质上看,正是由于蒙古国是传统的畜牧业国家,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薄弱,且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而虚拟经济恶性膨胀,潜在削弱了蒙古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加之,蒙古国产业竞争力的相对低下、技术体系未进化则使得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被固着于世界产业体系的低端,进一步削弱了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更直接削弱了蒙古国国家财政收入能力。因此,蒙古国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产业技术体系进化的需求,大力培育适应产业技术体系进化的专业人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为迎接新一代产业技术体系进化而奋斗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Amrita B,Joung Yol L.An analysis of mining sector economics in Mongolia[J]. Globa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04).

[2]Asel Isakova,Alexander Plekhanov,Jeromin Zettelmeyer.Managing Mongolias resource boom[R].European Bank Working Paper,No.138,2012.

[3]Tuvshintugs Batdelger. Mongolias economic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J].East Asia Forum,2014(01).

[4]Mandukhai Erdenbileg.蒙古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18).

[5]卡娃.蒙古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于潇.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评析[J].亚太经济,2008(06).

[7]李晗斌,赵儒煜.蒙古国产业结构演进[J].东北亚论坛,2009(05).

[8]乌兰图雅.日本对蒙古国援助分析[J].当代亚太,2010(03).

[9]李晓绩.蒙古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人口政策[J].人口学刊,2009(01).

(作者单位:河套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蒙古国
呼日勒苏赫当选新一届蒙古国总统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蒙古国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蒙古国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
蒙古国逾千朝鲜工人丧失工作证
中国暂停向蒙古国水电站贷款
蒙古国首次派兵阿富汗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