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与园林病虫害防治

2017-09-10 07:22王翠英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苗木园林绿化

王翠英

摘要:植物是构成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植物在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还为城市的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然而,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威胁,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和绿化功能是园林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对此,园林人员要实事求是地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采取恰当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植物施工、养护各环节的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1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园林规划设计

病虫害防治始终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在最初的植物规划时就需要统筹全局,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组合植物,以确保植物最终呈现的视觉审美效果与植物健康发展相协调。

1.1在树种的选择

园林工作者要认真分析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具体种植地的综合条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遵从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通常情况下,当地的传统树种具有更多的优势,其适应性强,运输方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园林需求。

1.2园林植物的设计

园林植物设计要考虑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联系,避免某些植物发生冲突,从而诱发病虫害的发生。植物的品种、大小、高低构成了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决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景观效果而强行违背植物间的关系,只有科学合理规划植物,园林植物群落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园林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将互相促进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将相互压制的植物分开配置。生态学规律是指导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建立在规律上的园林生态系统往往对自然界的天敌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能够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威胁。

2园林病虫害防治与植物检疫

经济推动了园林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园林苗木的流动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诱发了各种虫害。在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的园林专业素养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面对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处理,病虫害发生几率因此大大增加。例如我国引进日本一些植物品种过程中由于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和防止措施不到位,菊花百锈病被入我国,为此我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从各个细节入手,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在引入新品种的时候严格进行植物检疫,降低病虫害发生可能性。

3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园林绿地施

工园林绿地施工与植物病虫害防治具有紧密的联系,施工的科学性关系着植物的成活率、健康状态、发生病虫害的几率等等,倘若植物种植不到位,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很大损失。种植苗木前,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植物疫检报告,并做好土壤的消毒杀菌工作。园林工作者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种植园林苗木,把握不同苗木的特性进行科学施工。对于感染了不同程度病虫害的植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酌情处理,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4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预防

4.1园构建生态园林,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

园林植物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由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绿化设计通常是园林植被栽植的基本方案,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对植被健康生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维护园林生态平衡,增强植物抵抗力,防止病虫害侵扰。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园林绿化病虫害问题,构建绿化园林要坚持生态设计,设计方案遵循原则如下园林设计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丰富园林生态结构,同时植物配置也要坚持多层次结构,形成高低、疏密的植物群落,既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也有利于阻挡病虫害传播;园林植被尽量栽种本土苗木,一方面能避免新生病虫害,另一方面本土植物更适应当地环境,对病虫害抗性较强。基于植物相生相克原理进行绿化建设。栽植园林苗木时,有些植物近距离种植在一起,会诱发苗木生病或构成营养补充促进害虫生长繁殖。对此,绿化设计选择苗木时,首先需要了解苗木的特点及习性,尽量种植共生有益的苗木,避免共生有害的植物一起种植。

4.2注重加强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

准确评估植物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植物病虫害发生苗头,对于病虫害早期预防及治理而言至关重要。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能够为病虫害治理提供检疫依据,日常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需注意加强,这是实现“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治理园林病虫害的重要方式方法。因此,园林绿化管理要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有效的进行病虫害监测。此外,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防治时间及标准的把握也会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改变旧时盲目杀虫的做法,既能提高防治效果,也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5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5.1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病虫害治理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一种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对另一种生物进行抑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目前病虫害防治积极推荐和倡导的绿色方法,具体防治对策如下。以天敌治虫:通过维持生物平衡以控制病虫害蔓延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为长期有效的办法。鸟类对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园林绿化建设可通过悬挂人工鸟巢等方式吸引鸟类人住生态园林,治理虫害。此外,瓢虫等昆虫防治瞒虫、介壳虫效果显著,赤眼蜂等昆虫对毛虫、小蠢虫控制效果明显,园林绿化要注意保护这些有益昆虫,也可适当引进这些有益物种,通过生物平衡的方法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以菌治虫: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分泌抗生物质,通过喷洒微生物杀虫剂也能很好的实现为病虫害的控制。如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明显,菌株对尺镬等食叶虫毒性较强,但不会威胁植被健康及环境安全,园林绿化可注重加强使用。

5.2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生物物理反应规律进行害虫防治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是一种古老的防治手段。但是随着防治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物理防治病虫害依旧适用,而且在小面积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效果良好。捕杀法、诱杀法、阻隔法、红外线辐射法等均能减少病虫危害,其中诱杀法又可分为灯光诱杀、毒饵诱杀、潜所诱杀、黄板诱杀等多种,适用性强且适用方法灵活,简单易行,适宜联合其它病虫害防治方法共同使用。

5.3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喷洒农药是化学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方法。农药虽杀虫效果显著,但会污染环境,严重者亦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化学防治要坚持绿色用药、科学施药原则。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将化学防治作为应急手段備用,切不可以农药做预防,见虫就撒药。日常化学用药防治病虫害,腰试试标靶防治,少用光谱农药,尽量有针对性的选择低毒制剂,给药也要改变传统喷雾施药方法,可利用先进给药技术实现绿色防治效果,如静电喷雾给药、根茎部给药、低量喷雾给药等。

5.4人工防治方法

环卫人员可适当的采用物理方法对植物进行保护,比如将树木涂上白漆,有效杀死树皮中的螨虫和蚜虫;冬季使用稻草保護树干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防止树木出现冻伤。减少人类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合理治理温室效应,减少城市车辆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利用病虫害与天敌的物种斗争,适当引进鸟类、蜻蜓、菌类等害虫的天敌,降低化学农药对树木的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构建园林绿化生态循环系统,加强园林绿化的管理及养护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虽然园林绿化设计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其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均适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病虫害防治原则,日常园林管理要多加强病虫害监控预报,治理要注重使用科学、安全的长效方法,以便为园林绿化长远建设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效红.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999一999.

[2]辛玉娟.浅谈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2):211一211.

[3]高贵然,肖云声.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4,(4):24一24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苗木园林绿化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苗木供求信息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