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17-09-10 07:22密余华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密余华

摘要: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添上飞翔的翅膀,对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怒江州由于自然环境较为特殊,既有自然约束一面又有自然优势一面。基于这种状况,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应当立足当地特点,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大力发展高原农业,并最终形成林业、畜牧业、农业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立体农业模式。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优化

产业结构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则会明显制约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方能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生活水平[1]。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还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加强资源配置率可以有效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布局[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产业格局依据世界格局相融合,向低碳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一、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少数民族州地区,属于三江并流地区。截止到2016年,怒江州人口约为53.4万。但是,怒江州经济发展却一直十分滞后,成为全国有名贫困地区。据统计,在2014年,怒江州的农民收入只有不到五千元。据笔者观察分析,怒江州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严重制约,主要制约因素包含有以下几种:

第一,地势陡峭,人地矛盾突出。怒江州80%以上属于山谷地势,耕地面积很小。此外,由于怒江州地理环境不适于耕作,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植被的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自然生态脆弱,地质结构复杂。怒江州地势起伏波动大,土层发育不完全,土地贫瘠不适于农作物耕作。与此同时,怒江州还存在很多泥石流滑坡点,当地的自然系统非常脆弱。

第三,农业基础薄弱。怒江州耕地质量不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且耕地非常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第四,交通滞后。目前,怒江州是云南省通路最少地区,很多山区依靠原始方式进行运输。交通落后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怒江州资源禀赋条件分析

怒江州工业发展较为滞后,这使得当地生态环境非常良好,农产品绿色程度非常高。

怒江州拥有丰富林业资源。据统计,在2015年,怒江州森林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85%,树木储存量占云南省的13%,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十,具有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怒江州还拥有丰富的其它自然资源,如草地资源,林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促使怒江州结构转型,加强市场经济发展,使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当前,怒江州人均拥有林地面积大约三十亩,林地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巨大。随着我国林权改革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山林树木承包工作,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末,怒江州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野生蘑菇的种植数量居全国首位。依靠林业经济兴起,怒江州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三、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怒江州海拔的高度差约为五千米,气候变化非常明显,拥有温带、中温带、高原草原等多种气候,独特的气候环境对于农业的开发带来了有效便利,使怒江州可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怒江州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良好的戰略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多样性,保证原始性具有突出作用。当前,怒江州森林覆盖率极其广泛,草原覆盖率也非常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本可以给当地带来良好经济效益,但是现实中并没有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源泉,反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当前怒江地区林业和畜牧业发展产业非常小、产值也非常低,尤其是林业,发展规模更低。根据怒江州实际特点,怒江州产业化道路应该走生态产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作用,以资源禀赋为切入点,转变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发展。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农业

怒江州拥有高陡峭地势环境,这就给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严重制约,传统农作物的经济价值每平方米仅仅只有六元钱,但是林业经济产值价值每平方米高达二十元钱。由于怒江州的特殊地理环境,怒江州粮食产量很低,只够当地群众温饱。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理念越来越深,怒江州原始农业耕作限制将越来越大,这也要求怒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林业产业等优势产业布局。当然,加强其他产业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农业耕作,对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地区应当加大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力量,促使粮食种植也能进一步发展。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生态林业

怒江州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怒江州可以立足自身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当前,怒江政府提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产业化模式,使怒江州经济实现可循环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怒江州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多产业种植,形成以林业资源为基础,其他特色产业为辅助的经济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怒江州可以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开展森林旅游等多种旅游路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寻找更多渠道。

(三)调优畜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

怒江州还可以借助自身优势发展畜牧业。从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上看,奶制品、禽蛋是将来发展的趋势。由于怒江州擁有独特的动物资源,例如独龙鸡,独龙牛,绒毛鸡等等高原禽类物种,这使得怒江州的竞争力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与此同时,怒江州由于受污染较少,本身又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这也适合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畜牧业打造成怒江州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龙头支柱产业。

(四)打造怒江花谷,促进产业结构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怒江州顺应时代要求,提出花谷打造活动。怒江州由于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不同的气候可以使得怒江州大量养殖不同的花。与此同时,怒江州还需要加强交通建设,使得怒江州的花可以及时运送到全国各地,促使怒江州的自然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21(5):60-63.

[2]赵彤.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12):270-271.

[3]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