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er系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探究式合作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2017-09-11 10:1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磁体教学法探究

施 雯

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1

Clicker系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探究式合作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施 雯

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1

Clicker系统教学法是一套适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且可以实时反馈并且支持师生互动的一种新式教学系统,是近些年来较为推崇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新式交互式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大学中应用的相对比较多,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反馈。笔者所在学校这次在与东南大学合作交流中,尝试将Clicker系统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的授课教学评价中去。以下将就物理教学中《磁体磁场》的教学工作为范例,简单扼要的介绍一下Clicker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在实际运用Clicker系统教学法时在课堂中的尝试及感受,并对此进行反思。

Clicker教学系统;探究式合作教学;课堂反馈;课堂评价

1 Clicker系统教学法介绍

Clicker也被称为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是一套用于课堂实时反馈并支持师生互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笔者学校在与东南大学6年多的合作运用中,所运用的Clicker系统硬件包括:红外线接受器、学生答题器(图1)、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教师Pad。该系统可进行如新课前测、试卷测验、抢答活动、即问即答和回家作业等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学生每人手持答题器对教师的问题按规定的时间反馈提交,控制器回收答案后及时把学生的答题信息进行处理,最后以柱状或者百分比的形式反馈在大屏幕上。这个统计结果既包含了班级学生的整体信息,也包含了个体信息。教师据此能够较好的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及时的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在交互性、时效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提供数据支持。

图1

图2

2 Clicker教学系统在课堂中的尝试

初中物理课堂评价中,重在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Clicker系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Clicker系统教学法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检测与分析,了解学生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探究教学,从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给予了学生很大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研究。

《磁体和磁场》一课是《电和磁》的入门知识点。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对磁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了。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之初,利用课前一天,让学生运用Clicker系统做四道有关“磁”的前测题,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根据掌握情况设计课堂教学重点。

2.1 前测题

(1)你认为磁体能吸引( ) 正确率96%

A、碳 B、铜 C、钢 D、塑料

(2)两块磁体若要有吸引力,应( ) 正确率96%

A、一定要接触 B、只要靠近即可

(3)铁片靠近磁体时,磁体上各个部分的吸引能力() 正确率33%

A、两端强 B、中间强 C、都一样

(4)磁体与磁体间的力( ) 正确率84%

A、一定是吸引力 B、不可能有排斥力 C、有时是吸引力,有时是排斥力

前测题不给学生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探究活动自己找到答案。通过四道前测题的正确率统计,教师设计了有关磁的5个探究实验。5个探究实验的课堂设计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合作设计探究实验并选择仪器,目的解决之前前测题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验证。5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磁体、磁性、磁性强弱、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化”等概念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而解决之前前测题中的问题。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哪些物体呢?

器材:①一元镍币②一角铝币③回形针④塑料尺⑤铜钥匙⑥钢钉⑦铅笔

磁体能够吸引:

磁性:

(学生表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探究2:一个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相同吗?

器材: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一盒)、一元硬币

方法和现象:

磁极:

(学生表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探究3:磁体悬挂静止后,磁体的磁极有什么特点呢?

条形磁体悬挂静止时,现象:

小磁针悬挂静止时,现象:

磁极命名:

(学生表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探究4:两个磁极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器材:条形磁体(2个)、小磁针、两根筷子或笔(可当轮子)、线现象:

N极和N极靠近 现象:S极和S极靠近 现象:N极和S极靠近 现象:S极和N极靠近 现象:

作用规律:

探究5:最下面的回形针被谁吸引了?被磁体吸引的回形针能吸引其他回形针说明了什么?

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及反应程度都较好,整个课程的90%是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实验解决知识的重难点,而且在实验中总结出规律,达到授课的目的。运用Clicker系统再次将前测题进行深入,重新测试,部分题目从一开始选项答案的均等,柱状图较为平均,到授课后重新测试,选项基本集中,也证明了这堂课学生基本通过探究、学习和总结掌握了知识点,授课是成功的。从平稳的柱状图到山尖似的柱状图,让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过程。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过程评价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及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Clicker系统教学法中,后测题是对课堂内容、知识点授课结束后的反馈与评价。从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有所提升。后测题不仅能巩固新知,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与总结该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教学反思提供客观依据。

2.2 后测题

(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块,将弹簧测力计自S移动到N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不变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利用DIS DIS多功能手持分析仪分析受力情况)

(2)下述方法中,不能判断出物体有无磁性的是( )

A、当物体悬挂起来,看有无指向性

B、将物体靠近小磁针,看能否排斥小磁针

C、将物体靠近小磁针,看能否吸引小磁针

D、看物体能否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整堂课通过前测题的设计与研究,对课堂中的科学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设计与引导,使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都得以发展。

3 Clicker系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探究式合作教学中的优点与值得关注的

3.1 优点

3.1.1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较之于未来教室starc的应用,Clicker设备简单,对硬件及网络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学生易掌握。题目的形式也多样,我校与东南大学合作的Clicker系统可以进行包括:课堂选择题测试、判断题测试、解答题等,同时可进行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这样既能呈现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又能创设各种答题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同时,Clicker系统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能够及时对课堂进行诊断与反馈。课堂教学中,随时进行Clicker评价,可以及时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既帮助老师和学生观察学习结果,也可为老师掌控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提供有力依据。

3.1.2 为学生创设公平的学习机会

在Clicker系统教学法下的课堂,由于教师随时会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做出选择,因此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进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了专注程度。Clicker系统教学法的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拥有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权,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题目的看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自信、不愿积极主动表达自己观点与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来说,Clicker系统可以更加有效也更容易让他们参与互动。即时的课堂反馈系统更能了解每个同学的见解,同学们业能够相互学习别人的优点,且能发挥个人的专长。让学生开始感受课堂的魅力,通过参与逐渐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

3.1.3 增强互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能力发展

新课程教学提倡“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教学的主要步骤及目的就是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培养能力。Clicker系统教学法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每个学生在Clicker系统下可以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借鉴同学的想法,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成为课堂的主人。《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式的教学一个重要目标是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Clicker系统教学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方向。同时,依托Clicker系统教学法学生的执行功能、社会情绪能力以及意志力得以提高。

3.2 重点关注

要注意学生课前、课后概念的发展,检测初始概念(前测题)非常重要。

题目的设计、开发是课堂应答系统研究的主要课题,它将直接影响这种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Clicker系统教学法评价设计的题目数量较多,类型多样,特别是前测题的设置,既要注意启发、激趣,也要能够通过反馈了解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为起点,合理梯度化,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也要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要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良好的整合。同伴式教学法,合作学习这些教学模式是我们平时物理教学中一直运用到的。但是,如何整合Clicker系统的一人一机器的课堂反馈与同伴式教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整合后的课堂评价既要注意组内和组际之间的交流,也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反馈的自己的学习效果。

探究中要注意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前测题的分析与反馈,要求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合理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计划、记录数据,并及时反馈并诊断教学。

Clicker系统教学法无疑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片新的研究天地,不仅能帮助教师考察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在即时的反馈中与学生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慢慢的掌握与理解该系统教学方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创新。

[1] 陈丽莎,黄致新,李祖燕,等. Clicker在交互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物理教师,2010 , 31 (10) :3-4.

[2] 谢丽,杨长铭,包雷.基于Clicker的交互式教学对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 , 10 (34) :91-93.

[3] 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 (1) :10-16.

[4] 刘翠,庄启亚,李东栋. Clicker 评价系统在小学科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J].课程与教学,2016 (12) :29-34.

G642.4

A

猜你喜欢
磁体教学法探究
DyF3热扩渗技术提高NdFeB磁体矫顽力及其机理分析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晶界扩散Dy60Co35Ga5合金对烧结钕铁硼磁体磁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含Ce烧结Nd-Fe-B磁体的腐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