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扩容对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

2017-09-11 10:25巫光华刘金龙钟钦文
当代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低血压动力学血流

巫光华,刘金龙,钟钦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手术室,江西赣州341000)

预扩容对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

巫光华,刘金龙,钟钦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手术室,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分析预扩容对非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0例肺手术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麻醉前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于麻醉前采用乳酸钠林格,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预扩容干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与对照组相比,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应用预扩容能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血液流变状态,降低低血压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预扩容;肺手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大都通过肺手术进行治疗[1]。在肺手术中,一般需要进行开胸,对单侧、两侧肺叶进行切除,相应的容量治疗存在一定复杂性,若容量负荷过重,很容易造成肺损伤、肺水肿等情况,所以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2]。肺手术对麻醉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以110例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扩容对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选取的110例肺手术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有男31例,女24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4.0±16.5)岁;观察组有男32例,女23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0±16.3)岁。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入室前,对患者SBP(收缩压)、DBP(舒张压)、MAP(平均动脉压)、SI(心脏收缩指数)、CVP(中心静脉压)、SVR(全身血管阻力)、CO(心搏出量)、HR(心率)。两组患者均采用等量乳酸林格液补充创面蒸发液体、尿液;若失血量<600 mL,则采用6%羟乙基淀粉液补充;若失血量>600 mL,则需进行输血。

对照组麻醉前不作任何处理,观察组术前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静脉输入,12~15 mL/(kg·h)。若患者SBP<100 mmHg,则应用等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输入速度不变。

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相同。术前禁食禁饮,开通静脉通道后对患者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心电图(ECG)进行监测。麻醉诱导中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推注。将双腔导管插入,与呼吸机机械进行连接,行正压通气,给予1.5%~2%七氟醚、1~2 L/min O2流量吸入。

1.3 观察指标对入室后基础值(T0)、诱导后(T1)、插管后(T2)、切皮后(T3)SBP、DBP、MAP、HR、ECG变化进行记录。对MBP下降幅度进行记录,轻度低血压:下降幅度为20%~30%;中度低血压:下降幅度为30%~40%;重度低血压:下降幅度>4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经预扩容干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x±s)

2.2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对比经预扩容干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经预扩容干预,观察组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x±s)

3 讨论

肺手术对麻醉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主要对预扩容对非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7.3%,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7.3%,且观察组不同时间段内、预扩容前后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P<0.05)。由此可见,在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应用预扩容能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血液流变状态,降低低血压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在麻醉诱导期间,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在这段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几率较高,而且易因血容量不足造成休克死亡,所以做好麻醉诱导期间的干预至关重要[3]。在术前的禁食过程中,也易出现体液不足情况,在进行麻醉后,血容量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麻醉诱导前,须做好预扩容处理[4]。在插管前后,虽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有一定波动,但是观察组波动幅度明显更小,可见应用乳酸钠林格后,能够较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5]。在麻醉前,给予预扩容能够较好补充患者体液,缓解术中输液压力,且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起到较好的血液扩容作用,且可维持30分钟左右,增加循环血量,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6]。

综上所述,在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应用预扩容能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卫清,鲍红光,高玉洁,等.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血管活性药对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0):964-967.

[2]刘绍彬,汪孟,刘丽,等.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在腰-硬联合麻醉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82-83.

[3]杨文芳.预扩容对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3):312-314.

[4]陈静.预扩容对肺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15-1217.

[5]Zongming Yuan,Mengmeng Cui,Ying Xie,et al.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small-scale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processadoptingsinglenitrogenexpansionwithcarbondioxidepre-cooling[J].Applied thermalengineering:Design,processes,equipment, economics,2014,64(1/2):139-146.

[6]E Mehravar,F Abbasi,K Jalili,et al.Synthesis and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able styrene/methyl methacrylate copolymer beads:The effects of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cell structure modifying aid[J]. 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2012,48(2):161-1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57

猜你喜欢
低血压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